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孔子文化园位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东天街239号,是在原长春文庙基础上修复扩建而成。</p><p class="ql-block"> 长春文庙,始建于清朝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为纪念和祭祀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修建。2012年修复与扩建,改名为长春孔子文化园,占地面积41400平方米,现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孔子文化园是长春市的地标,也是长春市祭孔、成人礼、国学大讲堂的基地。</p> <p class="ql-block"> 孔子文化园分为中、东、西三个区域。<b>中部</b>为文保区,这里保存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历史资料;<b>东部</b>为教育区,通过展览和活动向公众普及儒家文化和历史;<b>西部</b>为文化区,注重文化和艺术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 中部文保区为孔子文化园的核心部分,在文保区内,崇圣殿和东、西庑开辟了展览室,展示了孔子的事迹、科举制度和文庙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文庙正门</p> <p class="ql-block"> ↓文庙门前一侧的石狮子</p> <p class="ql-block"> ↓状元门的鎏金匾额,悬挂在文庙红色内墙的红漆正门之上。</p> <p class="ql-block"> ↓影壁墙。正门对面是影壁墙,墙壁上雕刻的镂空盘龙,细节精巧,活灵活现。</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是文庙的主体建筑,殿高14.8米,建筑主体为木制结构,采用榫铆的方式建造而成。是供奉先师孔子、四圣、十二哲人的主要殿堂,还设有编钟、编磬,以及祭祀礼器、乐器等。</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门两侧悬挂着一幅楹联:“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世,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这幅楹联由清朝乾隆皇帝题写,正上方的“万世师表”匾额则是康熙皇帝的御笔,彰显了孔子作为天下老师的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 ↓照壁的侧后方是泮池,泮池又称泮宫,是古代官学的标志。依古礼,天子太学中央有一座学宫,称"辟雍",四周环水,而诸侯之学只能南面泮水,称"泮宫"。</p> <p class="ql-block"> ↓泮池上建跨池之桥名泮桥,又称"状元桥"。桥面镶有一块青云石,意为"平步青云",古时高中"状元"可荣幸地由此桥"青云直上"。</p><p class="ql-block"> 泮桥,非平常之桥,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可以说是所有文人学子心中的圣桥。</p> <p class="ql-block"> ↓在文化园的中轴线上,由国际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孔子雕像庄严而神圣,高9.9米,2014年第四届中国长春世界雕塑大会开幕式上落成。孔子雕像犹如一块历经风雨侵蚀的巨石,默默传承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精髓。</p> <p class="ql-block"> ↓孔子雕像,不仅是对孔子伟大思想的永恒纪念,更是对中华文化瑰宝仁爱、礼仪、智慧的继承和发扬。</p> <p class="ql-block"> ↓状元桥的后面,左右两侧分别伫立着钟楼和鼓楼,楼高均为两层,红漆灰瓦。</p><p class="ql-block"> ↓钟楼</p> <p class="ql-block"> ↓鼓楼</p> <p class="ql-block"> ↓乌龟驮碑。坐落在院中间大殿两侧的四个石碑,碑底座都雕刻一个乌龟造型,因而称乌龟驮碑。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积淀的精华,承载着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重要使命。</p> <p class="ql-block"> ↓碑廊。院北侧墙体上镶嵌刻有各种诗文大小不一的石碑,像似一面书法展示墙,各种字体尽显风流。</p> <p class="ql-block"> ↓雕刻在灯柱上的诗文</p> <p class="ql-block"> ↓建筑之美。园内的建筑风格以明清时期的特点为主,每一座建筑都经过精心设计和施工,斗拱飞檐,雕梁画栋,展现了古代建筑的魅力和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 ↓身着古装的游客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孔子文化园中的松树,绿绿的松针,红红的松果,十分耀眼。</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拍摄/春雀秋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制作/春雀秋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