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舅舅与艺术大师的友谊佳话

heyingmeme

<p class="ql-block">WG末期,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一天,艺术兴致浓厚的舅舅前往中国美术馆参观画展,到场发现是所谓“批判黑画展”,许多著名画家作品都列入展出供批判。</p><p class="ql-block">舅舅很是愤慨:曾几何时国宝级艺术大师竟一个个被打成了牛鬼蛇神!</p><p class="ql-block">舅舅李真是开国少将,一个从井冈山走出来的红小鬼,12岁投身革命,14岁参加红军,15岁随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踏上漫漫长征路,爬雪山过草地、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出征朝鲜战争。出生入死,身上先后留下六个枪眼。</p><p class="ql-block">前一段热播的《志愿军二,存亡之战》中再现朝鲜战争惨烈的铁原阻击战,看得我热泪盈眶:一场生死之战,扭转朝鲜战争局势之战。电影主角李想所在英雄的188师,师政委李真即我舅舅,他和师长张英辉一起进行一线指挥作战,与美1师对阵。敌人飞机、大炮轮番轰炸,攻势猛烈。188师坚持了八昼夜,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舅舅在回忆录《无悔人生》中写道:“在极端紧急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我师在铁原一线同数倍于我的敌人浴血奋战了八昼夜,为我军的胜利转移赢得了时间,敌人的阴谋破产了。”</p> <p class="ql-block">舅舅赠其回忆录于我和先生并题字。</p> 眼前是和平年代,但目睹艺术家们受到不公对待,曾经硝烟战火中九死一生的铁血将军,又一次血脉偾张。<br><br><p class="ql-block">出于老党员的良知和对艺术家们的尊敬,舅舅毅然开始帮助正处于逆境的艺术大师们,邀请他们来家里做客,时常去他们家中看望,帮助解决一些生活问题。请相关部队协助安排被打入牛棚多年未能出外采风的画家去外地采风。</p><p class="ql-block">由此,舅舅与许多国宝大师级艺术家成为至交。</p> <p class="ql-block">1973年3月,舅舅邀请著名画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吴作人、萧淑芳、关山月、亚明、魏紫熙</span>来家里做客,在舅舅家中留下了珍贵合影。照片上主客一字排开并列而立,左起依次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吴作人、萧淑芳、关山月、李真、陈英、亚明、魏紫熙。</span></p> <p class="ql-block">舅舅与艺术家朋友留下了相当数量的珍贵合影。多年来舅妈、表姐晓林、燕燕、表哥彬彬花费大量功夫,收集汇总编撰出版了多本舅舅纪念文集和画册,我最近正在阅看《无悔人生 纪念李真将军诞辰100周年》纪念册,其中汇集了诸多舅舅与著名艺术家往来的历史资料和照片。</p> <p class="ql-block">1983年舅舅李真与国画大师刘开渠、何海霞、秦岭云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3年1月,舅舅李真(右一)与国画大师李可染相谈甚欢。</p> <p class="ql-block">舅舅与著名画家蒋兆和留影。</p> <p class="ql-block">舅舅与吴作人和萧淑芳相见甚欢。</p> <p class="ql-block">舅舅与李苦禅夫妇合影。</p> <p class="ql-block">1983年舅舅与美协副主席华君武。</p> <p class="ql-block">舅舅在家中接待刘海粟大师。</p> <p class="ql-block">舅舅和黄永玉侃侃而谈。</p> <p class="ql-block">刘勃舒,曾任中央美院副院长、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是舅舅的好友兼老乡。</p> <p class="ql-block">舅舅拜访了百岁画家朱屺瞻。