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于1950年,前身是忻县专属司法科,法院审判办公楼现坐落于忻州市忻府区和平西街66号。现有内设机构22个,派驻机构1个,党内机构1个,下属事业单位3个。下辖忻府区、原平市、定襄县、五台县、代县、繁峙县、宁武县、静乐县、神池县、五寨县、岢岚县、河曲县、保德县、偏关县14个基层法院,32个人民法庭。全市法院现有在编人员936人(法官509人),其中中院170人(法官76人)。中院正式在编人员中,本科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98.4%,其中硕士8人。</p> <p class="ql-block">法院简介</p><p class="ql-block">1950年10月19日,山西省人民法院忻县分院正式成立,其前身忻县专员公署司法科随之撤销。1955年2月,山西省人民法院忻县分院撤销。同年,山西省忻县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成立。1958年,忻县、雁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合并为山西省晋北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驻地大同市东门外。1961年,忻县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恢复,驻地忻县草市巷南北大街。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两级法院普遍成立了“文革”小组,取代了法院党组和审判委员会对法院工作的领导。1969年10月28日,忻县地区革命委员会保卫组成立,内设审判办公室,行使人民法院审判职能。1973年,军管会、保卫组被撤销,恢复忻县地区中级人民法院。1983年9月20日,忻县地区改为忻州地区,忻县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随之改为忻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2001年,忻州地区撤地设市后,忻州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撤销,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对忻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接受忻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其主要职责是:(一)依法审判法律规定由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和其认为应当由自己审判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一审案件。(二)依法审判法律规定由市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刑事、民事、行政等第二审案件。(三)受理全市人民法院生效裁判的各类申诉和再审申请,对其中确有错误的,提审或指令基层人民法院再审。审理省高级人民法院指令再审的各类案件。(四)依法审判由市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的抗诉案件。(五)依法对基层人民法院行使指定管辖权。(六)监督基层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七)依法行使司法执行权和司法决定权。(八)依法决定国家赔偿。(九)统一管理和协调全市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十)组织、指导基层人民法院办理司法协助事项,开展同外国司法界、国际组织之间的司法交流活动。(十一)对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草案提出意见;针对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司法建议。(十二)对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组织专业培训;指导基层人民法院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教育培训工作;按照权限管理法官、退休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协助市主管部门管理全市人民法院机关的机构编制工作。(十三)管理全市人民法院的有关经费和物资装备。(十四)领导全市人民法院的监察工作。(十五)负责和指导全市法院的司法技术鉴定工作。(十六)在审判工作中宣传法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宪法、法律。(十七)负责市中级人民法院机关及机关职责内的安全工作。(十八)承办其他应由市中级人民法院负责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机构设置</p><p class="ql-block">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现设有22个内设机构:立案庭、刑事审判一庭、刑事审判二庭、刑事审判三庭(少年审判庭)、民事审判一庭、民事审判二庭、民事审判三庭、行政审判庭、赔偿委员会办公室、审判监督庭、执行局、办公室、政治部、书记员办公室、司法警察支队、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研究室、信访办公室、案件评查办公室、审判委员会办公室、新闻宣传处、信息技术处。1个派驻机构:纪检组。1个党内机构:机关党委。3个下属事业单位:信息中心、证据技术中心、法官培训中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法院建设</p><p class="ql-block">多年来,忻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效监督,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这个目标,牢牢把握“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这条主线,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2008年以来,全市法院年均审执结各类案件15000余件,其中中院年均办案2500余件。