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首徒猴沟反穿十八缸之~猴沟篇

猜猜猜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176, 79, 187);">2025.2.6(正月初九)徒步猴沟,反穿十八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题记:</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对我们这群热爱徒步的人来说,新年的首次徒步便是开启一年活力的仪式。按照传统,从立春日起才正式踏入蛇年,今年立春时节,翘班的你我他跟随未开工的飞鱼满怀期待地踏上了蛇年的第一徒——攀爬猴沟、反穿十八缸。</p><p class="ql-block"> 曾经有一个广告文案这样写道:“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已经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总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总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更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这段话精准地道出了徒步爱好者内心深处的渴望,只要心随所愿,偶尔翘翘班又如何昵?美好的时节 最重要的就是出发——爬山喽!</p><p class="ql-block"> let's go</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探秘猴沟:一场刺激的攀爬之行</span></p><p class="ql-block"> 虽说已踏入立春,可天气依旧冷得刺鼻,春姑娘将自己裹在厚重的棉袍里,捂得严严实实,迟迟不肯展露她的明媚。抬眼望去,崖壁边,冰凌倒挂,为这尚未苏醒的世界填了几分肃杀;山下,河水悠悠流淌,清澈透亮,水底的沙石清晰可见,碧绿的河水为初春涂抹了第一笔绿色。几支竹筏静静地漂浮在水面,清冷又孤寂,三五只大白鹅欢快地嬉戏于河面,“嘎嘎”的叫声,为这略显寂静的山水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行徒步人整理好行装,从这榆树湾起步,踩着石卵跨过地八洞河上山,朝着猴沟进发,期待着邂逅猴沟、十八缸的那份惊险于刺激 。</p> <p class="ql-block">  一跨过河,就进入了拔高,心脏还没准备好,心率就迅速飙升160,赶紧放慢脚步,调整呼吸,尽量让身心保持舒畅。一段距离的拔高后,进入临崖的辿道,向下望可见榆树湾村和地八洞河,山水相间,待到春暖花开定是一副绝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  翻看着视频和照片,回忆如潮水般涌来。根据照片上的时间显示,对照着记忆,大概一个小时后,我们进入了猴沟的第一个攀爬点。不过,因为攀爬点太多,记忆也有些模糊,不敢百分百确定。只是觉得,一旦踏入攀爬的节奏,就像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那是一发不可收拾,一个攀爬点接着一个攀爬点,根本停不下来。风在耳边喃语,心跳在胸腔里剧烈撞击,那种挑战自我、征服自然的快感,随着每一次登顶不断蔓延,让人彻底沉醉在这场与山川的对话中 。</p> <p class="ql-block">  第一段攀爬上来后,我们继续向前,眼前出现一小段滑坡路段。这段滑坡看着不长,却陡峭异常,石壁表面光滑,没有半眉能让人立足的地方。尽管之前有驴友留下了一根绳索,但要独自跨越过去,难度依旧不小。</p><p class="ql-block"> 为了确保队伍中每一位成员都能安全通过,打头阵的飞鱼和凯胜,就地展开了一场紧张的现场研讨会。两人眉头紧锁,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和状况,不时交流着各自的想法,试图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让大家踩着凯胜的膝盖过去,飞鱼则在一旁协助输送。凯胜没有丝毫犹豫,立即蹲下身子,摆好姿势,用自己的身体为队友搭建起一座“凯梯”。飞鱼也全神贯注地站在一旁,时刻准备扶住每一位通过的队员,防止意外发生。</p> <p class="ql-block">  这一段是越过滑坡之后的攀爬之路。虽有一定高度,好在坡度舒缓,并不险峻。脚下有可供蹬踩之处,手中有能抓扒之所,每一步都像是与自然的互动游戏。