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2018年7月3日,怀揣着对东欧神秘土地的向往,我们五位同窗踏入了斯洛伐克的首都布拉迪斯拉发。这座坐落在斯洛伐克西南部、多瑙河畔的城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两个国家接壤的首都,刚抵达,我们便迫不及待地想要揭开它神秘的面纱。</b></p> <p class="ql-block"><b>这是斯洛伐克总统府,又称格拉苏尔科维奇宫,位于首都布拉迪斯拉发。它为洛可可风格,建于1760 年,两层白色建筑外观典雅大气。1996年重建后成为总统府,是总统居住、工作,以及接待国内外重要领导人和举办大型宴会的地方。宫殿内有会客大厅、办公室等多个功能区域。其后院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法式花园 ,作曲家海顿曾于1772年在此指挥室内管弦乐队演出。</b></p> <p class="ql-block"><b>我们首先来到了老城区,这里就像一个巨大的历史博物馆,每一块砖石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巴洛克式宫殿林立,而布拉迪斯拉发城堡和圣马丁大教堂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布拉迪斯拉发城堡矗立在多瑙河北岸的丘陵上,四四方方的它又被称为四角城堡。它始建于约五世纪的罗马帝国时代,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磨难,1635年为抵御土耳其帝国的侵略增建了四角塔楼,1811年却被喝醉的士兵烧毁,好在1953 - 1968年得以重建,如今作为国家博物馆,向世人展示着斯洛伐克的往昔。我们沿着古老的石阶登上城堡塔楼,那一刻,布拉迪斯拉发的全景如同一幅展开的画卷在我们眼前铺陈开来,多瑙河波光粼粼,远处奥地利和匈牙利的风光也若隐若现,美不胜收。</b></p> <p class="ql-block"><b>米歇尔门是中世纪围绕老城的五座城门中唯一留存下来的,白色尖顶高耸,最初是十四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十六世纪改为文艺复兴式,十八世纪又加盖了51米高的巴洛克风格圆顶钟楼,不同风格的融合,让它独具魅力。</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布拉迪斯拉发的老城区广场,这里是当地人和游客的聚集地。广场中心矗立着罗兰喷泉,其顶部是城市守护神罗兰的雕像,喷泉底部有圆形水槽,还带有精美的人面雕刻。周边环绕着色彩丰富、风格各异的建筑,如带有钟楼的建筑,增添了广场的历史韵味和热闹氛围,漫步其中能深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风情 。</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布拉迪斯拉发的 “掉队的士兵” 雕像。他头戴拿破仑帽,身披大衣,双臂交叉,部分脸部被帽子遮挡。这个雕像位于法国大使馆附近,成为了该大使馆的方位标志 。其独特的姿态和造型,吸引着众多游客驻足,关于他背后的故事也引发人们的诸多遐想。</b></p> <p class="ql-block"><b>城门下的铜制圆盘也十分引人注目,据说这里是欧洲中心,圆盘上清晰地标出了离世界各地主要城市的距离和方位,当我找到北京,看到那7433公里的数字时,心中涌起一股奇妙的感觉,仿佛跨越了千山万水,将两个遥远的地方连接在了一起。</b></p> <p class="ql-block"><b>这是布拉迪斯拉发老城广场和街道拐角处的礼帽先生雕像。他身着西装,围着围巾,笑容可掬,还高高举起手中的礼帽 。据说雕像原型是一位生于1897年的学者,因压力过大精神出现问题,却常在街上热情地向人们问好,给美女唱歌、献花,这尊雕像也成为了当地有趣的人文景观。</b></p> <p class="ql-block"><b>这是位于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老城广场街口的下水道维修工雕像。雕像呈现维修工刚从下水道钻出,趴在地面的模样。 它是当地的热门打卡点,关于这个姿势人们解读各异,有人觉得是工作疲惫后稍作休息,有人认为是完成任务在开心,还有人开玩笑说他在窥探穿裙子的美女 ,为老城增添了一份趣味和生活气息。</b></p> <p class="ql-block"><b>离开老城区,我来到新城区,这里现代化的高层建筑鳞次栉比,横跨多瑙河的铁索大桥气势如虹,展现出这座城市蓬勃的生命力。我坐在多瑙河畔的咖啡馆里,点上一杯香浓的咖啡,看着窗外如诗如画的多瑙河风光,远处郁郁葱葱的森林尽头,是匈牙利和奥地利秀丽的国土,心中满是惬意与满足。</b></p> <p class="ql-block"><b>这一天的布拉迪斯拉发之行,让我们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它既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又有现代都市的活力,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成为我中东欧六国行中一段难忘的记忆。</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