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人生一一 读朱载堉《不足歌》

陶然

<p class="ql-block">  近日,偶读明代朱载堉所作《不足歌》,与我几十年的人生阅历产生强烈共鸣,感慨颇深。《不足歌》全文如下:</p><p class="ql-block"> 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良田置的多广阔,出门又嫌少马骑;槽头扣了骡和马,恐无官职被人欺;七品县官还嫌小,又想朝中挂紫衣;一品当朝为宰相,还想山河夺帝基;.心满意足为天子,又想长生不老期;一旦求得长生药,再跟上帝论高低。不足不足不知足,人生人生奈若何?若要世人心满足,除非南柯一梦兮。 </p><p class="ql-block"> 全文以通俗的语言、流畅的文字、犀利的笔锋以及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对人性贪婪做出最为直白醒目的描写。起初,世人会为了吃饱穿暖整日奔波,等到基本的生活条件被满足后,便想要娶妻生子,随后欲望无尽而来,买田种地、寻船购车、为官一方、升任宰相、登基称帝、求仙问道、长生不老,真可谓“人心不足蛇吞象”。</p> <p class="ql-block">  朱载堉(1536年-1611年),明太祖九世孙,明代律学家、历学家、音乐家。他从小深受父亲影响,布衣素食、勤俭好学。年少时,朱载堉因父亲蒙冤入狱心中不平,毅然离开锦衣玉食的王府,筑室独处十九年,直到父亲被赦免,方才重新入府。</p><p class="ql-block"> 后来父亲去世,本应继承王位的朱载堉却辞爵归里,过起了隐逸田园的生活。他的一生建树颇多,涉及音律、历算等多种领域,与郭沫若一起被列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1997年江泽民访美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曾经盛赞中国历史上对人类有杰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其中就有朱载堉。<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明王族多废物,而他则被称为“神一般的存在”,堪称大明宗室全才。</span></p><p class="ql-block"> 朱载堉此生,有过荣华富贵,也受过他人鄙弃,从王爷到布衣,可谓看遍人情冷暖。这样一位历经沉浮的的大家,所感所悟自成经典。</p> <p class="ql-block">  嘉靖年间,皇帝朱厚熜即位之初,明察秋毫、整顿朝纲、减轻赋役,上至文武百官,下到平民百姓,无不称颂。然而执政后期,却崇信道教、任用奸臣。为了求仙问道,大兴土木,浪费民力,以致于起义频发,倭寇临境。内忧外患之际,朱厚熜依旧沉迷丹药方术,不理朝政,甚至多次选遴选数百位民女入宫,为其采集甘露,以致于无数宫女病倒,最终爆发“壬寅宫变”,差点死在宫女手中。而他自己终究因为“长生不老”的愚昧欲望,丧命于各类含有砒霜、水印的丹药之中。这首《不足歌》,正写于嘉靖年间,可见其中所言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朱载堉的亲眼所见。</p> <p class="ql-block">  朱载堉的《不足歌》,放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现代社会中,我们常常被奢华的生活方式所诱惑,总想着追求更多的没有止境的物质享受,但往往忽视了内心的满足与简单的幸福。真正的幸福并不在于享受多少美食、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在于我们对生活的平和态度和对内心需求的满足。</p><p class="ql-block"> 在日常生活中,不妨学会放慢脚步,享受那些简单却真实的时光。粗茶淡饭也能有幸福的滋味,健康和知足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我们无需过多追求外界的评价和虚荣,而应关注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正如老子所言:“知足者常乐。”大道至简,真正的智慧,往往藏在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态度中。与其追逐无尽的荣华富贵,不如珍惜眼前的平凡与幸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