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 莎车的叶尔羌汗国

葉知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次在乌鲁木齐逗留期间,应老友邀请赴金石榴聚会。出租车司机是位中年大叔,我说:“您这老新疆话讲得老(Lao)道咧,是米泉人吧?” 这位大叔诧异地望着我说:“连这你都能听岀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初刚到新疆的时候,常听当地人说:“南莎车、北米泉”,莎车在南疆出名是因为大,曾下辖60个乡,放眼全国亦独占鳌头;米泉则因为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是疆内外物资交流的集散地,影响力远胜过当时人口不足5万的迪化(1954年更名为乌鲁木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多年前曾到过莎车一次,印象最深刻的却是沙尘暴。下午4点多钟,刚迈进招待所的房间,顿时觉得屋里突然暗了下来,转身一看,窗外黄沙漫天,只听见服务员在走廊高喊:“落土啦,落土啦,快关窗!” 冲到马路上去看西洋景,只见过往行人每人头套一个塑料袋,低头匆匆往家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图为莎车的阿勒屯鲁克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次听说莎车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2013年12月30日,以吾斯曼. 巴拉提为首的9名暴恐成员,于凌晨6:30投掷爆炸装置袭击了县公安局,所幸这次没有造成人员伤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紧接着一年后,莎车又发生一起更为严重的暴力恐怖袭击事件。2014年7月28日凌晨,一伙儿暴徒持刀斧袭击了艾里西湖镇政府和派出所,造成数十名维汉族群众伤亡,这次恐袭影响甚大,后来连央视都进行过报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虽然莎车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城,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但游客既使到了喀什,能够继续前往莎车的仍旧少之又少。从喀什到莎车,全程高速,248公里的车程需要两个多小时,连吃带玩儿往返一天基本就没有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在莎车碰到的基本都是来自港澳台的散客,他们和我们一样,对这个叶尔羌汗国曾经的国都充满了好奇,毕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给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尔羌汗国由察合台后裔,东察合台汗国王曼苏尔汗的三弟赛义德,于1514年在原查合台汗国故土上创建的一个国家,维持至1680年被准噶尔汗国所灭,历时166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纵观古今中外,历代君王所最关心的无非是三件事:活着要有宫殿住,死后要有王陵葬,平日里敬神拜佛还要有像样的寺庙,因此游客自然关心三个半世纪过去了,叶尔羌汗国在莎车还留下了什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过一天认真寻访获知,王宫早就灰飞烟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较为完整存在的只剩王陵和清真寺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叶尔羌汗国王陵,又称阿勒屯麻扎,意为“纯金的陵墓”。王陵始建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王陵分为几个独立的区域,等级分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石膏纹饰的白色高台之上,建有琉璃装饰的大门,并有木栅栏围起的部分,等级相对较高,通常为皇亲国戚的墓地,每座坟墓外表完整,且通体绘刻有铭文、花饰,特别尊贵的还会罩上蓝色丝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平台之上还有几栋灵寝,木结构的处于最醒目的位置,安放着开国元勋苏力坦.赛亦德汗的灵柩。其他还有几栋琉璃瓦洋葱顶穆斯林风格的灵寝,分别葬有阿布都.热西提和阿布都.克里木汗等12位历代叶尔羌汗王,它们是王陵最尊贵的墓葬。有意思的是老大的坟墓还是圆形的蒙古款(上图),从老二开始,却一律变成长方形的伊斯兰款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台之下,环绕高台的墓葬亦完整无损,铭文、花饰一样不少,它们通常都是国王部分王妃及近臣的墓葬。2006年5月,这座明代王陵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面视频最后一段是王陵中偏居一隅的未等墓地,不但坟墓很小,而且没有任何铭文花饰,甚至早已残破不堪,好奇里面究竟埋葬的都是什么人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陵中有一大一小两座紧靠在一起的陵墓十分特殊,它们是叶尔羌汗国第二代汗王王妃阿曼尼莎汗及其女儿的墓葬。她们同时死于难产,王妃年仅34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阿曼尼莎汗王妃不仅是莎车人的骄傲,也是全新疆人的骄傲。2005年,由她潜心20年整理出来的十二木卡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明嘉靖十二年(1533),阿曼尼莎汗出生于现在的莎车县喀拉苏乡夏甫吐鲁克村。阿曼尼莎汗自幼聪慧过人,13岁即能写诗、作曲,成为王妃后,将主要精力全部用于整理,规范木卡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维语木卡姆意为“古典音乐”,维吾尔人10世纪皈依伊斯兰教后,受阿拉伯及伊朗音乐的渗透,导致木卡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杂乱。