坚持“政治建院、从严治院、质量立院、制度管院、廉洁办院、和谐兴院、基础强院”的建院方针,大力推进“抓好一条主线、加强三项建设、突出三个重点、搞好八项活动、提升六种能力、实现四个满意”的“133864”工作思路;不断完善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评查、工作绩效考核“三位一体”管理模式,努力倡导“一院一品”法院文化建设,开展了“百件精品案件评选、百名法官下基层、百名干部下访回访息访”为主要内容的“三百活动”以及“审判管理创新年”、“基础建设促进年”、“司法能力提高年”等一系列创建活动;法院班子和干警队伍的精神面貌、整体素质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院多项工作受到中政委、最高法院、省政法委和省高院表彰。2012年11月,总建筑面积25898.4平方米的中院新建综合审判大楼正式启用,7个基层法院新建审判法庭相继投入使用,5个基层法院已经开工建设,忻州两级法院科学发展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一)法庭概况</p><p class="ql-block">法庭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是法官依照三大诉讼法确定的程序进行审判活动之场所。在这里,法官适用刑事法律对犯罪分子判处刑罚,实现“惩罚犯罪,保护人民”刑法宗旨;法官适用各类民事、行政实体法来裁断纠纷、化解矛盾,实现定分止争,促进和谐安宁。法庭是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当事人共同进行诉讼活动的法律场所。工作人员为我们依次介绍了法院的等级设置、审判席、被告席、公诉人等的概念以及法庭审判的步骤。看着悬挂在上的国徽,庄严肃穆气息扑面而来,这是我们第一次在书本之外零距离感受法律的威严和神圣。</p> <p class="ql-block">(二)答疑解惑</p><p class="ql-block">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我们移步法庭,姐姐为我们解答了四个方面的问题,我们收获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1.法庭的人员及座位布局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听取了法官对于法庭布局和功能的介绍。法庭是法院的核心,它不仅是审判的场所,更是公正和法律的象征。在这里,所有的人都被平等对待,无论他们的身份、地位或财富如何。我们深感法官这一职业的神圣与责任,他们不仅需要深入理解法律,更需要以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2.法院的日常工作(1)审理案件:法院负责审理各种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依法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审判程序要严谨公正,尊重当事人权利,保证公开、公正、公平。(2)执行裁判:对于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法院应按照规定及时执行,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执行效果。(3)司法辅助:法院还可以提供调解、仲裁等司法辅助服务,帮助当事人解决纠纷,促进社会和谐。(4)法律宣传:法院应当积极开展法律宣传工作,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和知识水平,推动法律文明建设。(5)院内管理:法院内部的管理也是法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员管理、预算管理、档案管理、保密管理等。</p><p class="ql-block">3.公众舆论对法官在司法判决中造成的影响书记员姐姐告诉我们,公众舆论对司法判决的影响要看具体案件的性质。法律本就是公正的,如果遇到一些本不懂法律的人按照自己的猜测和想法在网络上发表言论,法院的工作人员并不会理睬。但如果是遇到符合当事人合情合法的诉求的相关言论,法院也会有选择性地采纳,以保证最后案件的判决公正合理。</p> <p class="ql-block">4.授权委托书和中级人民法院送达地址确认书授权委托书,又称代理证书。它是由被代理人制作的,证明代理人之代理权并表明其权限范围的证书。授权委托书只存在于委托代理中,在法定代理中,不存在授权委托书。在实际生活中,介绍信也被作为授权委托书使用,司法实践承认其法律效力。授权委托书具有单独的证明力。实践中,代理人实施代理行为,只需出具授权委托书,即可表明其代理权的存在。授权委托书的各种事项应记载明确,委托书授权不明的,应作出不利于被代理人的解释。</p> <p class="ql-block">送达是指法院或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书交付给当事人及其它诉讼参与人的诉讼行为,目的是规范诉讼文书在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传递为内容,由一系列的法律原则和具体制度所组成。</p> <p class="ql-block">(三)特色制度——诉前联调</p><p class="ql-block">诉前联调是一种在法院诉讼立案前,由相关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调解员等先行调解的非诉活动。这种机制旨在提高纠纷化解效率,减轻当事人负担,节约司法资源,促进社会和谐。诉前联调具有快捷、不收费用的特点,相对于诉讼而言,是一种更加灵活和高效的纠纷解决方式。</p> <p class="ql-block">在诉前联调机制中,法院立案工作人员会对属于法院管辖范围的案件进行审查甄别,对于能够当场调解的案件,引导当事人到诉前联调工作室进行调解。如果当场调解不成功,法院会引导当事人选择基层综治信访维稳中心或者其他调解组织进行调解。对于当事人不愿调解的情况,则按照立案程序办理立案手续。</p> <p class="ql-block">这次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尊重法律,加深了我们对法治的理解和认同,提高我们对法治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我们也掌握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包括了解法律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学会运用法律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努力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树立法治思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让法治的种子在心中发芽滋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