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00年,随团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拜会了巴中工商总会会长、武汉市政府国际委员会委员唐凯千先生。唐凯千早年赴巴西,曾就读美国康奈尔大学、法国已黎第五大学,博士学位。是巴西貿易公司亚洲技术公司董事长,纽约大中国公司咨询顾问。七十年代与巴西石油公司开发海洋石油获巨大成功,创建了海洋石油开发集团。多年来,为中巴经贸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唐先生很热情地在他的家中接待了我们。唐先生与巴西球星罗纳尔多是邻居,落地窗推窗見海,风景宜人。宾主坐下,一位印度佣人上了茶,便开始了愉快的交谈。座谈中,我忽然发现他家中挂有一副对联,写的是:</p><p class="ql-block"> 引鹤徐行三径暖</p><p class="ql-block"> 约梅同醉一壶春</p><p class="ql-block"> 落款竟然是——黎元洪。忍不住,问唐先生这副墨宝的来历,唐先生告诉我,这的确是黎元洪的亲笔,是当年黎元洪题赠唐先生祖父的。原来,唐先生的祖父与黎元洪是儿女亲家。</p><p class="ql-block"> 黎元洪,这位“位尊而权不重,名高而实不符,人不微而言轻”的“泥菩萨”却是民国时期唯一一位荣任三届副总统,两届民国大总统的显赫人物。应该说,黎元洪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位特定的人物。他理所当然地表现出反反复复的多样性。在辛亥革命前,他反对革命,甚至屠杀革命军人,然而,辛亥革命时,他一出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又信誓旦旦:“革命者应天顺人,吊民伐罪。”“众意难辞,自应受命。成败利钝,死生以之。决心革命,无庸有贰!元洪誓与诸君重兴汉室也!”他曾经推举孙中山为总统,然而当袁世凯夺权时,他又拥护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并作了袁世凯的副总统。然而又坚决抵制袁世凯恢复帝制,并严辞拒绝接受袁世凯特封自己“武义亲王”的爵位。他两度出任总统,然而,又幡然辞职,退出政坛。他行伍出身,然而,晚年又投身实业,涉足煤炭、烟草、纺织、面粉、食盐等行业。他就是他,特定的人物,应该把他放到他那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至于他是不是“床下都督”,我看并不重要了。</p><p class="ql-block"> 顺便说一句,辛亥革命中,黎元洪是怎样当上湖北革命军都督的,版本很多,列举几例,作个对比,也颇有意思。</p><p class="ql-block"> 我最早的印象是李六如所著《六十年的变迁》一书中所提到的。这本书,专门有一章节“黎元洪怎么当都督”,是这样写的:今天是人马仓惶,人声嘈杂,既没有准备好,而秩序也相当紊乱的第一次大会。“都督呢?举谁呀?”会场上的人,都象汉阳归元寺的那排罗汉,谁也不开腔。“举黎元洪做都督好不好?”一个操黄陂口音,姓刘名更卓的宪政派,就乘机在人群中冒叫了一声,因为他看出革命党群龙无首,他知道黎元洪在新军中比较温和得兵心,又是自己的同乡,将来可以为宪政派所利用……就如此乱哄哄地举出黎元洪为都督。于是众人将吓得躲在床底下的黎元洪拉出来作了都督。</p><p class="ql-block"> “文革”时期,上海出版社出版过一套《中国近代史丛书》,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十月十一日清晨,经过一夜激战的革命士兵,聚集在武昌市阅马场湖北咨议局开会,成立革命政权,推举都督。在資产阶级散布的“先知先觉”论和英雄史观的影响下,很多人认为参加起义的士兵谁也不夠资格当都督。混入这次会议的立宪派,看准了苗头,就乘机举荐黎元洪,要他出来当都督。黎元洪,他平时装得厚道,宽大,伪善的面孔骗了不少人,加上同盟会在《革命方略》等文件中,散布了对汉族地主、官僚的大量幻想,使部分人认为黎元洪声望高,让他充当湖北军政府首脑,一定有很大的号召力。新诞生的湖北军政府,军政要职一开始就被两个反动家伙窃据(另一个指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㔫)。</p><p class="ql-block"> 1997年,群众出版社出版的《辛亥革命秘史》中是这样记载的: 武昌光复,孙武、蒋翊武、刘公三人都不在武昌,革命军群龙无首。时刘兆麟在咨议局召开了城中绅耆父老会议,讨论一切紧急应办各种事宜……蔡济民道,“今武昌己为我所得,当务之急,是迅速组织政府,不能这样群龙无首。眼下当选一德高望重,为全国所知之人,号召天下,通电全国,使全国响应。否则,清廷会说我们不是革命,是兵变。”众皆赞同。然选谁却一时难到了众人。时刘文藻呼道:“黎元洪在城内,何不让他坐这第一把交椅!”众皆赞同。于是,刘兆麟、蔡济民等人前往楚望台相请黎元洪。</p><p class="ql-block"> 收录入《辛亥首义》一书,由何锡蕃(原湖北起义军第二协统领,阳夏战争汉口前敌总指挥)撰写的“湖北起义战守实录”对此也有记载。作为一位亲身经历者,他讲的应该可信。据何锡蕃讲,黎元洪之所以被推举为都督,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当时起义军群龙无首,确实需要一个德高望重的人出来主政;二是黎元洪在新军中确实口碑不错。