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整装待发。</p> <p class="ql-block">铺头门口打个卡,2月4日(年初七)9点30分,从石鼓上高速,直奔西双版纳。</p> <p class="ql-block">广西段铁山服务区。</p> <p class="ql-block">有热水冲凉。广西的高速最靓,服务区最贴心。</p> <p class="ql-block">还免费提供姜糖水</p> <p class="ql-block">5号(初八),当天840公里,于8:00左右,到达西双版纳,与德庆大炮,顺德关老师,佛山万里汇合。</p> <p class="ql-block">星光夜市</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星光夜市位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告庄西双景景区内,靠近大金塔,是西双版纳新兴的夜市之一,也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 <p class="ql-block"> 氛围独特:地处告庄西双景,依澜沧江,与大金塔相映成趣,油纸伞与泰式灯笼交织,上万只彩灯齐亮,营造出浓郁的东南亚风情和梦幻般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商品丰富:汇聚了各类手工艺品、民族服饰、珠宝特产等,如傣族手工艺品、泰国香薰、老挝木雕等,还有傣家造纸品、菩提叶雕等特色商品,应有尽有。</p><p class="ql-block">- 美食众多:云集了傣家凉拌、烧烤、东南亚点心饮品等,如傣味烧烤、竹筒饭、舂鸡脚、香茅草烤鱼等地道美食,同时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吃,价格亲民。</p><p class="ql-block">- 文化多元:有常态化演出与众多节庆民俗活动,如文化艺术节、泼水节活动等,还有花车巡游、夜游表演、舞台秀、篝火晚会等特色项目,可深度体验当地民俗文化</p> <p class="ql-block">- 交通便利:从西双版纳市区乘坐公交或打车均可到达,距离市区约3公里。</p><p class="ql-block">- 标识清晰:夜市内的标识系统清晰,方便游客找到各个区域和摊位。</p><p class="ql-block">- 停车方便:设有充足的停车位,方便自驾游客前来。</p><p class="ql-block">- 管理完善:设有游客与商户管理中心,提供咨询、投诉、救援等一站式服务。</p> <p class="ql-block">景洪神秘谷澜沧江大桥</p><p class="ql-block">- 位置:位于国道G214线景洪南过境公路跨澜沧江处。</p><p class="ql-block">- 结构设计:为双塔双索面半漂浮体系斜拉桥,跨径组合为32米+85米+300米+85米+32米,主跨300米,桥面宽度39.1米,是目前云南省内最宽的混凝土悬浇箱梁结构大桥。</p><p class="ql-block">- 建设成果:2024年3月31日成功合龙,缩短了澜沧江两岸车程,对景洪市南部路网效能发挥和片区开发意义重大。</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是一个几乎全民信仰南传佛教的地区。在这里,村村有寺院,人人信佛教。佛教在这里传播的近1800多年的历史当中,已经融入了当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按照中国佛教协会南传工作委员会讨论并决定,要恢复完善南传佛教辖区内各总佛寺建制的完整性,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特将告庄西双景内大金塔主体建筑及周围区域设为景洪市总佛寺,由海诚集团无偿捐赠给景洪市佛教协会,并名为景洪市大金塔寺,由景洪市佛教协会会长祜巴罕听担任住持。</p><p class="ql-block">景洪市大金塔寺地处距今1300多年的古佛寺洼庄德旧址,是景洪市中心寺院,主管整个景洪二百零五个寺院,是传播南传佛教文化的圣地。</p><p class="ql-block">大金塔寺的主体,是一座泰式风格大佛塔。佛塔塔身高66.6米,寓意一江连六国。围绕着大塔的四个实心小塔,分别代表另外四景:景栋(缅甸)、景莱(泰国清莱)、景迈(泰国清迈)、景铜(老挝琅勃拉邦)。</p><p class="ql-block">大塔一层为佛堂、禅堂、教室、阅览室、斋堂、寺院办公室等功能性区域,大塔二层修建庄严大殿供信众朝圣,大塔顶层修建佛舍利塔,供奉佛陀舍利。寺院内部除供奉佛陀造像,也将供奉佛陀的圣弟子们的造像。寺院广场两边分别修建寺院的界堂与僧舍。</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勐海县勐混镇曼掌村</p><p class="ql-block">- 基本概况:隶属于勐混镇曼国村委会,地处坝区,海拔1200米,年平均气温17.6℃,年降水量1329.6毫米,农民收入主要以粮、糖、茶、麻为主。