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实验小学 五(2)班第二小队 假期活动——有趣的汉字

宁宁

<p class="ql-block">金舞狂蛇迎新岁,福气盈门喜事临。许昌实验小学五(2)班第二小队的队员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迎接2025新年的到来。他们通过探究发现了中国汉字发展的有趣之处并用文字和手抄报的方式记录了下来——在人类活动的早期阶段,各地的壁画是最早记录方式。这些壁画记录了一些信息,后来逐渐抽象和简化,形成了大家默认的比较统一的画法,从而演变出了最早的象形文字。</p> <p class="ql-block">汉字演变是中华文化发展的缩影,从甲骨文到楷书,字形由繁到简,丰富了汉字表现力,促进了文化交流与融合。</p> <p class="ql-block">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其字形、字义不断丰富和深化,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中国汉字的发展由抽象到形象再到实用。为了探究有趣的中国汉字,五(2)班第二小队的同学们,利用寒假通过网络科技等多种形式来探究中国文字的发展,最终并以手抄报的形式进行展现。</p> <p class="ql-block">金文,是指汉字的一种书体名称,指的是铸造在殷商与周朝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丞相李斯在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形成了小篆,并推广为官方文字。小篆的笔画简化,字形以长方形为主,分布均匀,结构对称,具有高度的符号性和艺术性。</p> <p class="ql-block">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一说战国时期),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不可小觑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p> <p class="ql-block">楷书,汉字的一种字体,也叫楷体、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书中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端正,就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p> <p class="ql-block">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以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而楷书是文字符号,实用性高且见功夫;相比较而言,草书则是艺术性高,但是实用性显得相对不足。</p> <p class="ql-block">‌民族间的交流工具‌汉字在演变过程中成为了中国各民族之间交流和融合的重要工具,不同民族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借鉴和吸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