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邵宁 龙入大海 一个微友发了一则头条:叙利亚又给我们上了重要一课!之前一直有网间、水军、键盘侠、公知、喷子等等在灌输“灭亡的只是政权,国家仍然是那个国”、“八国联军只是打垮了清政府,中国还在的,人民还在的”……!看看叙利亚现状,是政权灭亡还是国家灭亡?老百姓还“在”吗?(注意双引号的“在”,它可不只是指肉体的存在)。<br>阅后很有感触。再回顾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如三国演义开篇讲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而结果是:合则聚则强则成则乐,分则乱则弱则败则悲。又有:乱世时的人不如太平时的一条狗。于是查阅历史书,发现中国历史上几组神奇的组合给中华大地生灵带来的巨大福祉。每一个组合都是中华五千年历史链条上极其重要的一环! <br><br>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最早最大最神奇的当然是“炎黄组合”。据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黄帝 “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真正是不打不相识,不打不知己知彼,不打不知“和”的重要意义。于是炎帝与黄帝弃战议和,化干戈为玉帛。两人合作,两个民族合二为一,自此中华民族由小到大,五千年生生不息,瓜瓞绵绵。“炎黄子孙”繁衍发展屹立于地球之巅——珠峰周围黄河长江之域,长城南北东西广阔的地域。相传黄帝是深厚广阔的黄土之德,炎帝是火炎缭绕的红火之德,二德合一,通天彻地,德配天地,德无穷尽。所以后来被称作“元圣”“儒学先驱”的周公姬叔旦总结说:“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有德之得是为真得,久得。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和为贵”“和气生财”“和和美美” “礼乐协和”“礼乐皆德”的德(得)文化。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这种握手言和以双赢的“礼乐”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定下了坚实而长久不衰的和乐基调!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第二个神奇的组合是周文王与姜子牙的合作。这是最富神奇色彩的“心心相印”之合作。 后人称二位近乎神人的合作是敬天通天,通“天地人三才”之和。这在神话小说《封神演义》里,有具体生动的演说。姜子牙渭水直钩垂钓,等待明君贤王的到访,而文王梦里受神人的指点,翻山越岭,涉水渡河,寻寻觅觅,终于二人奇妙的相遇,从此二人密切配合,除掉了“好酒淫乐,嬖於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於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於鬼神。大勣乐戏於沙丘,以酒为池,县(注:通“悬”悬挂)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於是纣乃重刑辟,有砲格之法。”(据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第三》的记载)实行“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的残暴荒淫的商纣王,除暴安良,救民水火,开创周代八百年天下。二人先后又精简刑法,制礼作乐,一起为中华民族敬天保民重德信仰,礼仪众乐文明,止于至善文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第三个组合,周公周成王叔侄之协和,这是知“天命”之合作。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有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初,管、蔡畔周,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故初作大诰,次作微子之命,次归禾,次嘉禾,次康诰、酒诰、梓材,其事在周公之篇。周公行政七年,成王长,周公反政成王,北面就群臣之位……周公以王命告,作多士、无佚。召公为保,周公为师,东伐淮夷,残奄,迁其君薄姑。成王自奄归,在宗周,作多方。既绌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兴正礼乐,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颂声兴……故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馀年不用。”这就是正史中国二十五史里记载的第一次繁荣兴旺的“成康之兴”。这与后来明代朱棣朱允炆叔侄的帝位之争,所谓持续了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给天下百姓带来巨大的人为灾难,形成最为鲜明的强烈对比。周初的统治者把“敬天保民”的治国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而朱明王朝的统治者却把“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治国理念拔弄得乌烟瘴气。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div>周朝历史的河流荡荡洋洋到周穆王时期达到顶峰,而到了昏君周厉王时期,即公元前878年来了不幸。