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是一座有着超过1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池,它保留了唐宋时期的自然风貌,如“枕三台,襟两河”以及以“河为城,以桥为门”的筑城形制,街道格局为“九街十三巷”。漳州古城的特色可以用“唐宋古城、明清街区、民国风貌、闽南韵味、侨台同辉”来概括。</p> <p class="ql-block">“枕三台”指的是漳州古城的地理位置,三台是指芝山上的日华峰、万松峰和禅月峰,如同古城的靠枕,为古城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和依托。“襟两河”是指古城的两条主要河流,西溪和北溪,这两条河流环绕古城,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水系,为古城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枕三台,襟两河”使得古城的建筑布局与周围的山水环境相得益彰,形成了前后左右周全的风水宝地,使得漳州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繁荣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漳州府文庙,又称孔庙,是古代祭祀孔子和进行儒家教育的场所,漳州孔庙是中国四大孔庙之一,始建于北宋庆历四年,屡经兴废,见证了中华传统文化在漳州源远流长,成为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代表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德配天地”与“道冠古今”这两座古牌坊耸立在文庙的大门前,它无声的告诉世人,当年孔庙的庄严与神圣地位。</p> <p class="ql-block">穿过牌坊便是文庙的核心区域,一尊站立在广场中央的高大铜像映入眼帘,面容慈祥,双目炯炯有神,充滿着儒家的关怀,这正是被尊称为“圣人”的孔子。铜像背后是大成殿,大成殿内横梁正中高挂着“万世师表”牌匾,正中供奉着孔子的坐像。漳州文庙九百多年来香火旺盛,历史上朱熹、郑成功、黄道周都曾到此祭祀孔子,也是漳州文化发展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文庙高大的砖红色围墙,气势恢宏,庄重典雅,在这里能收获潮州版的宫廷红墻美照。</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倚靠在古色古香的红墙下,感受那份属于古城的温馨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颇具闽南特色的红砖古厝,雕梁画栋,飞燕入脊,闽南的古建筑,用榫不用钉,但在檐板上是一定要用钉的,因为“钉”同“丁”,用钉有“人丁兴旺”之意。用在檐板上的钉一定不能钉平了,要留一个头,寓意“出丁发财”。老祖宗的民风民俗,聪明智慧,无不让今人抚额赞叹,自愧不如。</p> <p class="ql-block">古城街口的片仔癀博物馆内有漳州三宝:八宝印泥、水仙花和片仔癀。</p> <p class="ql-block">“一两黄金,一两泥”的八宝印泥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印泥,以其冬不凝固,夏不吐油,入水经火永不褪色的特点而闻名。它由珍珠、玛瑙、金箔等8种珍贵原料制成,曾是古代的贡品,深受文人墨士的喜爱。八宝印泥的制作工艺在清康熙十一年由魏长安创立,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漳州古城香港路上最吸人眼球的是两座古老的石牌坊,一座叫“尚书探花坊”,一座叫“三世宰贰坊”,漳州人习惯称它们为“文牌坊”。两者体式相仿,规模相近,面宽约8米,高约11米,都是三间五层十二柱,跨街矗立,十分雄伟壮观。它们均用青白石相间建造,石头上面刻着许多人物、花卉、鸟兽和各种图案,雕镂十分精致,楼顶都置有一龙衔顶,双龙盘边,云气托底的竖匾,上书“恩荣”二字,都是表彰科场登第的文士。两座牌坊代表了漳州传统石雕艺术最高水平,成为了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尚书探花坊”,是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为林士章所立。林士章是漳浦乌石人,明朝嘉靖年间考中进士第三名,即探花,后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正面牌匾刻“尚书”二字,为其官职;背面刻“探花”二字,为其科名。</p> <p class="ql-block">离探花坊不到30米远,这座古牌坊名为“三世宰贰坊”。是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蒋孟育及其父亲蒋玉山、祖父蒋相而立的。蒋孟育于明万历十七年考中进士,后历任国子监祭酒、南吏部右侍郎等职。蒋家孙祖三代都有才华、有地位,正面牌匾刻“三世宰贰”,意为三代出了两位高官;背面刻“两京扬历”,意为在朝为官时间长、名气大。</p> <p class="ql-block">古城出售漳州明信片的窗口,一处处镌刻着漳州印记的景观,在明信片上定格为最美的瞬间。对本地人来说,明信片是老的记忆,而对我们来说,明信片是发现美的惊喜,一边红色的邮筒将把这份惊喜传递给更多的人。</p> <p class="ql-block">华灯初上,池中倒映着五光十色的灯火,与古街商铺的万家灯火相映成辉,将古城的夜晚装点的温馨神秘。</p> <p class="ql-block">在古城的一家餐馆的橱窗里,让我惊艳的一幅剪瓷雕艺术作品。剪瓷雕是闽南地区一种地方传统手工技艺,它选取各种颜色鲜艳的彩瓷器,或利用残损价廉的彩瓷为材料,按需要剪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细小瓷片,再用它来贴雕人物、动物、花卉、山水,常用于装饰寺庙、仿古建筑、园林建筑等建筑物的屋脊、翘角、门楼、壁画,具有色彩鲜艳、造型生动、立体感强、久不褪色的特点,其精湛的雕刻技艺,不朽的艺术价值,是凝结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智慧和艺术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网红吸客的乌龙茶冰淇淋。</p> <p class="ql-block">一家《世界第一等》闽南语歌词的酒档,“一杯酒,两角钱,三不五时来逗阵”。