</p><p class="ql-block">- 自然资源:国土面积903亩,有耕地312.5亩,人均耕地2.72亩,林地458亩,还有水面面积3亩,其中养殖面积3亩。</p><p class="ql-block">- 基础设施: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路、电视、电话四通,到镇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沙石路,村内主干道未硬化。</p> <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距国门800米,距220号界碑100米,距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小勐拉3公里,距离打洛镇政府2.6公里,距勐海县城78公里。</p><p class="ql-block">- 民族构成:是典型的傣族传统村寨,毗邻缅甸,居住有少量缅甸掸族人,有“边陲傣寨”“中缅国门第一寨”的美称。</p><p class="ql-block">- 旅游发展:2021年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依托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边疆红色旅游、生态自然风光村寨旅游、农业休闲旅游、红色教育旅游等特色线路。</p> <p class="ql-block">西双版纳总佛寺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坝吉路18号,是南传佛教传入西双版纳之后修建的第一座寺庙,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总佛寺始建于公元615年,相传由两位前来西双版纳弘法的缅甸僧人主持兴建,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p><p class="ql-block">- 解放以前,它是西双版纳地区最高统治者“召片领”及其土司头人拜佛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风格独特:以金色为主色调,建筑大气雄伟,屋顶呈坡面状,层层叠叠,翘起的屋檐犹如燕尾,充满东南亚风情。</p><p class="ql-block">- 雕刻精美:梁柱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栩栩如生的大象、姿态婀娜的傣族少女等,展现出傣族人民的高超技艺和对佛教的虔诚敬意。</p><p class="ql-block">- 主要建筑:有维罕大殿、佛学院教学楼、僧舍“哄暖”和在建未竣的“波苏”等。维罕大殿是傣族传统工艺与现代建筑文化的完美结合,规模宏大、金碧辉煌。</p> <p class="ql-block">- 地位尊崇:作为西双版纳佛教信徒的朝圣中心,每天都有众多信徒前来朝拜、诵经、礼佛,香火旺盛,在整个东南亚上座部佛教信徒中享有盛誉。</p><p class="ql-block">- 文化传承:院楼北墙前筑有供坛,供有数尊佛像,墙壁上绘有《佛本生经》,向人们讲述着佛教的故事和教义,对于研究南传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般若佛塔历史简介</p><p class="ql-block">公元前3世纪,孔雀王朝(Maurya)第三代王无忧王统一印度的绝大部分地区,成为印度史上最大的帝国。无忧王笃信佛法,广施僧众,派出九个弘法使团到国内外各地去传播佛法。其中的第八使团到了金地,即下缅甸和泰国中南都。后来,佛教又传播到整个缅甸、泰国、東埔寨、寮国等东南亚国家。西元7世纪,佛教传入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的傣族、布朗族等地区,并一直流传到今天。</p><p class="ql-block">公元833年(傣历295年),前来西双版纳弘法的帕马哈阿难达长老率领僧团,在召蓬玛拉扎王的护持下,与曼真村的帕亚整、曼英村的帕亚巴兰玛善及曼庄些村的巴兰玛蓬翁仔带领的各村村民,兴建了般若佛塔。该塔塔心深122时(约8.5深),传说供奉着2根佛陀的头发。</p><p class="ql-block">召西利书昙玛王时期(傣历990年-1006年,公元1628年-1644年),对般若佛塔进行重建,挖开原来的塔基,在塔心安放4颗佛舍利。</p><p class="ql-block">刀正综(召苏宛纳)王时期(傣历1196年-1226年,公元1834年-1864年),对般若佛塔理行第三次重修。</p><p class="ql-block">刀世勋(召孟罕渤)王时期(傣历1309年-1315年,公元1947年-1953年),于西元1995年(傣历1357年8月初15日)。对般若佛塔进行第四次重修。</p><p class="ql-block">泰历1376年,公元2014年8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西双版纳景洪市政协副主席、景洪市佛教协会会长都罕听长老发起对般若佛塔进行第五次重修。