</p><p class="ql-block"> 黎元洪,祖籍黄陂黎家河,因此也有黎黄陂之称(武汉有黎黄陂路)。黎元洪十四岁随父亲黎朝阳离开黄陂,来到直隶天津北塘。十九岁考取李鸿章在天津办的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被派到“广甲”舰上任“大车”。甲午海战中,“广甲”舰被日舰击沉,黎元洪在大海中漂流了十几个小时后被救起。第二年,黎元洪到南京投奔两江总督张之洞创办的“延才舘”,逐渐被张之洞看中,一步步提升,到辛亥革命前,终做了陆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统领。</p><p class="ql-block"> 黎元洪娶妻吴敬君,如夫人黎本危(原名危红宝,原为妓女)。黎本危终身不育。吴敬君生长女黎绍芬(1901年)、长子黎绍基(1903年)、次女黎绍芳(1906年)、次子黎绍业(1911年)。</p><p class="ql-block"> 长女黎绍芬在天津南开大学就读,与周恩来是南开大学第一批男女同班的同学。1923年赴美国,就读于哥伦比亚研究院。1927年获硕士回国。曾在天津教育局任督学。抗战胜利后,任天津市政府顾问。新中国成立后,在天津民革做对台统战工作,</p><p class="ql-block"> 二女藜绍芳,由双方父母作主,嫁给了袁世凯的第九个儿子袁克玖。结婚一年,袁克玖纳妾,黎绍芳精神受到极大的打击,不久进了精神病院,1945年病故。</p><p class="ql-block"> 长子黎绍基,生于1903年7月7日,是黎元洪与吴敬君婚后20年才得的宝贝儿子,黎元洪爱护有加。曾将其送日本贵族学院读书。当时是由张之洞的第十一子张燕卿陪同,还带有秘书、㕑师等。</p><p class="ql-block"> 1921年,黎绍基听从父命,从日本归国完婚。所娶江苏无锡女唐闳律。唐闳律之父唐洪镇曾经是黎元洪第一任大总统时的总统府监印官,与黎元洪关系极好。</p><p class="ql-block"> 1923年,黎绍基从日本回国,就读于天津南开大学。毕业后,任山东中兴煤矿董事会董事(黎家在矿投资最多)。抗战时期,煤矿被日本武力侵占,黎绍基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抗战胜利后,黎绍基接过满目疮痍的煤矿。为解决矿区职工的生活问题,他在上海设立了中兴煤矿的子公司鼎中贸易公司,亲自主持经营出口贸易。又在天津设了分公司。同时,他又恢复了中兴轮船公司业务,将日本掠夺的船只,经过艰难曲折夺回集中到青島。黎绍基亲自赴香港及南洋开拓业务。</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个月,黎绍基受邀到北京参加了全国交通运输会议,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見和宴请。黎绍基曾任上海市徐汇区政协副主席、上海市工商联常委、上海市侨联委员及徐汇区侨联主任。1983年病逝于上海。</p><p class="ql-block"> .次子黎绍业,体弱多病,一直与其兄黎绍基经营产业。曾任第六、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員、天津市民革委员、天津市文史舘舘员。</p><p class="ql-block"> 那么唐凯千先生提到的其祖父当是唐闳律的父亲唐洪镇。</p><p class="ql-block"> 谈到在巴西见到的黎元洪所书的这幅联,从内容上讲,显然是他晚年思想的真实写照,与他在作混成协统领时亲笔题写的“大泽龙方蜇,中原鹿正肥”形成鲜明对照。从技法上讲,不难看出他书法功力深厚。黎元洪虽然是行伍出身,但一生酷爱翰墨。当年他与书法“女神童”冯铸的泼墨之交,足可旁证他的翰墨情节。</p><p class="ql-block"> 书法“女神童”冯铸,黄陂人,是黎元洪的小老乡。冯铸从三岁起,就跟随其祖父(清末秀才)学书法,习诗文。五岁时,正式从师于著名书法家学书法。武昌起义时,冯铸已十岁,她的书法已远近闻名,人称“女神童”。为支持起义军,冯铸父女二人在武昌街头摆摊设店卖字,鬻书所得,资助革命军。素有翰墨雅兴的黎元洪听说后,立即在都督府召见冯铸父女,并设案研墨,与冯铸当场挥毫。冯铸写下“春雷动地苏万物,辛亥首义复神州”送给黎元洪。黎元洪书“女士义举”回赠冯铸。这一送一赠,遂成忘年交。黎元洪收冯铸为干女儿。这以后,经黎元洪帮助,冯铸又经多位名师指点,书艺倍增。1913年,在巴拿马世界儿童艺术展上,冯铸的书法作品获得金奖。</p><p class="ql-block"> 除了在巴西看到的黎元洪书写的对联,我见过的黎元洪的字还有武昌阅马场处蛇山隧道洞顶上的碑匾“武昌路”三个大字,并有黎元洪的落款。可惜文革时被毁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黎元洪</p> <p class="ql-block"> 唐凯千</p> <p class="ql-block"> 和唐凯千合影</p> <p class="ql-block"> 武昌红楼</p> <p class="ql-block"> 黎元洪书法 (网上截图)</p> <p class="ql-block"> “女神童”冯铸11岁时的书法</p> <p class="ql-block"> 黎元洪在武昌的墓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