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白路游灯欢

大地丰收唱黄牛

<h3> <br> 斗柄指东天下春,<br> 人文岁月又一轮。<br> 顺风顺水龙蛇意,<br> 好年好景嘉乾坤。<br> 值此新春佳节、传统游灯期来临之际,恭祝全体父老乡亲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热烈欢迎姑妈姨婆及众表亲兄弟姐妹欢聚一堂,共乐我们村前文化小广场。莅临我村文艺采风嘉宾及省内外作家诗人有:<br> 中国纪实文学党组书记、创会会长《纪实文学》主编刘 佳先生<br> 国家一级导演、周星驰电影《功夫》等编剧江流先生<br> 海南人民广播电台《故事会》节目主播 谢 忠先生<br>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教育与音乐学院原院长、著名歌唱家王雄教授<br>  海南省地理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国兴中学高级教师、地理教研组长邢福夲老师<br>  中共文昌市委党校原校长、市文联副主席韩 涛先生<br>  海南省五指山博物馆馆长、知名收藏家庞 珂先生<br>  海南省作协会员、散文家、文昌作协副主席王宏先生<br>  文昌市中华诗词学会创会会长张怀平先生<br>  文昌市工艺厂原厂长 、市文联副秘书长周德民先生<br>  文昌华侨农场工会副主席郭义传先生<br>  文城卫生院副主任医师陈川雄先生<br>  文昌市老年大学诗词班班长李红英女士<br>  文昌华侨中学高级教师卢泉红女士<br>  文昌文城韩家书院院长助理、华夏创作中心秘书长韩杰光先生</h3> <h3>乡村专题摄影展</h3> <h3>天地人寰福德正</h3> <h3>人欢神乐三牲奉</h3> <h3>海南文昌的“送灯”习俗是当地特有的传统,每逢正月初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文昌西部和南部乡镇的村庄都会举行这一活动。海南文昌的这一活动,盅盘舞表演者为“送灯”活动热场。随着天色变暗,6名童男童女扮相的盅盘舞表演者开始演出热场。盅盘舞演出结束后,鞭炮声响起,送灯队伍开始环村巡游。巡游队伍由“灯头”引领,公灯、喜灯和小彩灯紧跟,大人小孩成群结队敲锣打鼓挨家挨户“送花灯”。到达一户人家时,送灯队伍最先进入屋里,盅盘舞表演者开始演出,人们举着花灯围聚在外围,盅盘舞表演结束后,爆竹响起,送灯巡游队伍前往下一家……最后再将这些花灯全部送进公庙。在锣鼓和鞭炮声中,村民们在“灯首”家中点燃花灯。这些花灯的“骨架”用竹篾编织,大部分是传统造型,也有“飞机”“大鱼”等造型,“皮肤”用彩纸手工剪裁而成,灯上印有“天下太平”“风调雨顺”“丁财贵寿”等吉祥语,有的还配有人物风景画。灯笼底部,点着一支小蜡烛,烛光透过薄纸,别有一番韵味。<br>  村里每年正月十二“送灯”,家家户户杀鸡祭祖,迎花灯。在文昌话中,“灯”和“丁”是谐音,“送灯”表示送去“人丁兴旺,家景兴隆”之意;将花灯送进公庙则体现本村人丁兴旺,祈福村主公保佑全村子孙平安、生产丰收、六畜兴旺。有着丰富寓意的花灯和热闹的盅盘舞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年味。“送灯”不仅是一种民俗活动,更是对家族男丁的一种祈福仪式。每个男丁都需要在本地土地庙送上一盏灯,象征着家中增添了男丁,希望土地公能保佑家族人丁兴旺,添丁发财。有着丰富寓意的花灯和热闹的盅盘舞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满满的传统年味。这种习俗不仅传承了汉族的传统,还融入了当地的特色,成为了文昌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h3> <h3>廊堤如画人文盛</h3> <h3>锣鼓喧天迎亲朋</h3> <h3>故事会讲到咱乡村</h3> <h3>互动节目恐先后</h3> <h3>文艺釆风汇雅村</h3> <h3><br>  1.天净沙·题白路村游灯习俗<br>韩 涛<br>蓬莱白路公期,习俗欢聚其时。咏叹村风梦奇。非遗新事,喜观廊苑神怡。<br><br>2.家乡游灯节感赋<br>  黄良丰<br>正月融融盅钹声,人流暖暖故乡迎。<br>田畴岱绿远山澈,廊栅鹅黄近水清。<br>亲友好朋纷沓众,鸟欢花馥扑投轻。<br>最欣龙去蛇来异,风景无垠诗意惊。<br><br>3.白路村公期雅聚<br>郭义传<br>良辰雅聚振兴村,春日融融笑语喧。<br>胜景迷眸皆入画,高歌贯耳尽留痕。<br>观廊总觉才情显,听古方知岁月温。<br>此日相逢谊愈厚,他年忆起梦犹存。<br>4.白路村谢忠专场故事会<br>周德民 <br>悦耳方言播野芭,传奇三国斗无暇。<br>山村春色两眸惹,邻里挚情千客夸。<br>故事未完争摄像,掌声连响动朝霞。<br>潺潺渠水画廊过,文化振兴繁百花。<br><br>5.参加白路村公期咏<br>陈川雄<br>元宵前夕至乡关,白路公期开笑颜。<br>璀璨游灯天底下,婆娑倩影彩云间。<br>镜头处处彰文艺,摄像张张撼宇寰。<br>更有方言传故事,悠悠古韵绕村山。<br><br>6.白路游灯雅聚有感<br>陈川雄<br>白路村中鼓乐鸣,良丰炽热会群英。<br>诗心共叙三春意,雅韵同歌万里情。<br><br>7.