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洲粑粑

童彤拾穗

<p class="ql-block">喜洲古镇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8公里处,东临洱海,西枕苍山,是白族聚居的城镇,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从布局上看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及“四合五天井”的白族庭院格局。民居雕梁画栋、斗拱重叠、翘角飞檐、门楼、照壁、山墙的彩画装饰艺术绚丽多姿,充分体现了白族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喜洲破酥粑粑,是一种色、香、味俱佳的面麦烧饼,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以其独特的“破酥”技法而闻名,这种技法使得粑粑外皮酥脆,内里松软,口感极佳。‌</p><p class="ql-block">喜洲粑粑分为甜、咸两种口味。甜味粑粑通常夹有玫瑰糖、豆沙、红糖等馅料,而咸味粑粑则夹有鲜肉、葱花等。</p><p class="ql-block">嗯,还是鲜肉葱花的香!</p><p class="ql-block">喜洲粑粑不仅是大理白族的传统风味面点,也是大理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制时皆用上下两层炭火,上层炭火为猛火,下层炭火为文火,在做好的面胚上刷上猪油之后入锅烘焙,在烤制过程中繁复刷几次油脂,烤香直至烤酥且层次分明,宛若苍山十九峰十八溪,实为美色可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来到大理,不妨坐在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的白族民居院落里,吃一块中国烧饼之“大理分饼”——喜洲粑粑,就着一盅罐罐烤茶,看苍山静定,听洱海绵绵,这便是对于风花雪月最真切的体验。</p><p class="ql-block">揉面的婆婆,掌心里藏着一部茶马旧事, 面团在她手中飞舞起落,好似洱海的浪轻拍岸。 红糖历练成凝固的黄昏,葱绿的葱花掐碎了初春的颜色。咸与甜在油酥里交织,叠成百年的年轮。 </p><p class="ql-block">一掰,酥脆声惊动檐角的风铃,碎屑如雪,扑扑簌簌落在扎染蓝的裙边。</p><p class="ql-block">嗯,不需酒,已经香迷糊了!哈哈!</p> <p class="ql-block">喜洲粑粑,成就“酥脆千层,甜咸入魂”的舌尖风物。这是揉进风花雪月的人间烟火,是茶马古道驮来的时光切片。</p><p class="ql-block">当炭火舔舐着老陶炉,面皮在铁鏊上舒展成一轮满月,清幽的麦香裹着晨雾,从青石板路漫漫飘向稻田尽头。</p><p class="ql-block">红玫瑰糖在高温里融化,渐渐渗入酥皮的褶皱,浓情蜜意如苍山雪水,悄然漫过舌尖,不经意间惊醒了沉睡的味蕾。</p> <p class="ql-block">美食,是一种闲情。人们吃的不仅是时间的滋味,更是对生活的期许和用心。一座美食之城,处处藏着人心对食物的在意和精细。反过来,美食亦不断去抚平人们的焦虑和孤意,让其于一日三餐中保持内心的充盈。这,是生活在美食之城的人们的幸运。</p> <p class="ql-block">破晓的市集,炉火正旺,烤肉在鏊上烙出焦糖色的韵脚, 蒸汽朦胧了白族姑娘的银饰叮当。 游人的相机装不下这香气, 只好装一盒在街上让香气四溢,夹进泛黄的明信片, </p><p class="ql-block">寄给迢迢之外的乡愁。</p> <p class="ql-block">喜洲烤肉需要端着盘子在古老的街道上吃才有味道,炭香伴随着脚下的青石板小路,转弯处才能品尝出人生。</p> <p class="ql-block">喜洲古镇保留了下来一段古朴的时光,遇见的时候我们也许正跟严大人擦肩而过……</p> <p class="ql-block">喜洲镇中心——四方街,是由店铺围成的小广场。这里竖着一座石坊,这就是近年来修建的“文明坊”,这个地方原来的石坊叫“题名坊”,是明代镇上出了几位进士之后建的,那时候凡是在科举中取得功名的村民都可以把名字刻上。</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喜洲镇是南诏的军事重镇,文化比较发达,曾为国家输出了许多社会各界的知名人士。过去喜洲的工商业也比较发达,曾是云南的商贸中心之一。</p> <p class="ql-block">严家大院精准地体现了白族民居的特点,如“一进四重院”、“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等。这座大院因其典型白族民居古建筑及名人故居的双重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严家大院不仅从整体上看起来保存完好,体现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建筑才能,从细节上看,每一个雕刻,每一个衔接,都是那么的自然生动,栩栩如生。严家大院就是白族民居建筑文化的缩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块土地上孕育了一位少数民族的商业奇才,“白族商帮”领军人物严子珍,喜洲商帮“永昌祥”商号创办人。严家院由自北而南的两院“三坊一照壁”、两院“四合五天井”二层楼房和一院独立的三层西式楼房共五院组成。楼上楼下都有回廊,可以通达所有房间。后一院为花园式别墅,周筑围墙,西北侧留有一门道通向第四院。</p> <p class="ql-block">喜洲稻田小火车也是惊艳了时光,碾碎蝉鸣, 碾过大宅飞翘的檐角, 碾过锈蚀的指南针,最终停泊在某粒稻谷上。 稻穗向南俯身,沉甸甸丈量着南诏国的铜镜到游客手机屏幕的距离,感叹那只不过是一阵风穿过青瓦。</p> <p class="ql-block">小火车,用铁轨切割了青翠画布,用蒸汽晕染了苍山轮廓,将严家大院的百年往事、周城扎染的经纬脉络,都织进眼中。稻田为砚,火车为笔,用风写给那些在机械齿轮与自然节律间徘徊的都市灵魂,用云画出每个人心中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小火车穿过了时空褶皱,铁轨搁浅在稻田里,哐当哐当的叹息惊起一滩白鹭,车窗闪过马帮的响铃,扎染坊的蓝红交织着烤粑粑的焦糖色,一股脑儿泼进旅人举起的相机中。</p> <p class="ql-block">时光的痕迹印在古老的角落,斑驳了记忆,化解了一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