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2025年春节期间,广元的龙先生一家应邀到成都,老朋友相见,皆大欢喜。期间,我们安排龙先生一家前往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感受神秘的古蜀文化,观看太阳节亮灯活动,一起度过蛇年新春佳节。</p> <p class="ql-block">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路2号,占地面积456亩,建筑面积38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图为金沙遗址博物馆东大门。</p> <p class="ql-block"> 2007年4月16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该馆是一座为保护、研究、展示金沙文化和古蜀文明而兴建的遗址类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有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漆木器、陶器、象牙等馆藏文物共223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66件(套)、二级文物374件(套)、三级文物1429件(套)。</p> <p class="ql-block"> 2005年8月16日,国家文物局第15次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采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金饰图案(太阳神鸟)作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p> <p class="ql-block"> 这是位于金沙遗址博物馆南大门至陈列馆主通道旁的中国文化遗产纪念雕塑,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这个主通道是游客由南至北参观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2006年5月25日,金沙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2007年,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 2010年10月,金沙遗址入选中国第一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p><p class="ql-block"> 2012年11月15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国家一级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2018年10月11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 2020年5月18日,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授予“2020年度全国最具创新力博物馆”称号。</p><p class="ql-block"> 2020年11月18日,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p> <p class="ql-block"> 金沙遗址博物馆由遗迹馆和陈列馆两大主体建筑组成。遗迹馆位于博物馆东部,磨底河以南,是一座呈斜坡状的半圆形全钢架建筑,建筑面积7588平方米,高度19米,跨度63米。舒展平缓的弧形外观与室外清新纯净的景观环境逐渐过渡、融合,形成了连续的空间变化。馆内无立柱大空间的构造保证了祭祀遗迹的完整性,大跨度钢结构形式将建筑对文物本体的影响降到最低,可持续的建筑设计把文物保护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为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p><p class="ql-block"> 图为遗迹馆。</p> <p class="ql-block"> 遗迹馆内是金沙遗址大型祭祀场所的发掘地,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商周时期的大型祭祀遗迹场所。</p> <p class="ql-block"> 遗迹馆内原生态展示的发掘现场、大型树根遗迹等,既保持了历史遗存本体的完整性与真实性,也为刚刚走进金沙遗址的观众带来了视觉上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 在祭祀区古河道旁,发现了一处3000多年前的树根遗迹,分布范围达100平方米。经鉴定,这棵树应为秋枫。在我国,秋枫主要产于陕西、江苏、福建、四川、云南等地,常生长于海拔800米以下的山地沟谷中,或于平原栽培,喜水湿。秋枫树树根遗迹在祭祀区的发现,也反映出当时成都平原温暖湿润的气候和环境状况。</p> <p class="ql-block"> 在遗迹馆,观众一方面可实地感受3000年前古蜀王国祭祀活动的宏大气派,另一方面又能身临其境,近距离观看考古发掘现场,了解考古发掘的工作原理。