周厉王昏庸暴虐,不顺民心,正如良臣召穆公说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最终人民无以忍受,发生暴动、攻入皇宫,周厉王只好出逃,最后死在宫外。于是出现了“周召共和”。这在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第四》有记载:“厉王太子静匿召公之家,国人闻之,乃围之。召公曰:‘昔吾骤谏王,王不从,以及此难也。今杀王太子,王其以我为雠而懟怒乎?夫事君者,险而不雠懟,怨而不怒,况事王乎!’乃以其子代王太子,太子竟得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於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宣王即位,二相辅之,脩政,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复宗周。十二年,鲁武公来朝。” <br>周召共和,在中国历史有诸多伟大的意义:<br>首先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是中国历史有文字确切纪年的开始。这样中国的历史有了连续不断的纪年体系。 中国的历史脉络清晰,一直到今天,没有间断过。</div><div>其次,中国历史上有了共和体制,而不是“二虎相争必有一死”,“一山不容二虎”的极端自私专制政治思维,由此开始的共和治理国家的理念一直断断续续地存在下去。最后在1949年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体制的崭新国家。<br>共和体制再次昭示后人:治理这样偌大的国家,只有凝民众之心,聚集体智慧,汇大众力量,才能有最大的政治效益,和则安,安则治,治则久。搞内耗毕竟不利于国,不利于民,不利于民族的。<br> 一个朝廷里,一个政府内,君与臣,臣与臣,或政府官员同事之间不应该事事从私心出发,斤斤计较,勾心斗角,搞内耗,闹纠纷,损大局,以致两败俱伤,玉石俱焚。中国封建社会以来每到一个朝代的灭亡,莫不如此。近代蒋介石政权在解放战争三年几百万军队土崩瓦解也是如此。政府内部公共官员之间应该以国是大局为重,求同存异,精诚团结,才能在这瞬息万变的地球村海洋文明时代渡过惊涛骇浪,到达成功的的彼岸。</div> 因此,周代的共和行政在中国历史上有里程碑式的伟大意义。<br> 这一理念发展到东周时期就有了著名的“将相和”式的组合。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br>“将相和”的典故出自汉代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故事 “从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讲起,于是中华优秀文史里有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将相和欢”“刎颈之交“”的光荣传统。通过赵国良将廉颇与文臣蔺相如相识相斗相容相助的曲折有致的人生经历,告诉人们一个治国安邦的真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吸万壤,能忍才高,将相和,平天下”。公职人员之间,唯有容纳的海量,有忍耐的定力,才能和舟共济,共渡难关,成就复兴中华的伟业!<br> 历史的长河曲曲折折徜徉到三国两晋南北朝,分分裂裂,打打杀杀,内斗内卷,自然很少有真正的优化组合。后人常提刘备和诸葛亮的组合,为之,刘备的美好感觉是“鱼水之和”,也成就了诸葛亮“千古一相”的佳话,但由于“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影响,味道就大不同,从个人的利益讲,他们三人的结合共处是真正的同生死,共患难的组合,可谓千古流芳,成就了关羽“武圣”“义帝”的美名。但由于三人都没有大局观念,又由于三人雅量不够,容忍之心有限,结果三人都非正常死亡,结局都不妙,最后夷陵一战,蜀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给桃园三结义既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又有无限悲凉的浩叹,同时也给刘备诸葛亮的组合大打折扣,因此这样组合的教训多于经验。<br>这时期最值得一提的是孙权周瑜的组合。可惜有了一部街谈巷议三分事实七分虚构的演义小说《三国演义》,孙周的组合佳话虽然能飘洒四方流传千古。但遗憾的是历史上真正的文武全才,风流倜傥,雅量风致的周郎被带偏见的作者罗贯中搞坏了。只有查阅信史《三国志》,才能了解一个真正的周瑜,明白一个真正的孙周组合——军政黄金搭档。<br>一代词豪,军政双全的辛弃疾对勇武刚果的孙权有赞誉:《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br>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br>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出处:中华诗词-南宋-辛弃疾)孙权的神武果断,敢打敢拼,用人不疑,大度有致为孙周的组合定下了稳固的基础。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宋代文艺全才苏轼的词对周郎有真正的颂扬:《念奴娇•赤壁怀古》<br>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br>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出处:中华诗词-北宋-苏轼)<br>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儒雅风流文武双全的一代豪杰,才是周郎的真正画像。一直有“世间豪杰英雄士,江左风流美丈夫”之誉。这个神态的周瑜是善于团结协和的。