</p><p class="ql-block">般若佛塔作为西双版纳地区较为古老且有名的佛塔之一,如今由景洪市嘎洒镇信团及四方善信护持。长期有僧侣于此学修。欢迎四方善信前来共站法喜,萨度!萨度!萨度!</p> <p class="ql-block">往打洛口岸路上</p> <p class="ql-block">打洛口岸是中国云南省重要的边境口岸之一,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西南部,与缅甸掸邦东部第四特区毗邻。</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1991年8月被批准为省级对外开放口岸,2007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2020年通过国家口岸办对外开放验收。</p> <p class="ql-block">- 交通状况:320省道贯穿而过,是连接口岸与内地的重要交通干线,此外,正在规划和建设中的中老泰铁路延长线有望延伸至打洛口岸,将进一步提升其交通便利性。</p><p class="ql-block">- 查验设施:查验区域达4776平方米,设有货检办公室、仓库、熏蒸库、辅助用房等,还配备了出入智能卡口系统、大型货物检查设备、辐射探测门等先进设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经济贸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进出口货运:2019年1月至11月,进出口货运量115.82万吨,同比增长177.8%;进出口货值2.94亿美元,同比增长143.3%。2023年1月至6月,进出口货运量累计达318347吨。</p><p class="ql-block">- 主要商品: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设备、化工产品、日用百货等,进口商品则以农产品、矿产品、木材等为主。</p> <p class="ql-block">从打洛口岸出来,半路遇上当地婚礼,主人热情邀请我们参加。</p> <p class="ql-block">- 迎亲:婚礼当天,男方迎亲队伍陪着新郎,敲象脚鼓、铓鼓,沿途鸣放鞭炮和鸟铳前往女方家。女方家门口铺花毯、摆供桌,桌上有鲜花和果酒,新郎新娘并排坐花毯前,请和尚念经,和尚用彩色丝线束在新人手腕以示祝福。之后男方进女方家要过几道关卡,包括付礼钱开门、登楼及找藏起来的新娘等。</p><p class="ql-block">- 拴线仪式:在竹楼堂屋摆小桌,放芭蕉叶做的圆锥形帽子、煮熟的雌雄鸡、男方给女方的礼物及糯米饭、红糖、芭蕉、盐巴、白线等。新郎新娘并排跪桌前,接受老人祝福和来宾祝贺。主婚人致贺词后,新郎新娘扯糯米饭在酒里蘸,点鸡、盐和白线等物三次,主婚人拿白线绕过新人肩搭在婚桌上,象征拴住“灵魂”,随后老人们也用白线拴在新人手腕上,祝福新人。</p> <p class="ql-block">- 宴席:拴线后,一只鸡给主婚人,另一只给小伙子们分吃,其余东西放新婚夫妇帐子边,三天后才能吃。接着宴请宾客,席上有生血加料血炖象征婚姻吉祥,新郎新娘向宾客敬酒,宾客会让新人回答问题或表演节目。</p><p class="ql-block">- 唱歌跳舞:婚礼少不了傣族歌手赞哈演唱,人们边吃边喝边听,精彩处会欢呼“水、水、水”。赞哈演唱后,宾客和新郎新娘在铓鼓和象脚鼓声中跳舞,通宵达旦</p> <p class="ql-block">景迈山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南边陲的普洱市澜沧县惠民乡,东邻西双版纳勐海县,西邻缅甸。</p> <p class="ql-block">- 地形与气候:海拔在1400-1600米之间,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分干湿两季,年平均气温18℃,年降水量1800毫米,没有严寒酷暑。</p><p class="ql-block">- 生物资源:区域内记录有原生种子植物共134科,524属,约1500种,有14种中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脊椎野生动物200种以上。</p> <p class="ql-block">- 民族聚居:主要由傣族为主的景迈村和布朗族为主的芒景村组成,两个民族在这里和谐共处,创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公元10世纪濮人后裔、布朗族先民迁徙到景迈山,开始发现、驯化、栽培古茶树,元末明初傣族进入澜沧来到景迈山,使茶叶种植规模逐步扩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特色景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景迈山古茶园:占地面积2.8万亩,实有茶树采摘面积1.2万亩,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年代最久远、面积最大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古茶山早在公元696年由布朗族的祖先濮人开始种植,至今已达2.8万亩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糯干古寨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景迈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傣族古村寨。