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由恩生、福启新岁,行且心安,万福骈瑧——-亲情之旅【3.红色延安】

雪儿

<p class="ql-block">  翻山越岭,一路高歌,延安,我们来了!</p><p class="ql-block">‍ 来延安的途中,一路全是盘山道,数不清过了多少隧道,路上我家的“红色老李”一会儿播放陕北民歌,一会儿高歌红色经典。带着两位曾经的热血青年,直奔红色圣地,寻觅属于他们的年轻记忆。军人老爹无比兴奋,巍峨的宝塔山,曾是心里的遥望!漫漫千里路,寻革命的踪迹!有太多被唤醒的记忆,一路上给我们讲革命老帅他都见过谁。相比之下,婆婆就淡定了许多,没有那么多的心理波澜,也会被路途中山上的纯正窑洞所吸引。延安现在旅游业盛行,到处是窑洞样子的建筑,但真正的窑洞在途中,看上去已经被废弃了。可就是这低矮的洞口、破旧的门窗里走出的老区人,用他们的坚忍将星星之火燎原。斑驳的窑洞书写着历史,红色的延安是一本圣书,走一走延安路,从流淌过岁月的旧址文物中,回望历史!对两位老人说是记忆,对我们俩来说是洗礼!</p> <p class="ql-block">【住宿中共中央西北局旧址附近,窑洞民宿,寻找别样年华】</p><p class="ql-block">‍ 做攻略的时候特意选择窑洞民宿,“南山八院”在山坡上,开车上去,最陡的角度近于40度。经历了多大的冒险,就有多大的惊喜,这座民宿共有八个院落,所以叫南山八院。形似窑洞,其实是一座现代民宿,屋内设施相当现代,是红色教育基地,经常接纳团队开会,很幸运到这里感受一下红色教育的厚待。</p><p class="ql-block">‍ 到了民宿处处是惊喜,窑洞的装修与设施对我们来说都是一种体验,特别是还准备了一套军装和陕北特色服装,供照相使用。做了一回女八路,就是少了几分颯。真心感觉老区人很真诚热情,那种融在骨子里,代代相传的淳朴!</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的住宿,宝塔山对面,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连锁宾馆,但是它有一个强大的功能,可以在房间里看宝塔山灯光秀。这几天降温,延安还是挺冷的,这样既解决老人出行问题,又不错过视觉大宴,一举两得。</p><p class="ql-block">‍ 进入房间,拉开窗帘,宝塔山一改白天的雄伟壮观,罩上了红色纱衣,夺目的光彩,尽显朦胧之美。我利用错位的原理,拍了好多有趣的照片,让老人们与巍峨的宝塔山,有个最近距离的接触。</p><p class="ql-block">‍ 华灯初上,晚饭送到房间里,一边品尝美食,一边观赏灯光秀。璀璨的灯光交相辉映,霓裳幻彩,巍峨中透着柔美,亦如铮铮铁汉的侠骨柔肠。这岂不是老区人民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寻红色元素,老延安就餐】</p><p class="ql-block">‍ 住的有特色,身心愉悦!吃的也要有特色,不妄走一趟红色路!</p><p class="ql-block">‍ 老延安饭店就在宝塔山景区门口,单单这个名字就值得驻足,更何况美食榜单居首。到了饭店门口,看到老爸走路不便利,门口招揽生意的小哥,远远地迎来,搀扶送往。小小的举动,彰显老区人的质朴,也是对老兵的致敬,真心对得起他身上的羊皮褂、头上的白头巾,因为一直以来我就觉得这身打扮是和红色革命分不开的,这样的一群人是革命胜利的后备军。</p><p class="ql-block">‍ “老延安”果真名不虚传,到处是陕北要素,仿佛参观了陕北陈列馆,我们刚进门舞台上正在唱陕北民歌,只可惜来得有点晚,演出没几分钟就结束了。但总还是体会到了延安饮食的经典文化。</p><p class="ql-block">‍ “小米加步枪”是招牌菜,桌桌必点。如果按着食材和分量看,是不太值当的,两块带骨羊排(步枪),一碗小米粥,一人份¥39。两位老人很是心疼,他们看食材,我只能看饮食文化。老公一向是红色达人,他说“如果当年战争年代有这样的小米加步枪,那战争都得提前胜利。”他的话不无道理,也活跃了我的思维,这样的菜品应该也是老区人对战争的一种缅怀。还打卡赠送了小米奶茶,延安生产小米,老区人现在能把家门前的特产与时尚因素结合,让我们看到了开放的延安,也让我们看到了老区人的智慧。</p><p class="ql-block">‍ 山沟沟里闹革命,他们有坚韧与毅力;誓做革命大后方,他们有朴实与善良;改革开放搞文旅,他们不忘本,有情商……一道“小米加步枪”,一杯奶茶,彰显的是老区人的智慧力量。</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纪念馆】</p><p class="ql-block">‍ 红色之旅从这里开始,纪念馆建筑极度雄伟壮观,馆前是伟人雕塑,高昂胸膛、目光坚定,凝望滚滚延河,见证历史的沧桑巨变。</p><p class="ql-block">‍ 展馆以时间为序,记录了根据地的建立、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走进展馆,仿佛坐上火车时光机,放慢脚步,拉开历史帷幕,开始一帧一帧地品读。与无数先烈对话,深刻感受,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有温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革命旧址】</p><p class="ql-block">‍ 来到“红色地标”杨家岭革命旧址,参观伟人旧居,毛主席、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的窑洞群,是他们生活与办公的综合地。重温红色记忆,一草一木、一桌一椅、每一窟窑洞都是红色故事,每张相片都感受到红色文化。最简陋的窑洞里,最简朴的陈设下,创造了惊天骇世的奇迹,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指挥部里,领导了最大的革命”(周恩来)每一窟窑洞都是现代摩天大厦的奠基,每一次载入史册的会议都是改写历史的序章。</p><p class="ql-block">‍ 当你走近当年的岁月,近距离感知一代革命人的生活,那种历史的触碰,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走一走先辈的革命路,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洗礼。延安,一个个山坳连成的城市,曾经的星星之火,在这里燎原,点点星火是我大中华的不灭之光,巍巍宝塔是中华儿女心中的圣塔。