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于先生的封山之作,读的过程中很轻松,文字可谓无敌通俗易懂,凝练了从教五十多年的教育智慧!书中不仅是教育理念让我共鸣,更有很多人生哲理让我若有所思,看来很多学科到了一个高度都是通的,原来现在流行“学科融合”,一个优秀的教育家是可以通达到一个哲学家的!</p><p class="ql-block"> 书中出现频率很多的一个词“备课时”!这个词后面的很多句子让我看到了一个优秀老师对待备课是多么严谨,又有很多思考,是年轻老师应该学习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书快读完,于老师分享了这么多年自己对上好课的心得体会,让我产生了联结,也更正了我的教学态度。</p><p class="ql-block"> 于老师说:“上好课,把课上得有意思,是我毕生的追求。”“教学艺术首先不在教材处理、教法选择、环节设计等纯教学技巧上的东西,而是我们如何对待学生,特别是如何对待学困生和调皮捣蛋的学生。站在教育哲学这个层面上谈教学艺术,其本质首先不是处理教材的艺术,而是善待学生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反观自己,以前自己认为的好课都是在教学处理上很巧妙的课,自己也很追求教法选择以及教学环节设计上的巧妙,殊不知本末倒置了,一切的出发点都不该是“术”,而是从学生角度出发,一切为了学生来设计教学!</p><p class="ql-block"> 书中于老师分享的很多教学的案例,都值得反复阅读+思考+实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