</p> <p class="ql-block"> 大约在3000年前,这里应该有一座结构特殊的房子,这座房子不是用于居住的。因为在它周围发现了很多象牙、青铜器等古人祭祀用的遗物或遗迹。所以目前一般认为这座木结构建筑,应是金沙人用来举行祭祀仪式的高台祭祀祭台。</p> <p class="ql-block"> 祭祀区内发现了大量用来祭祀的象牙,这些都是三千年前的象牙,长度都在1.6米左右。同时展柜中还展示有古蜀先民加工成片状、棍状、圆柱状的象牙。专家猜测由于成都平原在修建都江堰之前经常发生洪水灾害,而中国古代方术家有用象牙魔力镇杀水中精怪的方法。金沙人用象牙祭祀,可能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p><p class="ql-block"> 图为象牙遗迹。</p> <p class="ql-block"> 象牙通过鉴定,其种属均为亚洲象。考古工作者对其来源进行推测,多数认为可能是本地大象,也就说明两千多年前的成都平原与现在的气候差异较大。</p> <p class="ql-block"> 陈列馆位于磨底河北岸,是一座呈斜坡状的方形全钢架建筑,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主题陈列《走进金沙》,由远古家园、王国剪影、天地不绝、千载遗珍、解读金沙5个展厅组成,以重要遗迹、遗物为主要内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生动形象地从生态环境、建筑形态、生产生活、丧葬习俗、宗教祭祀等多个角度,全面展示了古蜀金沙的灿烂与辉煌。</p><p class="ql-block"> 图为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展厅——远古家园。远古家园设置于陈列馆二层西厅,面积约900平方米。 陈列主旨是再现3000年前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p> <p class="ql-block"> 在远古家园展厅里可以看到金沙遗址出土了数以吨计的象牙和众多的野猪犬齿、鹿角、麂骨、犀牛骨、马骨等动物遗骸以及大量的乌木及植物遗存。这些资料证明,3000年前的成都平原呈现出一派森林密布,河渠纵横,动物繁多的景像。在这个绿色天地之中,古蜀先民与大自然亲密拥抱,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从古河道里清理出来的一颗乌木——红椿。我曾询问讲解员这颗乌木的价值,讲解员回答说,乌木极为珍贵,无价。</p> <p class="ql-block"> 在这棵红椿的两旁,还分别有楠木(左)、枫杨(在),同样为乌木,也是非常珍贵,价值不菲。</p> <p class="ql-block"> 第二展厅——王都剪影,设置于二层东厅,面积约9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展厅的中心位置有一个沙盘,表示的是金沙遗址的范围,沙盘旁还有大型建筑遗迹的模型和墓葬以及典型的陶器遗迹。在展厅边上是古代金沙人生活场景的展示。</p> <p class="ql-block"> 金沙人的家。这个场景表现的是3000多年前金沙人生活的地方。金沙人的家园在广袤的成都平原上,这里地形平坦广阔、河网密布、植被茂盛,非常适合人类生存。</p> <p class="ql-block"> 金沙人的生活。从考古发现的情况看,金沙人就生活在河流两岸,从事农业、手工业、渔猎等活动。</p> <p class="ql-block"> 居住区内发现的水井,是在地面开挖深坑,埋入一个无底的大陶罐作为井圈,周边再填以卵石,起滤水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各式各样的出土文物。</p> <p class="ql-block"> 出土的动物骨骼。</p> <p class="ql-block"> 金沙遗址发掘了2000多座墓葬,有多处集中的墓地。墓葬排列有序,均为西北、东南向,盛行仰身直肢葬和二次迁葬。以单人葬居多,也有少量夫妻合葬。随葬品多为陶、石器,个别有玉器和青铜器,一部分墓葬无随葬品,这反映出当时社会已出现明显的社会分层及贫富分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 第三展厅——天地不绝,设置于一层东厅,面积约1000平方米。此厅集中展示祭祀区出土的金器、玉器、石器、象牙、卜甲等精美文物,重点表现了金沙社会的宗教祭祀及金沙先民的精神世界。</p> <p class="ql-block"> 30余件精品荟萃此厅,高贵灿烂的金器,神秘诡异的青铜器,色泽艳丽的玉器和生动写实的石器,展现出金沙先民关于族群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 通过神秘的“祭祀走廊”进入展厅,你就会看到一个奇怪的青铜立人。青铜立人双手环握,双拳中空,有人猜测其手上应握有权杖,但他的双手并没有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带有弧度。所以也有人猜测是拿着弯曲的象牙,或双手各置一件玉琮。当然也有人认为没有拿任何东西,这个手势只是表达一种特殊的礼仪。至于青铜立人的身份,也有不同说法,可能是祭司,可能是国王,也可能二者兼有。不过无论其真实身份如何,都与三星堆的“青铜立人”有类似之处,体现了金沙与三星堆互相承袭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展示的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卜甲等精美文物,彰显出这个古老王国曾有的璀璨与神奇,也是古蜀宏大宗教祭祀活动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第四展厅——千载遗珍,设置于一层西厅,面积约900平方米。