<br>辛稼轩有词《菩萨蛮》羡慕周郎文采风流:<br>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br>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br>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br>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袁枚有《周瑜墓》二律诗歌颂周郎巨大的武功:<br>其一:“天生一将定三分,才貌遭逢总出群。大母早能知国士,小乔何幸嫁夫君。能抛戎马听歌曲,未许蛟龙得雨云。千载墓门松柏冷,东风犹自识将军。”<br>其二:“旌旗指日控巴襄,底事泉台遽束装?一战已经烧汉贼,九原应去告孙郎。管萧事业江山在,终贾年华玉树伤。我有醇醪半尊酒,为公惆怅奠斜阳。” <br>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四载一联云:“大帝君臣同骨肉,小乔夫婿是英雄。”<br>明代高启忻慕孙周亲密无间的联合和二乔配二英雄的美事,有《过二乔宅》诗:“孙郎武略周郎智,相逢便结君臣义。奇姿联璧烦江东,都与乔家做佳婿。乔公虽在流离中,门楣喜溢双乘龙。大乔娉婷小乔媚,秋水并蒂开芙蓉。二乔虽嫁犹知节,日共诗书自怡悦。不学分香歌舞儿,铜台夜泣西陵月。”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周瑜病逝在忙碌军旅中的巴丘(古巴陵郡今岳阳市),周瑜灵柩还吴,孙权曾迎之于芜湖。小乔忙碌丧事,病逝在岳阳,现岳阳楼园区内有小乔墓。<br>查阅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可知真实的周郎形象:“瑜长壮有姿貌(注:美男子,大帅哥)……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注:安顿)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注:毁小家,为大家,豪气大方)……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于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注:不久),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策又给瑜鼓吹,为治馆舍,赠赐莫与为比。策令曰:“周公瑾英隽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权母曰:“公瑾议是(对的)也。公瑾与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视之如子也,汝其兄事之。”遂不送质。(注:看,周瑜高瞻远瞩,纵论天下大势,洞若观火,正邪分明,自信满满,言辞犀利恳切。)……其(注:这)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注:都)曰:“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注:这样)。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注:谋划这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注:此指中原人,北方人)所长。又今盛寒,马无矒(注:méng同“瞢”)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注:通“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注:看,赤壁大战前夕,吴国的战前会议,其它将士皆恐,议者都说“大计不如迎之”,唯独周瑜纵览天下,条分析理,力压群雄,可见他的高超见解、雄才大略,没有这次会议,没有周瑜的决策,没有赤壁之战,何来三国鼎立,历史就会是另一种模样)……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干往见瑜……干还,称瑜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注:古戏曲《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来历)及卒,权流涕曰:‘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后权称尊号,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以上摘自晋•陈寿《三国志•吴书九•周瑜鲁肃吕蒙传》裴松之注)”<br>在《三国志》里,该传记算长的了。由上可知周瑜在历史的天空里自有其独特夺目的灿烂光芒!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 孙周组合自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患难与共,坦诚相交,仗义疏财,富于奉献牺牲精神,能舍小家为大家,为其如此才能有亲密无间的合作。所以晋•袁宏(字彦伯)在《三国名臣颂》里赞道:“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三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br> 集体智慧最强,团结就是力量,合作双赢最佳,这是历史屡次证明了颠簸不破的真理!<br>可惜,后来这样的组合越来越少了,要有也是临时苟合。因为有难同当者易,有福同享就难,你看:赵宋王朝的烛影斧声,兄弟相残;元朝的等级歧视制度,蒙古色目汉人南人九儒十丐;明代朱元璋诛杀功臣殆尽,朱棣朱允炆叔侄争夺帝位相残;清代就皇帝一个是“人”,其他人都是“奴才”,“嗻!