不曾磨灭的射雕情怀

剑雨.慈悲引

<p class="ql-block">休息了一年的电视机,只有在除夕晚上看春晚时才打开。对于春晚,不期待。就像不期待年夜饭一样,再搞也难出新意。只图老婆孩子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寻找一点过年的感觉。 </p><p class="ql-block"> 春晚看到一半,就觉得没啥意思。甚至连沈腾的小品都没等,电视机就关了。半个春晚就记住一句:〝去你的吧〞。 </p><p class="ql-block">向2024年所有的不开心、不如意说一声:“去你的吧”。 </p><p class="ql-block">好在大年初一还有电影《射雕》可以看看,可以在侠骨丹心和金戈铁马中开启春天的美好。 </p><p class="ql-block"> 看电影《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完全是出于怀旧。生于七十年代的我,根本不知道肖战和庄达菲是何许人也。两个人能被“徐老怪”安排出演郭靖和黄蓉,肯定有他的道理。 </p><p class="ql-block">一部《射雕》,似乎重新按下了我们精神世界的回车键,恍若时光缓缓倒流。 </p><p class="ql-block">小时候,每当铁血丹心的音乐刺破苍茫的暮色,邻居家的“靠边站”(东北一种可移动的桌子)已经搬到院里,我们聚拢在靠边站上的黑白电视机周围,在繁星点点,夜风微凉时分,开始享受最美好的“乡村夜宴〞。牛家村的风雪惊变,桃花岛的落英缤纷,铁枪庙的爱恨情仇,甚至是梅超风的凄厉笑声等等剧情,都在记忆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少年时期的我,经常异想天开。我曾经问过身边的大人,郭靖从一个江南流落到塞北大漠的少年,成长为一代大侠。在“西湖歌舞几时休”的南宋时期,他有正式工作吗?他属于体制内编制吗?他每个月能拿多少薪水?问得大人也是云里雾里,说不清楚。我猜想,估计原著作者金庸先生也不能说明白。 </p><p class="ql-block">时光如电,一晃三十余年过去了。生活的压力不曾冲淡对文学的爱好,岁月的流逝不曾磨灭看射雕的情怀。</p> <p class="ql-block">看电影版的《射雕》,不单是老婆孩子齐上阵,还把年近八旬的岳父岳母也请到了影院。岳父岳母年轻的时候,也是金庸的粉丝,也是《射雕》迷。三代同堂,在电影院里,用视觉共同体验年少时期阅读的快乐。 </p><p class="ql-block">整个电影看下来,演员演技挺精彩的,场面也气势恢宏。就是剧情有些松散,有点“断鸿零雁剩残篇”之感,节奏感提不上来。和徐克的经典作品《新龙门客栈》,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p><p class="ql-block">身为五绝之一的西毒欧阳锋,为了逼黄蓉写《九阴真经》,真是不择手段。动不动就抓住黄蓉的天灵盖,五花大绑。一代宗师,控制一个小丫头,用得着这样吗?他的点穴功夫废了吗?再说《九阴真经》只有郭靖能背诵,这不是张冠李戴吗? 灵智上人顶多算个三、四流高手,他也能把黄蓉制服,用下九流的手段还在黄蓉的脖子上套一个颈圈,颈圈里还藏着一条毒蛇。这明明是欧阳克干的事情,就算是蛇年出品,也不能这样乱凑剧情。当然,这也为华筝给黄蓉“解套”做了铺垫。 </p><p class="ql-block">灵智上人和郭靖的武打戏,最接近徐克的武侠风格。 </p><p class="ql-block">还有梳个丸子头的参仙老怪梁子翁,也能用暗器把黄蓉打伤,黄蓉的软猬甲在哪里?被编剧给吃了吗?要是黄老邪知晓这么多人欺负他的女儿。黄老邪会和这些人拼命的。可惜的是,黄老邪从始至终就没有出场。 </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观众还希望历尽沧桑,九死一生的黄蓉演的娇俏可爱,古灵精怪,似乎不太可能。别忘了电影是改编的。所谓改编就是能改能编。 </p><p class="ql-block"> 值得称赞的是华筝的出场,的确让人眼前一亮。飒爽英姿的草原公主,智救黄蓉,用自己的办法把黄蓉脖子上的颈圈除掉。从友情的可贵到爱情的难以割舍,华筝敢爱敢恨,洒脱大气。拿得起,放得下。 </p><p class="ql-block"> 华筝送郭靖出关的时候,临别时对郭靖说:“这是我们最后一面了,我是草原大汗的女儿。你要去哪我不能跟着。你要做的事情我也无法参与”。直到郭靖离开了,华筝才敢回头。她的眼泪始终在眼眶里打转,想到这冗长的一生,与郭靖再无相逢之日,难免哽咽。 </p><p class="ql-block">原著中黄蓉曾经对郭靖说过:你和华筝才是草原上的两只白雕,我只是江南柳枝上的一只燕子。 </p><p class="ql-block">没想到郭靖去了一趟中原,华筝就失去了她的金刀驸马。只因两国纷争,容不下儿女情长。华筝回眸时哀怨的神情,着实让人心疼</p> <p class="ql-block">郭靖母亲李萍的去世,在电影中根本就不在节点上。剧情没有推到那个氛围,李萍自杀,就好像演小品一样倒下了。如果改到华筝送郭靖母子出关时,被大汗的兵将拦下再死,是不是更恰当些? </p><p class="ql-block">再说说西毒欧阳锋。 </p><p class="ql-block">襄阳城外,战马嘶鸣,狼烟四起。 </p><p class="ql-block">欧阳锋练成了假的《九阴真经》,功夫大长。他竟然在数十万蒙古大军中,就要擒住成吉思汗。说时迟,那时快,这时候郭靖直飞乱军之中,与欧阳锋进行巅峰对决。郭靖用隔山打牛、震惊百里的降龙十八掌,把欧阳锋打得飞上了天空。这时候成吉思汗趁其不备,一箭射中了这位自称为草原的战神___欧阳锋。看到这里,我差点笑出声来。成吉思汗的射雕,射的竟然是“座山雕〞。欧阳锋是梁家辉扮演的,《智取威虎山》中的“座山雕”是梁家辉的经典角色之一。 </p><p class="ql-block">这或许是徐老怪的黑色幽默。 </p><p class="ql-block">这个桥段也可以称为郭靖与成吉思汗“联合驱毒〞。 </p><p class="ql-block">我曾经在《期待大年初一的那场江湖盛宴》中,简要写过“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主旨,肯定会在电影中体现。