此厅荟萃金沙遗址最有特色的30余件精品,其中“太阳神鸟”金饰、金冠带、玉琮、玉璋、石人、石虎等最令人瞩目。</p> <p class="ql-block"> “太阳神鸟”金饰在该展厅最中心展示。这件金饰使用了含金量高达94.2%的黄金,最终制作成的厚度只有0.2毫米的金箔片,上面还镂空出精美的纹饰,堪称当时中国黄金工艺的一件杰作。金箔上有两层镂空图案,内层为等距分布的十二芒太阳纹,外层由四只等距分布相同的鸟构成。目前一般认为,金箔中央带十二刺芒的图案代表太阳,而周围的四只鸟则代表传说中的“金乌”,体现了古蜀人对太阳的崇拜。</p><p class="ql-block"> “太阳神鸟”是金沙遗址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价值:无价</p> <p class="ql-block"> “太阳神鸟"金饰出土地。</p> <p class="ql-block"> “金面具”,宽19.5厘米、高11厘米、厚0.04厘米,重46克。这是目前中国商周时期保存最为完整,体量最大的一件。其造型与小金面具有所不同,面部呈方形,额齐平,长刀形眉凸起,大立眼,三角形鼻高挺,长方形耳,耳垂穿孔,显得十分威严。金沙出土的这件金面具表面打磨很光亮,但是背面却非常粗糙,它应该不会直接戴在人脸上,推测这应该是贴附在某种器物上使用的。</p><p class="ql-block"> “金面具”是金沙遗址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价值:无价</p> <p class="ql-block"> “金面具”出土他。</p> <p class="ql-block"> “十节玉琮"高22.2厘米,宽6.9——6.3厘米。青玉,质地温润,半透明。“十节玉琮”顾名思义共十节,每一节以转角为中轴组成了一个简化的人面纹,整个玉琮竟然刻划着四十多个微雕的人面。“十节玉琮”打磨的平滑光润,内外抛光,制作十分规整。</p><p class="ql-block"> “十节玉琮”是金沙遗址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之一。</p><p class="ql-block"> 价值:无价</p> <p class="ql-block"> 这件人形器长10.4厘米、宽4.6厘米、厚1.4厘米,呈伏卧状,无头,颈部有一大圆孔。其躯体细长,双臂直伸,双腿向两侧略弯曲。颈部与小腿处各有两个对称的小圆孔,或许用以铆接固定或悬挂。此类器物在古蜀遗址中首次发现,可以说是古蜀文明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图为金沙遗址出土的石虎,身长近30cm,额头两侧阴刻的胡须,其后阴刻的两个“目”字形眼和三角形卷云耳,栩栩如生。在虎的口内、嘴部、胡须间、头顶耳间涂满了朱砂,艳丽的色泽十分传神。同时,前爪前伸,后腿凸起,后爪弯曲卧于地上,细部刻画也十分细腻,是商周时期不可多得的石刻圆雕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 第五展厅——解读金沙,设置于底层西厅,面积约830平方米。详细介绍了从宝墩文化到三星堆文化,再到金沙·十二桥文化和晚期蜀文化的文明历程,包括背景、溯源、遗韵、迷雾等内容,对金沙文明的历史背景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概述,以加深观众对金沙的立体认识。</p> <p class="ql-block"> 展厅内的中央沙盘展示了古蜀文明的分布区域及其与周边文化的紧密联系,宝墩文化——三星堆文化——金沙.十二桥文化——晚期蜀文化的文明历程,通过图片展板和出土文物表现得淋漓尽致,金沙文化辉煌灿烂的历史背景豁然开朗,文化发展的真实脉络日渐清晰。空间布局以中央沙盘为核心,围合出半封闭的主题空间。明朗的基调,简练的线条,传递出古蜀历史的悠久与厚重。</p> <p class="ql-block"> 近几十年来,在成都平原及四川地区,已发现了几十处与金沙相类似的同时代遗存。图为羊子山土台遗址。羊子山土台遗址位于成都市北郊驷马桥以北1公里处,原为三层四方土台, 高约10米,底边长约140米,始建于商末周初。土台极有可能此时期古蜀国举行祭祀大典的又一神圣之地。</p> <p class="ql-block"> 图为发掘的马车,从哪里发掘的没有介绍,但从马车的发掘与搬迁过程来看,应该是从其他地方发掘的。马车的主要部件是木质的,在地下埋藏了3000多年后朽烂并渗入黄土中,局部改变了黄土的颜色,使朽蚀部位的颜色与周边不同。考古学家通过仔细观察,去掉回填土,将整辆马车剝离出来。随后在搬迁的过程中,先用化学药剂将其整体加固,周围以软性材料填充,用石膏固定,再填充细土。然后掏空马车周围的原生土,再用条形或板形木材将马车整体包装好,以钢材将木箱加固,最后用大型吊车和运输车将其运出。</p> <p class="ql-block"> 图为从成都市十二桥遗址发现的干栏式建筑(模型),有点像我们川北地区农村修的吊脚楼,上面住人,下面关性畜。</p> <p class="ql-block"> 图1为从成都市青白江区发掘的双元村墓地;图2为新都区发掘的马家大墓;图3、图4为商业街发掘的船棺局部(模型)。</p> <p class="ql-block"> 岁月沧桑的印迹、环境巨变的见证——乌木林。