白路村游灯欢歌<br>  骆义雄<br>黄老主席游灯期,文朋诗友同贺之。<br>传统村戏启新智,年年庆丰续传奇。<br><br>8.蓬莱白路村拜年纪实<br>  李红英<br>影展长栏绕古村,花灯锣鼓闹乾坤。<br>彩旗猎猎祥光照,故事悠悠喜气存。<br>宾客满堂相道好,孩童尽兴笑声喧。<br>佳肴美酒同欢畅,祈愿新春福满门。<br><br>9.观黄良丰摄影作品展有感<br>卢泉红<br>鞭炮邀来千客游,欣观影展众称优。<br>无声画卷侨乡最,有韵丹青白路留。<br>驻足凭栏田野绿,并肩摄像帧图收。<br>禾苗茁壮椰风爽,民俗乡情墨客讴。<br><br>10.自度词 <br>家乡送灯年俗咏 <br> 黄良丰<br>  彩灯笼,挂满空,堂屋中。杜娟花梅别样红,暖融风。 <br>  一队八音清脆,半渠春水微丰。客去田园天色醉,灿灯彤。<br>11.浪淘沙<br>文昌市白路村正月游灯节<br>周德民<br><br>  绿影水声欢,蜂蝶翩跹。人哗鼓响闹村间。几百嘉宾看影展,境胜桃源。<br>  讲古掌声连,竞诵诗笺。手机录像挤争前。入席土鸡芋馥郁,文化乡田。<br><br>  2025.02.18 文昌文城</h3> <h3>夜色游灯乡园灿</h3> <h3>灯主贵客老班任</h3> <h3>送书送盘情谊厚</h3> <h3>  陈川雄诗评<br><br>  <br>1.公期雅聚<br><br>红叶<br>白路村中鼓乐鸣,良丰炽热会群英。<br>诗心共叙三春意,雅韵同歌万里情。<br>      在白路村这片充满文化底蕴的土地上,黄良丰家的公期如约而至,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一天,刘佳、韩涛、张怀平等诗友驱车前往,共赴这场文化盛宴。村中鼓乐齐鸣,欢声笑语交织,将整个村子装点得热闹非凡,节日氛围浓厚。<br><br>     黄良丰,这位退休的文联主席,以其对文化的深厚情感,热情招待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他的家中虽不奢华,却处处透露着文化的气息。家园中挂上数十幅相片,记录着岁月的痕迹,也诉说着他与这片土地不解的情缘。更为人称道的是,他筹资修建的水土保护人行道,不仅造福了乡亲,更彰显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br>    雅聚之上,谢忠大师以方言讲述三顾茅庐的趣谈,将传统故事赋予了新的生命力,引得众人捧腹大笑。郭义传则深情朗诵自创诗歌,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的无限热爱。陈川雄更是慷慨解囊,将海南华侨作家协会的杂志赠予每位诗友,传递着文化的火种。<br><br>     此次公期雅聚,不仅是一场文化的聚会,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诗友们在这里共叙友情,同歌未来,将文化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强大的暖流,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田。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他们共同书写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白路村的明天更加美好。<br>2.谢忠先生方言专场故事会<br>周德民<br>悦耳方言播野芭,传奇三国斗无暇。<br><br>山村春色两眸惹,邻里挚情千客夸。<br><br>故事未完争摄像,掌声连响动朝霞。<br>潺潺渠水画廊过,文化振兴繁百花。<br>红叶点评:<br><br>      在白路村公期,一场别开生面的方言专场故事会在黄良丰家门前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村民与客人前来聆听。此次故事会由谢忠先生主讲,他以独特的方言韵味,将一个个传奇故事演绎得栩栩如生,令人陶醉。</h3> <h3> 恩师感言<br>良丰爱徒:<br>  这次走访你故乡蓬莱镇白路村感到格外亲切,也是我人生十分难忘的一段游历。四十年了,你家乡变化这么大,寒门出了读书子大学生,从红土地小山村走出来的你真不容易,你们姐弟兄妹这般亲情浓浓尤其令我感动。<br>  你成功了,你非常优秀,你感恩故土乡园更难能可贵!你村前的水土保持挡土墙造福村民,组织发起人劳苦功高,千秋大业不容易呀!你邀请北京客人一起举杯迎春座谈交流,也是我此行的荣幸。你为这次村中游灯节活动策划的摄影作品个展花费的心血不少,每一张我都认真欣赏,内容厚重题材广阔,定格的瞬间十分不错。再次为你这个文昌文联原主席和同行而来的王雄歌唱家感到骄傲和自豪!师生都退休了,愿常保持联系,祝身体健康,合家幸福!<br> 邢福本<br> 2025-2-10</h3> <h3>游灯节答谢<br>  黄良丰<br>白路孟春圣,<br>村庭鼓乐鸣。<br>凉风迎暖爽,<br>亲友汇群营。<br>诗意抒三愿,<br>歌飞万里情。<br>但求灯璀灿,<br>幸福旺财生。<br>乙巳年元宵记<br>感恩电话13707552800</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