</p> <p class="ql-block">垂柳随风轻轻摇曳,小桥倒影在夜幕中显得宁静又祥和,在灯火阑珊处,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久久不愿离去。</p> <p class="ql-block">辞别美丽的宝藏古城漳州,去汕头。</p> <p class="ql-block">汕头简称“汕”,别称鮀城,鮀岛。位于广东省东部,韩江三角洲南端,距离香港187海里,距离台湾高雄180海里,是著名的华侨之乡,素有“华南之要冲,粤东之门户”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潮汕地区与福建的文化风俗有着深厚的渊源,历史上曾多次被划归福建省管辖,潮汕人很多是从福建迁徙过来的,因此他们的语言、饮食和传统习惯都与闽南地区非常接近,而自从宋朝以后,潮汕隶属于岭南(广东)。分别七年多的汕头,吃完午餐,马上直奔小公园。</p> <p class="ql-block">小公园其实不是一个公园,而是汕头金平区内的一片老城区。1860年汕头开埠,拉开了汕头“百载商埠,楼船万国"的序幕,从此往来商船不歇,对外贸易繁盛。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是这片区域商业规模的鼎盛期,许多华侨纷纷回来投资工商业,并在老城修建大楼。1921年汕头在这里成立市政厅,小公园成了当之无愧的城市地标和文化标志,小公园以中山纪念亭为中心,仿巴黎街区放射状分布特征建造道路和骑楼,呈现浓浓的民国风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形成了国内独特而且少有的城市街区布局。</span></p> <p class="ql-block">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是高七层的百货大楼,它是汕头小公园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其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后与汕头市国营百货公司合并改名为百货大楼。</p> <p class="ql-block">走在小公园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骑楼建筑群,建筑风格中西合璧,每栋楼上面都有着精美的装饰和图案。</p> <p class="ql-block">街中央买水果的摊位也是那么文艺。</p> <p class="ql-block">由归侨和海外侨胞及本地乡亲集资创办的振源公司,是当年汕头百货“四大天王”之一,专请国民党元老于右任书写招牌。振源百货十分重视橱窗货样摆设,从细节上注重陈列艺术,由此还闹出过一个笑话。据说当时有一位华侨经过振源公司的橱窗前,发现橱窗中有一个花瓶,上面画的雨伞,晴天是合起来的,而雨天就会张开,他以为是件宝物,就把它买了下来。回到南洋后,却发觉花瓶上的雨伞下雨天不会张开了。再次回到汕头后,他特意到振源公司询问,才知道原来是有两个同款花瓶,一个雨伞张开,一个雨伞合起,店里为了应景,会根据天气变换摆放。</p> <p class="ql-block">偶尔发现一个小众但充满魅力的博物馆一一潮籍电影名人史迹馆,也被称为郑正秋、蔡楚生电影博物馆。在20世纪初这是一家叫集成发的绸布庄,也是当年蔡楚生的工作地。博物馆共有4层,馆内展示了郑正秋、蔡楚生、陈波尔等潮籍电影先驱的影像、照片和各种文献。</p> <p class="ql-block">广场附近有许多小吃店,我们去巷子深处的一家小店,买了橘饼、鸭脖糖、腐乳饼……。</p> <p class="ql-block">清晨,逛农贸市场,来汕头就是奔着吃去的,怎能错过这里的美食烟火气息。广东有一句老话叫做“食在广东,味在潮汕”。汕头的美食,因为选材精良,才能做出那么多美味佳肴,汕头人不会拿自己的名声去宰客。市场里生腌海鲜摊前有醉银蚶、醉泥幜、醉蟹……,各种海鲜熟鱼饭,这是潮汕人对鱼的一种特殊的感情,以鱼当饭。这些鱿鱼、黄鱼、鲳鱼、鯛鱼、虾都是熟的,是将活蹦乱跳的海鱼放入大锅中,用淡盐水腌起,然后煮熟再自然冷却。食材十分新鲜,买回就能吃,早餐配白粥,晚上佐酒。我们尝试着买了黄鱼、银鲳、虾……太鲜美了,还有那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粉粿,比港式茶餐厅的品种要多得多,生活在这里的人太幸福了。</p> <p class="ql-block">在广场豆花店吃了早餐,乘轮渡去礐石山。</p> <p class="ql-block">海滨长廊街景。</p> <p class="ql-block">每20分钟对开一班的广场至礐石轮渡航线,票价还如七年前只有一元,太便宜了。</p> <p class="ql-block">汕头是中国唯一一个拥有内海和外海的城市,左边比较宽广的水面是牛田洋,右边就是广袤的太平洋了。关于汕头还有一个传说,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玉皇大帝在上厕所时,腰带不小心掉下天界,变成一条巨大的鮀鱼,进入牛田洋兴风作浪,结果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用手一指,变成了一条巨石,一面靠山,一面临水,就是现在汕头的“汕”字。</p> <p class="ql-block">礐石风景名胜区与汕头老市区隔海相望。恰好处于韩江、榕江、练江三江交汇出海之处,这里原本是一座孤悬海上的岛屿,四面环水,遗世独立。后来,西南面一座桥梁横跨海面,与广东省道紧密相连,自此成为了半岛,与陆地紧密相拥。</p> <p class="ql-block">礐石风景区一一汕头的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一进入景区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这里保留了许多汕头开埠以来的西式建筑物,如原英国领事馆、原德国领事馆、基督教堂、海关、汇丰银行等。</p> <p class="ql-block">鸡冠峰顶的飘然亭,飞檐高翘,金黄色琉璃瓦盖顶,顶端装饰着一颗镶金光芒环射的橄榄球体,远观有飘然欲飞之态,故名飘然亭。它也是汕头八景之一“飘亭远眺”。</p> <p class="ql-block">上山索道。</p> <p class="ql-block">塔山景区位于景区中心,是景点最集中最典型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丫丫摘下帽子接飞泻而下的瀑布。</p> <p class="ql-block">七年前曾经在这棵三叉树下留影。</p> <p class="ql-block">回程我们选择了打车走大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