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1月,我们一同前往苏州博物馆西馆,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文化探索之旅。这座博物馆不仅展示了苏州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还通过现代建筑与传统艺术的完美结合,为游客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那独特的波浪形状屋顶,宛如水面泛起的涟漪,与苏州的水乡特色遥相呼应,引人驻足凝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还没进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外观造型新颖别致的如苏州丝绸飘带飘逸的文化艺术中心。建筑外墙采用六边形双层铝合金挂板,通过连续的几何叠加,既体现了苏州丝绸文化的柔美,又兼顾了遮光和节能效果。玻璃幕墙内部加入了金属丝,增强了建筑的现代感与通透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建筑外形如珍珠的半圆形结构,纹理似珍珠岩,整体呈新月形状。设计师保罗·安德鲁以“一颗珍珠、一段影壁、一座园林”为核心设计理念,将现代设计与古典元素相结合,营造出与苏州江南水乡园林氛围相契合的建筑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建筑造型与寓意——苏州文化艺术中心的整体建筑造型呈现出一幅水墨画的意境,顶部设计成波浪形,象征着苏州的水乡文化。建筑外墙采用玻璃幕墙,代表着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结合。其流线形态既体现了苏州传统园林美学,也表达了对未来发展的探索与创新。</span></p> <p class="ql-block">站在博物馆入口处,我穿着红色外套,在白色建筑背景下显得格外醒目。那一刻,我仿佛成为了这古今交融画卷中的一部分,准备踏入这座文化宝库,去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走进馆内,各种精美的工艺品和装饰品映入眼帘。展柜里陈列着许多小物件,扇子、摆件等,绿植的点缀让整个空间充满了生机。这些物件不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也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情趣。</p> <p class="ql-block">苏州博物馆西馆的地图布局清晰可见,为游客规划行程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各个展厅的位置以及参观路线等重要信息一目了然,方便我们更好地了解整个场馆的情况,也让我们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始这段文化之旅。</p> <p class="ql-block">在展厅中,我看到了一个半狮身的人面兽石像。它头戴王冠,身穿长袍,静静地站立着,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个石像不仅是艺术的结晶,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它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供游客拍照打卡的服饰</span></p> <p class="ql-block">馆内的墙上挂着一件精美的艺术品,那细腻的笔触和独特的风格,让人不禁驻足欣赏。这幅作品仿佛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世界,让我沉浸其中,感受着艺术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一幅巨大的山水画长卷展现在眼前,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画面,展现了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这幅画作仿佛是一扇通往古代的窗户,让我看到了古人眼中的自然之美,也让我领略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个精美的中国古代香炉艺术品吸引了我的目光。它造型独特,装饰华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这个香炉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一件艺术品,它承载着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是振馆之宝</span></p> <p class="ql-block">两套玉质双龙杯被精心地放置在黑色木质底座上展览。一套杯子通体洁白无瑕,另一套则带有浅黄色调。旁边的文字板介绍了陆子冈的生平,让我对这位古代工匠有了更深的了解,也让我更加敬佩他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孩子们正在互动式的古琴模型屏幕前玩耍,屏幕上显示着一排弦线和指法提示。这种互动式的展览方式不仅让孩子们对古琴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到了传统文化知识。</span></p> <p class="ql-block">一组精美的古代乐器模型展品整齐排列在展台上,包括琵琶、二胡等传统中国弦乐乐器以及鼓等打击乐器。解说牌介绍了它们的历史与制作工艺,这些乐器不仅是音乐的载体,更是文化的传承者。</p> <p class="ql-block">一幅古代服饰的照片墙展示了两件清朝时期的女性服装,一件绿色,另一件黑色,都绣满了精美的花纹图案。这些服饰不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技术水平,也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美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的一处留言区充满了温馨而富有创意的气息。墙上挂着许多写满祝福语或寄语的卡片,并配有一棵装饰树作为点缀。在这里,人们可以留下自己的感悟和祝福,也可以感受到其他游客的心声。</p> <p class="ql-block">苏州织造局的地图碑详细记载了该机构的历史和发展情况。这不仅是一块石碑,更是苏州纺织业发展的见证者,它让我们了解到苏州在古代纺织业中的重要地位。</p> <p class="ql-block">展柜内摆放着各种古代青铜器皿,这些青铜器皿不仅展示了古代的铸造技术,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每一件青铜器皿都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承载着无数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贝币(也是现在称之为人民币)的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是博物馆的振馆之宝——吴王夫差剑</span></p> <p class="ql-block">展室内陈列着各种古代陶瓷器皿,它们整齐地摆放在架子上,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这些陶瓷器皿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艺术的体现,它们见证了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发展历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结束,我在博物馆的外面留给影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雕塑名为“光洞”,由隈研吾设计,位于苏州博物馆西馆东广场。作品宽9.3米、长18.2米、景观最高处达5.6米,由底部水盘以及455块铝合金板分13层拼砌而成。其设计灵感来源于“瘦透漏皱”的太湖石,运用14种不同规格的手工铸铝合金板,将苏州传统园林文化中的“假山洞天”解构为平面的建筑材料,再以几何形式重新融合成立体空间。光线透过金属板上大小不一的孔洞,在洞穴式的空间内洒下瞬息万变的光斑,因而得名“光洞”。这件作品旨在加深在地文化认同、提高地方美育意识,同时优化狮山广场区域的国际化形象。</span></p> <p class="ql-block">我坐在长椅上,周围是充满艺术气息的环境。这里既有现代艺术雕塑作品,也有古代文化的展示,古今交融,让人感受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这个空间里,我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段文化探索之旅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苏州博物馆西馆的魅力。它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我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了解到了苏州的历史和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