没想到郭靖靠语言的魅力,让不可一世的成吉思汗掉头退兵。一触即发的襄阳大战,最后消弥于无形。郭靖和黄蓉就是一支队伍,郭靖短短几句话,胜过千军万马。 </p><p class="ql-block">当看到郭靖和黄蓉肩并肩,双双挽起手臂,在襄阳城下做拦截蒙古大军的那个动作时,我想到了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和罗斯,在巨轮的船头浪漫欲飞的那个经典的画面。郭靖和黄蓉的英雄浪漫主义,就是在向观众表明立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p><p class="ql-block"> 人类需要和平,世界拒绝战争。 </p><p class="ql-block">因为战争,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电影要在国际市场上上映,徐克是否会在影片中有一些隐喻。西毒欧阳锋代表的是西,成吉思汗代表的是北。郭靖和黄蓉代表的是中。郭靖和黄蓉的“侠之大者”,就是让这场战争不能打起来,让老百姓免遭生灵涂炭。捍卫和平,才是郭靖和黄蓉的使命。 </p><p class="ql-block"> 郭靖扮演者肖战,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大侠需要有一颗为国为民的心,一个人的英雄主义不能算是侠。”“奋不顾身地为国奉献,为民解困,心系天下苍生,这才是侠之大者。〞 </p><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对郭靖说“我真后悔没有给你取一个蒙古人的名字”。有了蒙古人的名</p> <p class="ql-block">字,他依然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脉,中国依然是他的根。穿上了蒙古人的服装,他依然是中国人的声音,中国人的风采。 </p><p class="ql-block">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难道不是吗?郭靖的回答掷地有声:“生不改口,就算死也绝不反悔。” </p><p class="ql-block">不知道这部徐克版的《射雕》,在海外上映时,会不会有无数的中国人思潮翻滚并热泪盈眶?为远逝的青春年华,为人在异国他乡的祈盼,为那些年不愿意与自己和解的执念。 人在江湖,心怀黎庶。 </p><p class="ql-block">要知道郭靖的首字母是GJ(国家),黄蓉的首字母是HR(华人),黄蓉永远追随郭靖,华人永远忠于国家。看了这么多年射雕,终于领悟到金庸先生写这篇小说的用意所在,破解了金庸先生埋藏在《射雕英雄传》里的终极密码。 </p><p class="ql-block">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p><p class="ql-block">《射雕英雄传》原著中,写射雕的场面一共有两次。 第一次是郭靖和华筝养的一对白雕和一群黑雕搏斗。铁木真用箭射杀黑雕救助白雕。此时的成吉思汗尚未统一蒙古,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之时。有“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志在必得,他弯弓射雕,一箭击中,万众欢呼。 </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射雕时,成吉思汗的箭却被雕用翅膀扫落,还差点被雕所伤。虽然壮心不已,但英雄暮年,垂垂老矣。而郭靖却一箭双雕,新射雕英雄从此诞生。 </p><p class="ql-block"> 刚开始看《射雕》电影,有些貌似是《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前传。我以为徐克真的老了,就好像老年的成吉思汗射出的那一箭,软弱无力而又毫无办法。他拍这版《射雕》,也不会再有什么力度,不会再起什么波澜。 </p><p class="ql-block">但细想七十多岁的徐老怪拍武侠电影绝非等闲之辈,他绝对不可能自废“武”功。如君要看电影版的《射雕》,必须要细品。就连他在选演员上,都刻意在名字上有讲究。为什么用肖战?肖战就是让战争消失。为什么会用张文昕演华筝?文昕,就是人类需要温馨,需要温暖,需要温情。为什么要用梁家辉?不用问,我们的国家辉煌,那是必须的。 </p><p class="ql-block">达菲即是答非。不回答,就是最好的回答。 </p><p class="ql-block">不要问,不要说,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管怎么解读,这仅仅是一场电影而已。</p> <p class="ql-block">总之,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射雕英雄传》,那是我少年时代的梦,是我青春走过的印痕。一部经典传世,几多怀念在心。 </p><p class="ql-block">笑评《射雕》,假戏不能真演。高抬贵手,如错莫喷。假如有缘阅读,但请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不曾磨灭的射雕情怀,其实就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 </p><p class="ql-block"> 雨落黄昏,华灯初起。 </p><p class="ql-block"> 我把电影票根默默的夹进《射雕英雄传》原著的书中,看到有些斑驳泛黄的扉页上,赫然映照着我少年时代写的两句诗: </p><p class="ql-block">江湖路远皆笑傲,少年逐梦痛当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初 写于江南剑雨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