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025年2月1日,大年初四,和霍先生从孟津龙马负图寺到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为这个大年增添一些文化气息和精神价值。年前和朋友一起去滑县和浚县游玩,在大运河边感受吹了千年的猎猎寒风,领略了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大运河风貌,还有那段运河的河畔风情,道口古镇、浚县古城、欧阳书院、大王庙、黎阳仓等因运河而生的人文古迹,风土人情。便很想到隋唐大运河的起源地研学,观其全貌,学其精髓,以及它的前世今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位于洛阳市老城区滨河北路与新伊大街交叉口,是一所地方专业性运河主题博物馆。2022年5月18日正式开馆。收藏大运河相关文物近400件(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博物馆总体设计以体现“运河源、隋唐韵、河洛技”为出发点,充分展示大运河遗产的文化内涵,唤醒人们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历史记忆。其整体建筑构思提取隋唐建筑的剖面轮廓特征,远看就如同一座唐代宫殿群的天际线,彰显了洛阳特色的盛唐风韵和文化象征;室内通过结构空间一体化的混凝土拱券形成了丰富的层次,暗示了“运河桥”的母题;在建筑材料和建造技术方面,通过唐三彩碎瓷片饰面,彰显了洛阳特色的盛唐风韵和文化象征;屋面与墙体融合在一起,辅以青砖、清水混凝土等元素,使博物馆更具艺术氛围和洛阳特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霍先生请了个讲解员,我们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慢慢走进大运河,深入学习文字和图片中看不到,或理解不了的运河的修筑过程、施工特点以及其独特的历史价值、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宏阔的大厅,集中展示了隋唐大运河的走向,经过地域及所经地域的文化特征和代表性建筑。比如,北京的天坛、</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洛阳的天堂名堂、杭</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州的灵隐寺等!运用人工智能展示运河沿岸和通航画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展厅共有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天工国运 一统中华”,以大运河的开凿为中心,生动讲述了洛阳的优越地理位置、东都洛阳的营建、大运河的开凿及运河上的水工传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部分“千年运河 万物通济”,以大运河的运转为中心,呈现了运河的漕运体系及因漕运而生水运仓储、水上交通工具、各色商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部分“隋唐盛世 国运繁华”,通过搭造新潭码头、南市等场景,以隋唐洛阳城、南市场景和诗画运河、运河非遗互动的形式,形象展示了隋唐大运河上的经济文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四部分“古今辉映 源远流长”,以隋唐大运河的保护传承为中心,通过文字、影片和互动的形式展示了大运河的申遗之路、运河风光、国家图书馆里的运河等内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水运通道之一,连接着南北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后代通过浙东运河延伸至会稽(今绍兴)、宁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看过展览,移步往话剧剧场,欣赏主题话剧演出:听涛大运河。</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从一个居住在洛阳城的小人物,亲历大运河修筑,目睹运河万里烟波下的繁华锦绣开始故事的讲述,</span><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展示了修筑运河的不易,民为邦本的廉政思想。</span></p> 拍照留念!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千里通渠,扬帆起航。走近这条千里通波的泱泱大河,感受大运河水来水往的繁华锦绣,近距离的触摸历史,感受其间的波诡云谲,风云变幻,依稀看见大运河的波涛上舟楫林立、商船往来,河岸上人来人往、搬运卸货的繁华景象,感受到大运河为沿岸人民带来的巨大福祉,为历朝历代国家带来的物阜民丰、繁荣昌盛!这座用当代建筑语言书写的史诗,让沉埋千年的运河记忆重新呼吸。那些在夯土与数据中复活的漕船,终将载着我们的文化基因,驶向比隋炀帝龙舟更遥远的时空。</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