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当今世界魚眼石两大著名产地:<br> 一印一中 .一氟一羟 浦那大冶 双双并立<br> <br> <br> 鱼眼石与红硅钙锰矿、湖北石一样是湖北大冶冯家山矿产出极具地方特色的珍稀矿物晶体,并使冯家山矿在国内和国际矿晶界之林崛起。<br> 我第一次接触鱼眼石时对其名字觉得很奇怪和有点意思,经过学习以后才了解到,因为鱼眼石具有较特殊而罕见的硅氧四面体层状结构,并完全解理,从解理面上散射出的光线会呈珍珠光泽,类似于鱼眼睛的反射色,所以被命名为鱼眼石。<br> <br> <br> <br></h3> <h3> 鱼眼石( apophyllite )是一种与氟、羟基化合并含有结晶水的钾、钙硅酸盐矿物, 鱼眼石属于珍稀矿物,因其美丽的晶体外表,艳丽的颜色,产量十分稀少,是矿物晶体收藏的一个重要品种。 <br> <br> <br> </h3> <h3>鱼眼石常呈完好晶体产出,<br> 单晶体常呈柱状、双锥状、尖锥柱状、板状或假立方晶体,集合体常呈板状、柱状、放射状、晶簇状、粒状等;<br> 常见的颜色:无色、奶白色、淡黄色、绿色、淡绿色、浅蓝色、紫色和粉红色;<br> 透明至不透明,<br> 玻璃光泽;<br> 底面解理完全,解理面呈珍珠光泽;<br> 摩氏硬度4.5-5;<br> 密度2.4g/cm2。<br> 当鱼眼石呈板状或柱状晶体且有着漂亮颜色和一定厚度时,可作为珍贵的宝石原料。世界上有不少国家出产鱼眼石,但具有商业价值的不多,达到宝石级的就更少。<br> <br> </h3> <h3> 鱼眼石目前没有什么工业上的用途,现在主要是作为收藏品。有的透明度很好的可以被磨成宝石刻面,但是在国内市场上没有见过这种刻面。<br> <br> </h3> <h3> 鱼眼石从其含氟和羟基的多少可以分为氟鱼眼石和羟鱼眼石两个亚种。<br> 冯家山矿产魚眼石之前,矿晶市场多为氟鱼眼石,如印度浦那就以产浅绿色和无色透明的柱状氟鱼眼石而举世闻名。印度鱼眼石以其颜色艳丽,品质优良著称,被世界藏家所喜好,据报道印度所出产的鱼眼石晶体最大的有20cm的单晶,想想就让人惊奇。<br> 其他出产国还有巴西、美国、日本、冰岛、瑞典、挪威、丹麦、意大利、德国等。<br> <br> </h3> <h3> 鱼眼石我国也有出产,产地有青海、江苏、辽宁、内蒙和湖北等地。<br> 比较特殊的就是湖北出产的鱼眼石了,湖北的鱼眼石出产在我们黄石地区,最先是在1997年前后在阳新发现的。阳新分布着众多的属于正常系列偏碱性的中酸性岩浆岩的侵入岩体,围岩为古生代至中生代的不纯灰岩,在侵入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就存在这这些奇特的鱼眼石。<br> <br> </h3> <h3> 大冶冯家山矿于1966年建立,该矿属矽卡岩型铜金矿床和硅灰石矿床,是世界著名矿床及矿物产地,原产铜金矿石,1980年后转采硅灰石。<br> 1997年我们黄石矿物晶体爱好者从该矿收集了一种板状形态的透明物晶体,即送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鉴定,经该校岩矿测试中心分析,确认该矿物晶体为羟鱼眼石。<br> 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的内涵是羟基!改变和打破了之前印度氟魚眼石一统矿晶界和市场的状况。 <br> <br> </h3> <h3> 越是地方的越是世界的,冯家山矿产魚眼石引起了国际矿物界的关注,如德国著名矿物学家奥腾斯在他著的《中国矿物及产地》一书是这样介绍冯家山矿产的鱼眼石:<br> 它是一种成矿相对较晚的矿种,在冯家山矿床分布很广,多与水晶、方解石、红硅钙锰矿或湖北石共生,一般生长在这些矿物晶体的表层。近年来所做的化验分析显示,冯家山出产的鱼眼石核心部分为钠羟鱼眼石(Na0.8K02),而晶体的外表层及边角部位却检测不到钠成分,表现为纯正的羟鱼眼石。这一特征在大一些的鱼眼石晶体中表现明显,但至于较小的鱼眼石是否具有同样的分层次、分区域的化学组分特点,或许它们的结晶成矿过程完全不同,这些问题还有待人们进一步研究揭晓。<br> <br> </h3> <h3> 奥腾斯的论述非常明确指出冯家山矿产魚眼石与著名的印度浦那鱼眼石区别较大,一氟一羟,一印一中,独树一帜,极具大冶地方特色,现在可以说氟有印度浦那,羟有中国大冶毫不为过。<br> <br> </h3> <h3> 冯家山矿产的羟鱼眼石,晶型很特别,呈板状,厚度一般为0.1~1.0cm,也有厚于 1cm 的,长棱在1~3cm以上,少数可达6cm以上,最大的见过达十几cm的。晶体形态也有柱状,和不规则的粒状集合体。其颜色多样,有白色,灰色,黄色,粉红色,从透明到不透明都有。并与透(硬)石膏、硅灰石、方解石、白云石、重晶石、毒重石、锰黑柱石、绿帘石、沸石、水晶、白钨、斑铜矿、黄铜矿、黄铁矿、红硅钙锰矿、湖北石等多种矿物晶体伴生,有时一块矿物晶簇有七八种甚至十数种矿物共生,丰富多彩,美不胜收,极具观赏性,并有多期次生长特征,科研价值极高。<br> <br> </h3> <h3> 上世纪末大冶冯家山矿产出的珍稀矿物晶体享誉世界,羟鱼眼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早些年该矿山产出就很少听到报道了。<br> 2019年10月底中国(黄石)第三届地矿科普大会如期举行,在矿博的一号展厅大冶矿商展区,亮相了一柜冯家山矿产鱼眼石,被其精美所惊艳到,顿感十分耀眼。后询问矿商得知,这柜鱼眼石是当年7-8月份新产的,并与该矿山早年产出的鱼眼石有着显著不同的特点,在笔者心目中这应该是当年大冶矿山产出的矿物晶体大热门了。<br><br></h3> <h3>它有几个新特点:<br> 一,单晶体的"片子"直径很大并很薄,直径大的有12公分左右;厚薄仅在2-5毫米左右。<br> 二,无色,透明度好,有的晶片内有"回纹"似二次结晶(有待探究)。<br> 三,精美漂亮,观赏性强,当其晶片与其它晶体如紫水晶伴生时十分养眼绝配。另其晶簇有的似玫瑰花朵和其它花型靓丽美观。<br> 四,量小要价高,据了解这批鱼眼石大小总共只有几十块(大的有巴掌大)。至于价格,矿商说,卖给老外的几块,有的一块就要了六位数。笔者在黄石一位藏家家中看到几块,得知一块也要了五位数。展会上笔者也询问了价格,如尺寸仅拇指矿大小,品相一般也得四位数。笔者与许多矿友一样感到瞠目结舌。<br> <br> </h3> <h3> 冯家山矿今后什么时候再给大家带来什么惊喜,石商和矿物爱好者都翘首以待。<br> <br></h3> <h3> 最后请大家答疑释惑,下面这块到㡳是表面二次给晶?还是魚眼石假象?有待探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