我们在这岩壁间穿梭,探寻着力点,感受着身体与自然的协作。这种充满趣味与挑战的体验,让我们每个人都满心欢喜,沉浸其中,享受着户外攀爬独有的乐趣。</p> <p class="ql-block">  从视频里大家那抑制不住的兴奋劲儿判断,这应该是猴沟其中一个经典攀爬点。一米见宽的石缝中一根细细的黑色绳子,自上而下垂落,抬头望去,这段攀爬路线极为陡峭,目测有八十度左右。好在可供抓握蹬踩的攀爬点不少,给了人几分安全感。我们尝试着自行向上攀爬,可没爬多远就遇到了困难,悬在半空中等待,自上而下堆集在着崖壁上,形态各异,真乃“高高山上一窝猴,吱吱喳喳乐不休,蹦蹦跳跳戏山头<span style="font-size:18px;">”。飞</span>鱼身手敏捷,三两下就攀了上去,随后放下绳索,确保安全无虞后,大家才一个接一个地顺利通过。</p> <p class="ql-block">  眼前这段攀爬的岩壁,虽不算高耸入云,却也颇具挑战。幸而有身旁这棵苍劲之树,它虬曲的枝干仿若天然的援手,在我们奋力攀登之时,给予可靠的支撑。借助它的助力,我们手脚并用,步伐稳健,每一次抓握、每一步挪动,皆得心应手,在与自然的默契互动中,向着新的高度稳步迈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这座看似不起眼却充满挑战的垂直岩壁。身形瘦小的云裳率先攀爬,</span>那股子勇敢劲儿,让人心生敬佩。或许,生活中的挑战就如同这岩壁,外表平凡,内里却藏着无数艰难。但只要有勇气迈出第一步,有坚持向上的信念,便有可能登顶。</p> <p class="ql-block">  这是由一块巨石与山体之间形成的夹缝,夹缝中还有几块乱石,乱石较圆滑,没有明显着力点。因为有我们这群“驴”要过,暂且叫它“夹驴缝”吧。远看觉得没啥大不了的,其实,真正过的时候还着实费力,这里需要借助屁股在巨石上的撑力,脚蹬山体,借力发力,减轻身体重量轻松上去。静老师在上,飞鱼在下,没有过不去的坎儿。</p> <p class="ql-block">  这个攀爬点虽不是很高,难度不小,石缝的中间部位有一块山石突出,和旁边的山体形成一段细窄的缝,同时也形成了一个负角度,每个人需要从这个窄缝怀抱突出的石头穿过,方能到达顶端。飞鱼打头阵率先上去,把大家的背包一个个吊上去,减轻负重,确保大家身形矫健、顺利通过。他大概就是一条会飞的鱼,有一双隐形的翅膀。</p> <p class="ql-block">  不知道这是第几个攀爬点了,难度加大,从下往上看,有十多米高,下面大概两三米断崖,基本无着力点,崖下竖两根木头,断崖之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需要踩着木头借力,</span>我们站在那儿空有攀爬的想法,却不知从哪儿下手。飞鱼和阿偉背着绳索,很快就蹿了上去,放下绳子。我们赶紧把绳子绑在腰上,顿觉安全感满满,当绳子拉紧的那一刻,脚下的着力点虽小,却也稳稳承载着全身重量。有他们就没有过不了的瘾。</p> <p class="ql-block">  飞鱼说,这处攀爬点是今天猴沟最险最刺激的,咋一看和前面那段断崖基本相似,下面也有几根树木支撑,但难度增加,在崖的最上方一块巨石横亘在头顶,巨石两侧崖体又形成负角度,想要越过头顶这块石头上去,没有保护措施对我们来说真的很难。飞鱼,会飞的鱼,再一次克服困难,巧妙翻越巨石,成功登顶。保护措施到位,接下来的我们也一定不会太差。😜</p> <p class="ql-block">  踩着这根木头奋力向上,手脚并用攀上这段乱石嶙峋的崖壁。今天的猴沟攀爬便告一段落,而我们的征程并未结束,前方的十八缸还在召唤我们,那里又藏着怎样的奇景与挑战?怀着满心期待,抖擞精神,继续向着十八缸快速前进,奔赴下一场未知的冒险。</p> <p class="ql-block">  历经漫长艰辛,猴沟的攀爬终于画上句号。在众人陆续登顶,享受着成功喜悦之时,我才在众多影像记录中寻到那两个收尾的身影:老鹰和阿偉。他们浑身上下沾满尘土,自攀爬开始,就默默守在队伍最后,面对每一位攀爬者,无论动作快慢、技巧高低,都始终耐心辅助,身后永远都是他们不断呼喊的声音,严肃的指挥中夹带着嬉皮、打趣,<span style="font-size:18px;">像是紧绷旋律里的跳跃音符,引得众人忍俊不禁。在这紧张又充满挑战的攀爬过程中,用这种奇妙的方式,调和着气氛,既保障进度,又让大家不至于太过紧绷。</span>当所有人都顺利通过艰难路段,他们才开始自行攀登。结束后,又马不停蹄地整理收拾绳索,将每一段绳索仔细盘绕、归位,确保下次使用时安全无虞。在巍峨山石的巨大映衬下,他们的身形显得如此渺小,可他们坚守职责、默默奉献的模样,却是这场攀爬之旅中无名却又至关重要的英雄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