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千年古韵、找寻诗意栖居-建德梅城古镇

李朗诗

<p class="ql-block">梅城古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东部,这里名气并不大,许多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但如果提起严州府,想必大家就不陌生了,梅城就是古严州府治所在地,在古时与杭州府、绍兴府齐名。</p> <p class="ql-block">梅城自三国时期吴黄武四年(公元225年)置县以来,已有1700余年历史。历为睦州、严州州治及建德县治所在地,历史文化积淀十分深厚。</p> <p class="ql-block">走进梅城古镇,建德牌坊屹立在正大街的正中,也是古朴沉沉。石雕很是精美,为的纪念当时建德候守护严州城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建德坊这座牌坊是为纪念当时建德候守护严州城的功绩所建。每一座牌坊的背后都有一段历史和一群人,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元素,才让古镇更显厚重。</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民俗活动、古风打卡,这个古镇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湮灭在历史长河中,在飞速发展的今天,梅城古镇仍然保有古韵的美好,并在此之上衍生了自己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整座古镇不算大,主要就是一横一纵两条街,平整的石板路两边是充满了韵味的江南建筑,鳞次栉比,自成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路边店面前悬挂着帘招和红灯笼,诗意与商业气息交融在一起。商铺以售卖特色小吃为主,喜欢慢节奏旅游方式的人想必也会喜欢在古镇里不慌不忙地转一转,感受其美好气韵。</p> <p class="ql-block">正大街上有很多古董店,却没开门,门口的各式古董堆满了门口。那些古董也只是梅城千年历史中的一点点。</p> <p class="ql-block">宁静悠远的古街古巷、青砖黛瓦的徽派建筑、历史悠久的牌坊小巷、热情悠闲的居民……都是梅城的特色之所在。</p> <p class="ql-block">正大街没有多长就走到了尽头,尽头就是高大威严的严州城墙。绵延数公里,很是雄壮。</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著名的古典小说《水浒传》、《儒林外史》、《官场现形记》、《金瓶梅》等,都有描述梅城山水人文的章节。</p> <p class="ql-block">古代大文人杜牧、范仲淹、陆游、刘长卿等,曾在此任职为官;诗人谢灵运、李白、孟浩然等都曾游历过梅城山水。先贤们无不为梅城的美丽山水陶醉,为梅城留下众多千古绝唱的诗歌。</p> <p class="ql-block">“梅城”因古严州府城墙沿江一段雉堞砌筑成梅花形,故名。历史上“天下梅花两朵半,北京一朵,南京一朵,严州(梅城)半朵”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站在城墙上,是高低错落的江南房舍,街巷中游人往来,充满了人气。</p> <p class="ql-block">在严州府老城门口,偶遇一个健谈的老年义工,他说严州有着辉煌历史,1700多年前就是县治,梅城一直为州、府、路、专署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我问他为什么近代梅城失落了?</p> <p class="ql-block">他说,古代交通以水路为主,梅城位于富春江、新安江与兰江汇合处,所以梅城一直是这一带的商贸中心,随着近代交通逐步以公路和铁路为主,梅城地位渐微,加上新安江水库建成,建德县治迁往美丽新安江,梅城逐演变成了一个镇。</p> <p class="ql-block">啊!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交通要道”这四个字我有了全新的认识,交通地位对一座城市的兴衰何其重要!</p> <p class="ql-block">其实历史延续到今天,古城墙是不是半朵梅花已经不重要了,只要有这样一些关于梅城历史美丽的传说让后人联想就已经足够了。</p> <p class="ql-block">在梅城古镇有一处古民居式的建筑,门楼是青砖黑瓦的挑檐,门楣上有“严州邮局”四字,其下面有两个斑驳大字“邮局”。这便是“清光绪二十六年的邮局”,门外设着邮筒,一个青铜铸成的小孩在踮脚投信。</p> <p class="ql-block">汪氏旧居位于梅城古镇三星街29-31号,清中晚期民居,为二层传统木结构。双轴线多合院组合建筑,座南朝北。东轴为二进二院,前照墙居中设砖细门头石库门;西轴线为三进四院,前照墙居中设石库门。此宅为严州大户旺氏故居。</p> <p class="ql-block">梅城古镇曾是文脉繁盛之乡,山水之间皆有盛唐诗文的烙印,这里也是三江漕运重地,留有南宋繁华的写真。这座诗意的小城,几经风流直到如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