奴才该……”;民国新旧军阀混战,暗杀震慑,金钱收买,美女腐蚀,不一而足,一盘盘散沙,哪里还能有真正的合作。<br>直到西方高科技大威力的坚船利炮的英法联军,八国联军,倭寇而升级成的小日本强盗横冲直撞在这个盘盘散沙的国度,国人才清醒过来。 肝胆相照的战友,国父孙中山,革命斗士黄兴<br>(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于是梁启超提出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理念,塑造了崭新的国民形象,最大程度的增强了全中国人民团结合作的理性基础。为孙黄再造共和打下了最有力的理论基石。功莫大焉!惠莫大焉!<br><div>于是有了“孙黄组合”,产生了孙中山、黄兴、蔡锷等一批功勋卓著的民国伟人,发动一系列的革命,最后取得辛亥革命的伟大胜利,推翻了二千多年自私自利的封建王朝,动摇了专制自私的理念。可惜天不佑伟人,蔡锷早逝,黄兴早逝,孙中山早逝……而又偏偏出了袁世凯、蒋介石、汪精卫等一批私心大而格局小,却偏偏强势而又擅长暗杀,收买,苟合的政治掮客群,把中国推到亡国灭种的边沿。 <br> 好在“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终于有了中国历史上“前不见古人”最强大,最持久,最高效的神奇组合——朱毛周“铁三角”。不!应该是“无价之宝”式的“三角”组合。而且这神奇的“三角组合”还相继带映出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非凡组合,如“刘邓大军”“陈粟大军”“龙潭三杰”“林罗大军”“彭习大军”“陈谢兵团”,他们在“朱毛周”三架马车的神奇带动下,从无到有,自小到大,先后完成了艰难困苦的十年土地革命,挺过艰苦卓绝的万里长征,扛过十四年血腥的抗战,最后在白山黑水间纵横驰骋,在大江南北纵横决荡,在黄土高原神出鬼没,在雪域高原巍然屹立,还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再席卷南国,神奇的木船对铁舰跨海收复海南岛,基本统一全中国,建立了一个真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让“共和”之光再次普照中华大地!中国人民何其幸也!</div>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半个世纪铁三角,新中国的奠基人<br>(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更伟大的是在一穷二白的广袤大地上,一边辛苦卓绝的建业,一边打破西方帝国的联合封锁,还进行了轰轰烈烈的三年抗美援朝,打败以美国为首的十六国联合军,可谓铁血立国,泣血杨威于地球民族之林。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最奇特的是朱毛周三架马车的组合,先后从1928年一直合作到1976年,世上哪一个组合能保持半个世界之久,一直联手穿过国内国际的惊涛骇浪,而毫不动摇。三个伟人,他们都来自农村,接受主要是先秦以来的优秀中华先进文化,保持最淳朴最真实的信仰——农村呈龛上的:敬天敬地敬祖宗。敬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敬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敬祖宗:敬爱先辈的刻苦耐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们一心为民,忠心爱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始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最高位,每当重大国是临头,都能最佳决策,神奇化解各种危难,如最惊险的,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稳健解决“皖南事变”,巧妙进行了“重庆谈判”,铁血抗美援朝,抗美援越,搏击苏联,毅然进行珍宝岛战役,取胜多国明助暗帮的中印之战,真可谓打遍地球的东西南北中,天下无敌手啊!或许是天意,或许太神奇,三大伟人还在同一年先后仙逝! (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还有一则微信消息:随着原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杨永松将军于2022年9月1日离世,1955年授衔将军已经全部离世。1964年授衔的将军中,随着2024年4月2日,张力雄将军的去世,开国将帅中仅仅只剩下乌鲁木齐军区原副司令员王扶之将军。令人惊叹的是,这1614名开国将帅中,除了少数几个有点政治问题外,都没有经济上的问题,没有一个贪官!这也算不算一个最光荣最伟大的组合呢? 开国将帅图<br>(图片取自网络,若侵权立删)<br> 中国有句古话:圆的不稳,方的不滚。能方能圆,生化警灵。人为万物之灵长,聚聚散散皆有缘!有缘相聚,是缘组合,活化机理,生生死死,奥妙无穷。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在《艺术有什么用》里讲到:“人本是散落的珠子,随地乱滚,文化就是那根柔弱而又强韧的细丝,将珠子穿起来成为社会。而公民社会,因为不依赖皇权或神权来坚固它的底座,文化便成为它最重要的黏合剂。……文化艺术使孤立的个人,打开深锁自己的门,走出去,找到同类。他发现,他的经验不是孤立的,而是共同的集体的经验,他的痛苦和喜悦,是一种可以与人分享的痛苦和喜悦。孤立的个人因而产生归属感。”<br> 由此,我们可不可以认为:上面这些善于组合的神人,贤人,英雄,豪杰……是不是偌大复杂社会最好的“黏合剂”;是不是最和善、最和乐、最具向心力的文化者;又是不是最强力的人生艺术家呢?<br> 作于迂而憨书斋<br> 20241216<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