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山西,是一片被时间钟爱的大地,一个美了五千多年的省份,表里山河,气魄伟岸,传统建筑灿若繁星,蕴含着无数岁月的痕迹,自有一番独特的味道。</b></p><p class="ql-block"><b> 春节假期,陪同老伴躲避熙攘和喧闹,穿越伏牛与绵山,驱车灵石领略北方民间故宫的巍峨;体验介休张壁古堡行走千米穿越千年的震撼;酣享美酒搭过油肉的畅快;醉卧民居古宅夜观星空的惬意……。</b></p> <p class="ql-block"><b> 山西传统建筑,斗拱檐椽稳重端方、灰瓦花窗精致美观,深受气候环境、雄伟山川、民族融合、晋商文化等诸多因素影响,风格偏向于厚朴、严谨、粗犷,尽显开放与包容。</b></p> <p class="ql-block"><b> 山西的建筑高楼深院、灰墙青瓦、砖雕精美……,走进灵石王家大院、介休张壁古堡,沉浸式体验传统建筑中深藏不露的人文风貌、厚朴古典的生活魅力,以及亘古不变的冷调天和中国美。透过点睛其间的东方美学门窗,充分地领略晋派建筑的高级质感和时代风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绵山脚下,静升河畔,依山傍水,黄土山垣,</b><b>王家大院就修建于此,是灵石静升镇王氏一族于清代康熙至嘉庆年间修建的住宅建筑群。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房屋2078间,</b><b style="font-size:18px;">大小院落既珠联璧合,又独立成章,</b><b>形成了院内套院、门内有门、层楼叠院、错落有致的艺术架构,被广誉为“华夏民居第一宅”“中国民间故宫”。</b></p> <p class="ql-block"><b> 据记载,初居静升,王家祖先只是在村西挖掘了三孔土窑,以佃耕为生。明代中叶,王家致富后,宅院进一步扩展,到清康熙年间王家成为显赫官商,开始大规模建造房屋,形成了建筑规模宏大,有着 “贵精而不贵丽,贵新奇大雅,不贵纤巧烂漫”的特征的民居建筑群。</b></p> <p class="ql-block"><b> 作为晋商宅院的典型代表,王家大院不仅集中体现了明清晋商文化的建筑技术发展及建筑艺术特色,还包括了对王氏族人修身、齐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楹联、匾额警句,如“规圆矩方,准平绳直;祥云甘雨,丽日和风”“宝珠玉不如宝善,友富贵莫若友仁”“丹桂有根,独长诗书门第;黄金无种,偏生勤俭人家”等,成为静升王氏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b></p> <p class="ql-block"><b> 张壁古堡坐落在介休龙凤乡境内,古堡地道四通八达,隐地道于家中,从星象于砖瓦间,在当年隐秘暗道中厉兵秣马,枕戈待旦。这里曾是1600多年前的军事要地,号称中华星宿第一村,古人们在这里心无旁骛地练兵养马,并且巧妙地将地面结构与星座融为一体,那种天马行空的构思技巧,被古人发挥到淋漓尽致,风雨兼程,千回百转,而今,依然散发着古典的韵味,不远不近,或静或幽,默默地守候在那里,等待着后人一点点掀开厚重的历史页码,探寻辉煌而沧桑的曾经。</b></p> <p class="ql-block"><b> 放眼望去,张壁古堡地势南高北低,一面靠山,三面临沟,易守难攻,进退有余,集中体现了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址与北朝地道,时至今日,元代戏台与明清民居以及可汗庙和琉璃碑等,依然保存完整,很有看点。置身其中,可观赏到令人瞠目结舌的三层地道,亲身体会堡内明暗堡的错综复杂,体验堡下三层地道的蜿蜒曲折与四通八达,直抵后山,会不由自主地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在这里,您可尽情地逛古村,钻地道,仔细品味古文化遗址,既能增长见识,又能体会到很强的趣味性。</b></p> <p class="ql-block"><b>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冬雪的清冷、春花的烂漫、夏雨的闲适、秋月的唯美……都在由中式仿古节能门窗点睛的山西传统建筑中,聚焦成一幅幅生活气息厚重、岁月朴实旷远的中式美学画卷,让人耳目一新。</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忙而有度,闲而有趣。品古风宅居,鉴历史文化,实乃静享生活充实而惬意的事情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