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慈善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 谁见过如此受人尊敬的人民教师,虽退休在家20多年,却仍旧让那些她曾教过的一届届学生念念不忘,每一次同学聚会,学生们都要把他们敬爱的老师请到主位上,像众星捧月般簇拥在老师的周围。而这些学生早已不是当年在校时的少男少女,年龄均已扔下70奔80啦,但他们却一直像热爱自己母亲那样热爱着他们的老师!这个在学生中能得到如此爱戴的老师不是别人,她就是我的姑妈——黄雅琴。</p> <p class="ql-block"> 我常常在想,面容清秀满头银发和蔼可亲的姑妈,退休这么多年,何以在她的学生中有着这么高的威望,频频宴请都难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感念之情?渐渐地,我从姑妈那慈祥恳切的目光里,与人交谈时总是以和颜悦色的语气中找到了答案——自从姑妈1962年开始从事教育工作,先是在榆树屯中学教俄语,后调到昂昂溪十一中学教数学,几十年来,面对讲台下那一个个求知欲渴的目光,她始终以慈母般的胸怀关爱着她的学生,不管那一届的学生都爱听姑妈讲课,因为慈眉善目的姑妈,教授的每一道数学题都是那么认真,那么言简意赅,听不懂就耐心地反复讲诉,直到弄懂为止。姑妈是怎么想的——只要这些孩子都能如愿考上大学,她甘愿做“人梯”,她渴望“桃李满天下”。如今她老人家实现了梦想,真正获得了桃李满天!</p> <p class="ql-block"> 应该说,心地善良的姑妈确实有颗菩萨心肠。这不仅体现在她教的一届届学生身上,更把爱撒在了整个黄氏家族身上。</p><p class="ql-block"> 这么多年来,姑妈把许多精力都用在诸多亲戚身上,除家住富区的她的两个老哥哥和老姐姐的家常去探望外,身边那么多的晚辈,又有谁没有得到过姑妈的照顾?!记得那年眼瞅着要到冬天了,姑妈想到了家住市里身患重病不能自理的她的小外甥,特意做了一条棉裤让女儿小红专程送到她的外甥家里。只因她心里惦记着这个早早离开人世的二姐丢下的唯一亲骨肉~如今这个表弟也离开了我们。</p> <p class="ql-block">至于在社会上,姑妈也做出许多令人称道的善举。1998年嫩江发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地势低洼的昂昂溪随时有被洪水吞没的危险。一旦水漫昂昂溪,不仅全城人会受到伤害,滨洲铁路停靠在昂昂溪火车站的国际列车也将受到严重影响!连当时日理万机的李鹏总理都专程赶到昂昂溪大堤上视察。人民子弟兵冒着狂风暴雨在大堤上昼夜抗洪,官兵们拼尽了全力,可洪水还在不停的往上涨!望着那些穿着迷彩服的人民子弟兵扛着沙袋在堤坝上泥里滚水里钻,情景十分严峻,牵动民心,当地老百姓不顾危险自发前去支援慰问~姑妈便是积极参与其中之一的人!在中央领导的直接率领下终于战胜了洪水赢得一方平安!</p> <p class="ql-block"> 如今,那临街的宽敞明亮的楼房里姑妈一个人居住,每天儿女们都有陪伴。</p><p class="ql-block">我的老姑父已于三年前因病医治无效离开了姑妈,生前我的老姑父郑德万曾任昂昂溪区教委主任。多好的一个人哪,与姑妈结婚这么多年,两人相敬如宾从没红过脸,竟说走就走了,抛下姑妈一个人独守在足有一百多米偌大的楼房里!但已年逾八旬的姑妈并不感到孤独——有女儿女婿在,有儿子儿媳在,有她可爱的孙子外孙每天都去看望,还有那么多的侄男外女经常去探望她老人家。特别是有那么多热爱她的学生总想念着她,每每聚会都不忘邀请他们的老师!她一点都不感到孤单。在儿女们的无微不至的精心照顾下,生活非常安逸,充实,知足,开心!有时候老姑还在女儿小红的陪同下,沿齐泰公路往返步行一万步。愿老姑健康长寿一生平安!</p> <p class="ql-block"> 本文作者:黄胜利</p><p class="ql-block"> 整理于:2024.1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