</p> <p class="ql-block">舅舅与叶浅予交谈,舅舅多次安排叶浅予到309医院治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舅舅在与艺术大师的往来中,不仅竭力提供帮助和友情支持,自身也得到艺术熏陶和升华。浓郁艺术氛围始终伴随他们的友情。</span></p><p class="ql-block">舅舅本是放牛娃出身,参加革命前因家境贫寒,仅读过九个月私塾。但他一向酷爱诗书,在几十年的战争生涯中行军作战间隙都捧书奉读,以树枝作笔大地为纸,习字写诗。</p> 受到艺术家朋友指导鼓励,舅舅更加勤于苦练,悉心研磨。特别是1985年从总后副政委的岗位上离休之后,便潜心于书法和治印。舅舅最喜爱的闲章一是“牛倌”,指其为放牛娃出身;二是“六十学书”。舅舅书法创作硕果累累,出版了《李真书法作品选》、《李真书法选集》、《老年人学书法》,举办了四次个人大型书法展览。<div>首次个人书法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时,李可染大师仔细观看一个多小时,表示:“李真的作品结构严谨,线条美,苍劲有力。”舅舅的书法被评价为“形成了以军人气度为特点的豪放跌宕的艺术风格,体现在章法上,便是自然流畅,而又气势磅礴;体现在笔势上,则是刚健苍劲,雄强而潇洒”。</div> <p class="ql-block">舅舅与艺术家们相聚时常常挥笔泼墨,合璧创作。</p><p class="ql-block">1974年3月吴作人、萧淑芳、关山月、李苦禅、刘继卤、亚明、魏紫熙、何海霞、宋文治、秦岭云、杨之光与舅舅合璧完成了画作《红星照我去战斗》,留下了舅舅与艺术家友情的一段佳话。当时不少艺术家专注挥笔的瞬间都留有镜头特写,如今一一成珍贵史料。</p> <p class="ql-block">亚明画潘冬子。</p> <p class="ql-block">吴作人画鹰。</p> <p class="ql-block">关山月画松。</p> <p class="ql-block">萧淑芳画杜鹃花。</p> <p class="ql-block">魏紫熙画花丛。</p> <p class="ql-block">《江山多娇》乃舅舅与关山月合璧作品。</p> 1991年4月,舅舅和启功、宋文治谈笑风生。 <p class="ql-block">舅舅与关山月(中)和何海霞(左)在合璧画作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1986年,关山月来舅舅家做客时在舅舅的书案上作画。</p> <p class="ql-block">舅舅与艺术家们还共同书写了一段捐资助学的爱心佳话。</p> <p class="ql-block">1992年11月,舅舅回故乡看到孩子艰苦的学习条件,决定拍买自己收藏的部分书画珍品,捐资助学,为改变老区贫困面貌做一点贡献。</p><p class="ql-block">舅舅的这一善举得到艺术大师们的支持。</p> <p class="ql-block">舅舅收藏的吴作人作品《鹰击长空》是此次拍卖作品之一,拍卖画作捐资助学的想法产生后,舅舅前往拜访吴作人和萧淑芳,身染重疾的吴作人听取舅舅讲述老区孩子在漏风漏雨的教室上课时潸然泪下,不住点头表示支持舅舅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舅舅收藏的陆俨少这一作品也用作捐资助学拍卖,得到陆俨少的鼎力支持。</p> (舅舅与陆俨少) 1994年9月18日,在翰海艺术品拍卖公司的大力协助下,舅舅收藏的书画精品拍卖获56万元,全部款项捐给永新县禾川中学 。1995年11月,一座现代化的教学大楼拔地而起,时任江西省吴官正省长为其题名:李真楼。 <p class="ql-block">(舅舅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60周年为井冈山碑林题写的“红军万岁”)</p> <p class="ql-block">我十三岁那年暑假,和我哥第一次从南京来北京。北京有舅舅有小姨,那个暑假在舅舅家住两个星期,小姨家住了两个星期。</p><p class="ql-block">我亲眼得见舅舅每天凌晨四点即起埋头习练书法。家里通常很静,但时而会热闹起来,有客人登门拜访,楼道响起脚步声和舅妈热情的招呼声。听说来客都是舅舅的艺术家朋友。</p><p class="ql-block">现在回想起来,我曾经好奇打量过的来客中,很可能就有那些国宝级艺术大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