乌本林位于金沙遗址博物馆东南角,是利用金沙遗址以及成都地区出土的六十多根乌木组成的特色景观,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乌木又称阴沉木,专指埋藏于古河床下数千年的各类名贵古树,经过物理、化学等长期反应过程,形成了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质地,其木质坚硬细腻,纹理清晰,非常珍贵。由于这种树木从表面到树芯都是乌黑色,四川人称之为乌木。乌木主要出土余四川盆地,是四川一大珍贵资源。经碳十四测定,乌木的年代大致在距今三干到一万年之间,金沙遗址祭祀区所在地原称“乌木沱”,意为出土乌木的地方,在金沙祭祀区东部就出土了大量乌木。</p><p class="ql-block"> 大量乌木的出土充分证明四川盆地自古以来就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六十多根乌木组成的乌木林展现了四川古代繁茂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四川古代气候的变迁历程。</p> <p class="ql-block"> 走遍博物馆,仿佛来了一次时空旅行,身临其境地感受神秘古蜀文化,从历史长河中淘到闪耀的知识黄金。金沙遗址的发现,凝聚着一个时代文化艺术的神水精气,具有璀璨的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尽管我们对三千年古蜀文化整的还不是很明白,但大家也流露出了极大的兴趣,博物馆所有展厅一个不漏全部看完。 </p><p class="ql-block"> 金沙遗址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更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蛇年的成都金沙太阳节内容丰富,花卉艺术展、生肖文化展、熊猫创意展、非遗成果展以及上百场演出、音乐剧《金沙》沉浸式演出秀、金沙美食街等在太阳节期间都向广大游客陆续推出。</p> <p class="ql-block"> 以金沙遗址出土的石蛇和蛇纹金箔为原型素材设计的“金蛇献瑞”彩灯盘踞在博物馆东大门,结合中式卷轴造型,富贵华丽的芙蓉、牡丹花卉营造出祥和温馨的春节氛围,喜迎八方来客。</p> <p class="ql-block"> 金沙遗址园区主干道上,以巨型郁金香打造的花饰拱门,组成了一个长达百米的花灯长廊。红、黄、蓝、紫……紧近千余朵郁金香竞相绽放、争奇斗艳。游客行走其中,就像穿行在五彩斑斓的花海,浪漫气息迎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这座古蜀祭台灯组是以古蜀时期标志性的祭祀礼仪性建筑——羊子山土台遗址为原型进行艺术化设计,长约15米,纵深11米,高达15米,由三层满饰古蜀经典纹样的祭祀基台构成,其上“古蜀大祭司”与“古蜀先民”正在举行盛大的祭祀祈福仪式,规模恢弘、气势雄伟。</p> <p class="ql-block"> 与庄严肃穆的“古蜀祭台”不同,“远古家园”灯组又为观众展开了一幅灵动的自然画卷。</p> <p class="ql-block"> 金沙花市是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在金沙太阳节期间举办的一个活动。金沙花市以金沙遗址出土的鹿角等考古发掘资料为依据,通过打造各类神鹿艺术景观和充满自然野趣的花艺小品,营造出古蜀金沙舒适宜人的生态环境和古蜀先民对鹿与自然的浪漫幻想。</p> <p class="ql-block"> 以梅花、蜡梅、海棠古桩盆景等为核心的“古蜀金沙满园春——花卉艺术展”,在金沙考古遗址公园丰富的植物资源基础上,营造出极具观赏性又不失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p> <p class="ql-block"> 古蜀时期曾生活在这里的大象、犀牛、老虎、梅花鹿等动物化身为奇幻彩灯,活跃于水草丰美的古蜀森林中,再现成都平原繁盛的自然景象。</p> <p class="ql-block"> 灯组中还有不少以非遗展示的童真趣味,上百幅古蜀主题儿童绘画变身梅花鹿、蜗牛、小猫、白兔等各种造型的“童画金沙”灯组,营造出极具观赏性又不失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金沙遗址博物馆西大门处一个放大了数十倍的黄金面具主题灯组,带来穿越历史的视觉震撼。</p> <p class="ql-block"> 金沙太阳节的夜美的得让人心旷神怡,梦牵魂萦。只有走进这里,掀开这幅传统的民俗画卷,才能真正地领略成都风光,品味金沙太阳节美景。</p> <p class="ql-block"> 过蛇年、看花灯,白天赏珍宝,睌上看彩灯,喜庆的“年味儿”必不可少。金沙遗址博物馆,宛如一座璀璨的历史文化宫殿。漫步其中,游客们能够透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窥探到古代中国的深远历史、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以及精湛的艺术匠心。这里,不仅是对历史文化怀有浓厚兴趣的人士的乐园,更是每一位游客都能在此汲取知识、感受美感的重要场所。</p><p class="ql-block"> 金沙遗址,神秘莫测的古蜀文化;</p><p class="ql-block"> 点亮金沙,灯火辉煌的光彩世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0二五年二月十一日于成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