阿曼尼莎汗在宫廷乐师喀迪尔汗的协助下,将当地叙事歌、民间木卡姆和麦西莱甫等古老而原始的民间艺术,收集整理汇编成12个规范的大套曲,即十二木卡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92年,人们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女诗人和音乐家,在王陵旁修建了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寝宫的墙上镶有木卡姆12套曲名。纪念陵2米高的正方形基座上,写着王妃留下的动人诗句(下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两图是位于阿曼尼莎汗纪念陵左前侧的阿勒屯清真寺,该寺由叶尔羌汗国第二代君主阿布都.热西提汗于1533年建造,系皇室宗亲御用清真寺。据史料记载,1735年霍加丹尼王曾对阿勒屯清真寺进行过全面维修。1988年,莎车政府又对该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彻底修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据悉,阿勒屯清真寺保存有大量涉及佛教的文字及图案,说明它原本是由一座佛教寺庙改建而成的。可惜大门紧闭,一纸维汉双语《温馨提示》将游客拒之门外:“宗教活动场所,旅客请止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莎车的叶尔羌汗王宫早已毁于兵火战乱,现在的王宫是2013年,政府耗资3亿元重建的,命名为“莎车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意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的非遗项目相呼应,好让这个来之不易的非遗项目有落地之实。非遗博览园内展示了101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呈现的是新疆各民族融合的习俗、服饰与乐器等,其中最大亮点当然是十二木卡姆音乐舞蹈的现场表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莎车非遗博览园占地22.5亩,建筑面积18806平米,采用宫殿院落式建筑设计,突出蓝、黄两色,充满浓郁的异域波斯风情。高大石柱及弧形拱门气势磅礴,墙面和屋顶,精雕细琢,极尽奢华之宫廷气派。壁画和雕刻运用了大量几何图形及花卉图案,伊斯兰文化特色呼之欲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府在复建时,围着博览园临街外墙开出一连串的商铺。虽然用心良苦还搞成了拱门仿古样式,但是商户们把拖把、扫帚往门口一摆,何来王室体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倒霉的是近500公里的往返鞍马劳顿,换来的竟是非遗博览园的一纸《闭园公告》,落款4月30日,理由两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消防、电路维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内部展陈提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游客吐槽亦是两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为何不选淡季维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是否原来展陈出了问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莎车古城墙始建于明成化九年(1473),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整个古城呈长方形,城墙周长约4.3公里,高6米,宽4米。城墙顶部建有炮台、箭垛等防御设施,城墙外围有护城河及吊桥,系新疆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城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非遗博览园闭门谢客,看不成十二木卡姆的表演,王陵工作人员便把我们介绍到老城墙遗址文化公园看演出。原本是想感受一下原汁原味的十二木卡姆,结果却看了一场新疆歌舞大荟萃,不过小朋友们看得很开心,自始至终目不转睛。如果换成十二木卡姆说唱,估计一会儿就睡着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演出之前,一位身材修长苗条的维族小姐姐还会邀请观众上台习舞。她将维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分解后,逐项认真教给到场的来宾,这种暖场的形式大受观众欢迎(见下面视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疆歌舞很出名,不仅新疆首府、地州到处都有表演,连深圳纳瓦音乐餐厅每天都有两场新疆歌舞演出,但走到哪里似乎都难觅年轻艺员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喀什古城每天早上10点的开城仪式,旺季人山人海,根本挤不到跟前,但细看跳舞的不是阿姨就是大妈,连维族老奶奶都捧着哈密瓜在跑龙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疆能歌善舞的维族妹妹都去哪儿了?答案是被大巴扎、金石榴这样的音乐歌舞餐厅老板高薪挖走了,金石榴一大串烤肉标价300块钱,食客还趋之若鹜,每桌必点,老板简直赚翻了,还在乎付艺员的那点高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下面视频的最后,金石榴全场简直嗨翻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在莎车看的表演就相当不错了,场地、艺员一切都很专业,而且都是大哥大姐级别的,不算太老。最后的演员观众互动环节,虽然人气不及金石榴,但连当地领导都上台捧场了,听见一位艺员说:“您一上来,我们都不敢跳了!” (详见上面视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最后让我们用刻在阿曼尼莎汗纪念陵上的诗句结束本文:“如果世间有天堂,那么天堂就在莎车的每一条街巷、每一片绿叶、每一朵鲜花里,而莎车人民的生活就是那繁花似锦的天堂。” (待续)</span></p> <p class="ql-block">(非遗博览园内部的几张图片选自网络,涉侵即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