想到这里,顿觉此行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参观当年主席领导革命开会的大礼堂,仿佛穿越到战斗的年代,朴素中带着庄严!从功能性考量,这应该是人民大会堂的前身吧!革命从这里起步,辉煌在人民大会堂写就,一代又一代的领导人续写着共和国的华章!</p> <p class="ql-block">下面时几组特别有意义的照片,历史的真实定格,方寸之地演绎乾坤!</p><p class="ql-block">‍图片一:教育是根基,工作之余,主席会深入学校看孩子们,他老人家一直秉承注重教育发展教育的理念。正如1957年,毛主席带领中国代表团前往苏联访问时,在莫斯科大学的礼堂,对留学生们所说:“你们就像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未来是属于你们的。”人民领袖谆谆教诲犹言在耳,鞭策吾身。</p> <p class="ql-block">图片二:</p><p class="ql-block">‍ 党的纲领政策严明、明确,战略有方才有威武之师!官军一心,才前途光明!</p> <p class="ql-block">图片三:</p><p class="ql-block">‍ 一组雕塑,几组数字 ,再现了可亲可敬的老区人民当年的创举,全民皆兵、人拉肩扛、全力以赴,有了这样的后方补给,才有了完胜的战斗力。从物资到精神,没有空白。</p><p class="ql-block">‍ 看到了一张照片,记录了延安地区,以县为单位的物资供给,竟然一个县城运送粮食40000余公斤,这可是耕地不足的山区呀!难以想象的是当年的老区人是怎样从口中省出这些粮食,可以想象的是人们是怎样的一种凝心聚力,才有今天的丰裕富足!</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听着《山丹丹开花红艳艳》长大,只能感受陕北民歌的高亢,走过这一程,才深刻理解歌词的意义。</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南泥湾】</p><p class="ql-block">‍ “红色南泥湾,陕北好江南”。是那一代人的桃花源。来到南泥湾,从旅游的角度来看,没什么可看的,但当你把红军战士与老区人民的奋斗史链接起来,每一处风景就有了生命,向你诉说着红色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1941年3月,八路军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率领下在南泥湾开展了著名的大生产运动。1941年春,由于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陕甘宁边区及抗日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外面的物资无法运进,所以,中共中央命令八路军三五九旅进驻南泥湾,实行屯垦,生产自救。没有房,自己动手挖窑洞;没有菜,挖野菜吃;没有工具,就自制锄铲,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在荒山野岭种上了庄稼。短短的三年,由王震旅长率领的三五九旅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把荆棘遍野、荒无人烟的南泥湾变成“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p><p class="ql-block">‍ 万亩良田在山脉间腾空出世,每一寸土地都写满了坚韧与力量!</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南泥湾标志性建筑,一个巨大的党徽,前面是入党誓词,照了几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我们还特意带了红色的围巾,把对红色圣地的热爱与崇敬定格。</p> <p class="ql-block">  南泥湾的主要观赏区,就是文化墙,每一块墙上的文字都入目入心,这里没有古迹遗址、没有商业运营,有的是青山秀水,有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着游客,以自己的魅力呼唤</p><p class="ql-block">‍着可以精神共鸣的八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践行延安精神】</p><p class="ql-block">‍ 此行路漫漫,带着两位80岁老人,婆婆虽然身体还好,毕竟也是上了年纪,老爹多半以轮椅代步。老公是上车开车,下车推轮椅。我要做攻略,定行程。延安一行,多半景点在山上,我们就发扬老区战斗精神,人拉肩扛、自力更生!咱来自油城,带着铁人的力量,“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老爸也很给力,来到红色圣地,骨子里的军人气质激发出来了!登山看首长居所,以军队的纪律,当年一定没有这样的权限,我们一起帮他完成夙愿。婆婆则对所有窑洞展览很感兴趣,都细细地看,应该也唤醒了青年的记忆吧!</p> <p class="ql-block">你要游延安,就不能只游延安!</p><p class="ql-block">你要看光明,忆希望,</p><p class="ql-block">回顾四万名青年奔赴延安的义无反顾,</p><p class="ql-block">再现两万五千里红军长征的道路漫长。</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你要游延安,就不能只游延安!</p><p class="ql-block">你要看不一样的风景—-贫瘠的黄土、无尽的山脊,</p><p class="ql-block">你要住依山而建的窑洞,睡一睡真火实灶的土炕,</p><p class="ql-block">你要去壶口静听流水,感受母亲黄河的九曲蜿蜒,</p><p class="ql-block">你要在途中音韵缭绕,谛听陕北民歌的高亢嘹亮,</p><p class="ql-block">你要在看一场演出,品味安塞腰鼓的荡气回肠。</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你要去延安,就不止是一次</p><p class="ql-block">单纯的旅游,是一家人的赤子情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