</p> <p class="ql-block">- 悠久历史:已有上千年历史,曾经历整体搬迁,现址东侧留存着百余年前老寨的村落遗址。</p><p class="ql-block">- 民族文化:全寨面积4.2公顷,共有140户、576人,其中傣族568人,是傣族为主的自然村寨,保留着部分母系社会习俗,如结婚时男方到女方家,女人有休夫权利。</p><p class="ql-block">- 宗教信仰:居民大多信奉小乘佛教,每周会集体前往佛寺活动,糯岗佛寺是宗教活动及重大节庆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古寨以传统傣族干栏式民居建筑为主,底层为架空层,二层由前廊、堂屋、晒台等组成,屋顶标志性的黄牛角,尽显傣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 山水环绕:位于山间盆地,被茂密的古茶林环绕,西侧有溪流水塘,东侧有糯岗河绕村而过,依山傍水,景色优美。</p><p class="ql-block">- 古茶林:古寨周边有大量古茶林,居民多以种植茶叶为生,有茶园5275亩,茶叶总产量85300公斤。</p> <p class="ql-block">- 寨门:入口处有寨门,还有一块写着“糯干”二字的巨石。</p><p class="ql-block">- 寨心:位于古寨的中心,布置有象征寨子保护神的祭台,是举行祭寨神活动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佛寺:位于古寨北侧的全寨至高点,是村民们举行佛教仪式和重大节庆活动的地方,也是观赏古寨的绝佳位置,寺内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树。</p><p class="ql-block">- 观景台:位于古寨南侧,从佛寺对面的小路即可上去,能俯瞰整个古寨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翁基古寨位于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乡芒景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布朗族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 历史渊源:布朗族源于古老“百濮”族群,相传其先祖南迁时,见景迈山地势优越便定居于此,翁基古寨历史可追溯到商周时期。</p><p class="ql-block">- 民族文化:全寨现有89户居民,全部为布朗族,完整保留着布朗族原生态文化和历史传承,如布洛戈文化,布洛戈是布朗族村落的宗祠,也是历史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翁基古村里吃饭。</p> <p class="ql-block">- 古茶林环绕:翁基古寨被万亩古茶林环绕,有3133亩茶园,其中古茶树达900多亩,茶叶是重要支柱产业。</p><p class="ql-block">- 山川云雾:古寨位于景迈山高处,清晨漫山云雾缭绕,宛如避世村落,自然风光秀丽。</p><p class="ql-block">这棵是有700年历史的菩萨树。</p> <p class="ql-block">总行程轨迹图。</p> <p class="ql-block">我已经安全到家了(2月10日18:00)。西双版纳之旅圆满结束。感谢CCTV,让我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感谢DL,每一次的长途,都不离不弃;感谢群友,你们的问候,是最美的祝福;感谢家人,你们是我强大的后盾,我给你财富,你给我自由;感谢三位摩友,我们团结合作,让这个旅程充满欢声笑语。我们在珠街服务区分路,关老师要回顺德,900公里;万里要回佛山,1000公里;大炮要回德庆,790公里;我要回化州,750公里。我们都一天干完,耐力杠杠的。期待暑假的东北内蒙之旅再一次组合。</p> <p class="ql-block">去程两天:640公里+840公里,回程两天半:半天从景迈山出来上高速,到那柯里扎营,9号从那柯里到珠街服务区610公里,10号珠街服务区到家750公里。</p> <p class="ql-block">大家的支出相差不大,这是我个人明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