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未泯: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玛卡巴卡的好朋友吾西迪西

<p class="ql-block">一、思索:教育的初心与游戏的魅力</p><p class="ql-block">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知教育的初心在于引导孩子们快乐成长。游戏,作为幼儿世界的主要语言,不仅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是他们学习和探索世界的重要方式。《现在,我可以去玩了吗?》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让我认识到,教育与游戏之间并非对立,而是可以相辅相成。</p> <p class="ql-block">在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观点:“游戏是儿童的工作。”这句话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游戏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活动,而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发展自我、提升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一观点让我深受启发,开始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尝试将游戏融入教学过程,让孩子们在玩乐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各种能力。</p><p class="ql-block">例如,在大班“超市购物”的游戏中,我与班级老师巧妙地渗透了数字概念和其他关键经验。孩子们通过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的角色,在富有真实情境特点的超市环境中进行购物和结账。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自然而然地掌握了数数的技能,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通过这种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孩子们不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数学知识,还锻炼了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促进了他们的全面发展。</p> <p class="ql-block">二、行动:教师角色定位的再发现</p><p class="ql-block">《现在,我可以去玩了吗?》强调了教师在游戏中的引导作用。作为教师,我意识到自己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孩子们游戏过程中的引导者和陪伴者。在孩子们游戏时,我需要观察他们的行为,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确保游戏活动既安全又富有教育意义。</p><p class="ql-block">通过这种方式,我学会了如何在孩子们玩耍时,巧妙地融入教育元素,使他们在快乐中学习。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我会引导孩子们理解社会角色和职责,或者在建构游戏中,鼓励他们探索数学和科学概念。此外,我也会注意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如合作、分享和解决冲突的能力。通过这些互动,我帮助孩子们在游戏的同时,发展了认知、情感和社交等多方面的能力。</p><p class="ql-block">书中还提到:“环境是第三位教师。”我深感认同。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在我的教室里,我努力创设一个温馨、安全、富有教育意义的游戏环境。无论是布置色彩斑斓的阅读角落,还是设置各种角色扮演区,都旨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由探索,快乐成长。</p><p class="ql-block">读完《现在,我可以去玩了吗?》,我更加坚信,游戏是幼儿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幼儿教师,我将继续探索如何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游戏中收获知识,培养能力,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孩子们的童年充满欢声笑语,让他们的学习之旅充满无限可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