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去漳州南靖云水谣看土楼。碧空云毯,一望无际,也许老天也知道了我们的行程,提前上演“云之梦幻”。</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原名长教,位于漳州市南靖县内,是一个5A景区。这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悠长的古道,百年老榕树,神奇的土楼,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电影《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取景。</p> <p class="ql-block">从元朝中期就开始建造的土楼,保存完好的就有53座,这些土楼姿态万千,据传,当初土楼被外国卫星发现,这些藏在深山的蝶形物体,只冒烟(炊烟),被误认为外星人在地球上的飞碟基地。</p> <p class="ql-block">和贵楼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2008年7月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和贵楼楼高5层,占地1547平方米,建筑面积3574平方米,是土楼王国最高大的方形土楼。“和贵楼”顾名思义为古训“和为贵”,这座因家庭和睦而得名的土楼,记载了一家人有过多达300多人口的鼎盛时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p> <p class="ql-block">过去这里是一片沼泽地,在建房选址时,选基是大事,长教简氏第13世简次屏是个读书人,看到这个地形像肚腰兜,就去请教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这是块风水宝地。但是要在沼泽上建楼,当地的乡亲都在嘲笑他。</p> <p class="ql-block">初建第一层时,因为负荷过重而下沉倒塌,但是简次屏一心要建楼,他请来上百个帮工,上山砍松木,用20厘米直径的200多根松木打桩铺垫,外墙用卵石砌一米多高的墙脚,底层夯土墙厚1.34米,往上逐层收缩10厘米,这座“沼泽浮楼”历时三年才建成,耗资一万五千两银子,在沼泽地上建造如此高大的土楼,堪称世界奇迹。游人在和贵楼的天井里用力一跳,地上的鹅卵石会像涟漪般震动,似乎跳在软软的蹦床上,而如果用长长的钢筋从软石缝向底下插入,可有五米多深,这种奇特的体验,让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和贵楼的一奇一一阴阳井。楼内有两口水井相距18米,左边一口水质清澈甜美,右边一口却混浊发黄。</p> <p class="ql-block">不远处的阴井,水质混浊,只能用作消防用水。</p> <p class="ql-block">一边的土房,画家们用手中的画笔,在一块块最原生态的树木片上,画着土楼、榕树、水车、山水美景。</p> <p class="ql-block">和贵楼一边的甘庶地,5元一瓶的甘庶汁十分甘甜解渴。</p> <p class="ql-block">云水谣古道,1358年,有位贤德之人简德润率乡亲们沿长教溪建了2公里古道,后延伸至10公里。这条古道又名古幽道,曾是闽西南这一带到漳州、省城、京城求取功名的必经之路,也是通商富家之路。</p> <p class="ql-block">这儿特别像敦煌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溪边十三棵千年古榕树,如伞如盖,曲折伸张,枝繁叶茂,这条古道就像时间的长廊,让我们留恋和静思。</p> <p class="ql-block">这棵300多年的大榕树,带队的导游路过时,指着侧伸的枝干,比喻着各种象形动物,我却独独喜欢这一地盘根错节的铮铮根系,形成错综复杂的网状结构,仿佛是大自然的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p> <p class="ql-block">溪水旁,古道边,榕树碧连天。</p> <p class="ql-block">溪边中部一座门楼上有一题匾,上书“瀠洄”两字,意为“流动曲折貌”,表明房主人对选址在溪边,拥有水景的一种赞叹和评价。</p> <p class="ql-block">一处田园诗般的好地方,喜欢这张美照,让人沉醉其中,心生宁静和美好。</p> <p class="ql-block">苍苍古榕树,幽幽碧溪水,这里简直就是一个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翠美楼,这是一座四层的圆形土楼,建于1831年。翠美楼的建筑风格独特,被称为“东倒西歪楼”。从外观上看,土楼的柱子并不歪斜,但当你进入楼内时,会发现三层和四层的柱子是歪的,而且方向不同,三层向左侧斜,四层向右侧斜。</p> <p class="ql-block">进士楼原名德和楼,建于1908年,它的名字来源于其家族历史上出过进士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这棵600多年古榕树是福建省内目前已发现的最大的古榕树了,树干覆盖面积1933平方米,树丫长达30多米,树下需要十几个大人才能合抱。</p> <p class="ql-block">古榕树下的这座小桥,是电影《云水谣》男女主人公唯一一次相逢之地。</p> <p class="ql-block">老榕树下,还留着当年拍摄电影的水车。</p> <p class="ql-block">怀远楼建于1905年至1909年,是旅居缅甸的简氏16世孙简新喜兄弟献资所建,它是福建土楼中建筑最精美、保存最完好、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双圆环土楼。200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土楼大门上联:怀以德敦以仁籍此修齐遵祖训,下联: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毓人文,横批:怀远楼。</p> <p class="ql-block">这块匾“助我义师”,是1926年国民革命军总指挥何应钦亲自赠送的,当年楼主是带领楼内护楼家丁支持北伐军攻打漳州,立下了汗马功劳所得,据说何应钦一生所留三块牌匾,这是现存唯一一块。</p> <p class="ql-block">进门天井两边绿色琉璃铜钱窗花。</p> <p class="ql-block">怀远楼的三大特点,一是优美的地理环境,二是高超的夯土和建筑技术,三是丰富的儒家和传统文化内涵。“怀远”的意思是建楼的主人,希望子孙后代都要行君子行为,要继承先辈的高尚品德,才能成就大业。100多年来,从怀远楼走出的海外宗亲,每年都会回乡寻根谒祖,故土乡情源远流长。</p> <p class="ql-block">从木质楼梯登楼后,可以俯瞰整个土楼内部,感受淳朴的客家韵味。这里最多时居住着三十多户人家,一楼是厨房,二楼是粮仓,三楼、四楼是住房。</p> <p class="ql-block">登高怀远,换一个地方看人间烟火。</p> <p class="ql-block">告别南靖云水谣,下一站漳州古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