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陕北榆林采风:探寻秧歌大赛的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文/大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日下午,我正于家中悉心侍奉母亲,好友任书杰的电话骤然打破宁静。他热忱相邀,盼我一同奔赴延安安塞,拍摄那极具陕北民俗风情的安塞腰鼓表演。起初,念及母亲的状况,我欲婉拒这份邀约。然而,书杰再三强调此次机遇千载难逢,详尽阐述了前往延安的种种益处与深远意义。实在难以推脱,我只好拨通二弟电话,将情况如实相告,恳请他前来接替我照料母亲。弟弟十分体谅,当晚便赶来,我这才得以回家着手准备出行。</p> <p class="ql-block"> 次日凌晨4点50分,天色尚暗,书杰的电话准时而至。5点整,我们准时踏上旅程。彼时的公路格外静谧,一则时间太早,多数人仍沉醉梦乡;二则正值新春佳节,阖家团圆之际,路上车辆稀少。凌晨的夜色浓稠如墨,若不是车灯照亮前路,实难想象往昔之人如何在这般黑夜里赶路。从蒲县到延安全程241公里,一路疾驰,快到延安时,天边才渐渐泛起微光。因首次开车来延安,我们全程依赖导航,先是抵达安塞区。可下了高速,瞬间便迷失方向,无奈之下,只能再次跟随导航前往延安宝塔区。等到达时,已是早上8点多。腹中早已饥饿难耐,本想寻个早餐店果腹,却在延河水边辗转三圈,才好不容易觅得一家。我们各自吃了一个肉夹馍,喝了一碗小米粥,简单填饱肚子后,问清安塞腰鼓排练时间,便马不停蹄地朝着冯家营千人腰鼓基地进发。</p><p class="ql-block"> 沿着低速公路前行,一路上满心期许,渴望能偶遇拜年时打腰鼓的热闹场景,可直至抵达冯家营,也未能如愿。眼前景象令人大失所望,这里除了道路两旁矗立的几面大鼓,以及一片破旧且杂草丛生的场地外,四下寂静无声,丝毫感受不到过年应有的热闹氛围。正当满心疑惑时,遇到几个同样在打听腰鼓表演的人。一番交谈得知,他们是从南京远道而来的游客,刚从榆林观看完全国秧歌大赛,听闻安塞腰鼓的盛名特意赶来,没想到也是扑了个空。他们热情地向我们推荐,让我们去榆林,说那里热闹非凡,十分好玩。随后,我们联系了山西省摄影协会的杨晓勇会长,得知他们正在子洲拍摄民俗。一番商议后,我们毅然决定改变行程,前往榆林。</p> <p class="ql-block"> 从安塞到榆林全程高速278公里,途中在靖边服务区,我们享用了午餐,给车充好电,稍作休憩后继续前行。下午2点30分,终于抵达榆林市。榆林市地域广阔,我们皆是初次到访。驶入市区时,人生地不熟,询问路人后,才得知秧歌大赛的表演地点在二街,于是赶忙朝着二街驶去。到了三街,却发现路面封闭,无法直接进入二街。当时路上车水马龙,拥堵不堪,我们的车只能如蜗牛般缓缓前行。在附近兜转三圈后,终于找到一家宾馆——“榆溪综合开发服务中心榆溪大酒店”。办理好入住手续后,便迫不及待地前往二街,提前了解秧歌大赛的相关情况,为第二天的拍摄做准备。</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用过早餐后,我们早早出发。因时间尚充裕,便先去游览榆林古城。榆林古城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榆林市,它是2008年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古城之一,东依驼山,南凭榆阳河,西临榆溪,北踞红山。明成化年间,延绥镇巡抚余子俊将镇治所由绥德迁至榆林卫以后,对其多次修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第二次是明弘治五年;第三次是明正德十年(1515),这便是当地历史上流传的“三拓榆阳”。经此修拓,榆林城益发坚固雄伟。这座古城已历经600余年沧桑,虽屡遭兵火,迭经风雨侵蚀,但大部依旧完好,不失为塞上明珠。为重现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风采,对古城墙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p><p class="ql-block"> 古代的榆林不仅是军事重地,还是边疆贸易的中心以及汉族与西北少数民族文化交会和交流的地方,附近留存着不少与此相关的名胜古迹。历史上榆林还是首都北京的安全战略屏障,它是全国唯一由皇帝钦定城墙高度可以超过北京的城市,与北京是休戚与共的生态安全共同体。</p><p class="ql-block"> 榆林城倚山临水,龙腾虎踞,气势非凡,街道上楼阁相望,衙署相连。皇帝行宫(即凯歌楼,其时称“太乙神宫”)修得玲珑别致,颇具皇宫气象,明武宗驻跸榆林时,曾高兴地对随从说:“榆林真乃小北京也!”如今,古城内那些历经岁月沧桑的店铺已焕然一新,街道上高悬的大红灯笼、随风飘舞的彩旗,以及闪烁的霓虹灯相互映衬,将古楼、钟楼、城楼装点得格外喜庆,处处洋溢着浓郁的年味。一路上,我们邂逅许多身着秧歌服装、手持道具的表演者,他们正朝着表演点汇聚。这般热闹的场景,让我们忍不住一次次停下脚步,用相机定格这些精彩瞬间。</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们从南门走出,南门广场也是一个比赛场地,这里的场面更为宏大。我的同伴被这里的热闹氛围吸引,决定留在此处观看拍摄,于是我们便分开行动,我则前往世纪广场,那里是评委评分的表演场地,我满心期待能在那里欣赏到最精彩的秧歌表演。</p><p class="ql-block"> 赶到世纪广场时,现场早已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根本无法挤进去。无奈之下,我只好往北走,尽力找个能看到表演的地方。不一会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榆林市农商银行的彩车和彩旗方队,他们整齐的队列和鲜艳的色彩,瞬间吸引众人目光。紧接着,十辆彩车缓缓驶来,每一辆彩车都代表着榆林市工农商学等不同领域,它们的出现,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繁荣昌盛,展现出榆林市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p> <p class="ql-block"> 陕北秧歌是流传于陕北高原的一种具有广泛群众性和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又称“闹红火”“闹秧歌”“闹社火”“闹阳歌”等。它主要分布在陕西榆林、延安、绥德、米脂等地,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其中绥德秧歌极具代表性,绥德堪称陕北秧歌的中心,那里的农村仍保留着传统的秧歌表演程式、礼俗和风格特色。秧歌表演者常有数十人,有的多达近百人,在伞头的率领下,踏着铿锵的锣鼓,和着嘹亮的唢呐,作出扭、摆、走、跳、转的动作欢舞。秧歌还吸收了当地流传的水船、跑驴、高跷、狮子、踢场子等形式中的艺术元素,组成浩浩荡荡的秧歌队。</p><p class="ql-block"> 在众多表演队伍中,来自陕北榆林本地的几支队伍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秧歌特点:</p><p class="ql-block"> 榆林市教育系统代表队:身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他们巧妙地将教育元素融入秧歌表演。舞者们动作整齐划一,朝气蓬勃又活力满满,既展现出教育工作者的严谨认真,又不失秧歌的欢快灵动。在服装上,他们独具匠心,采用与校园文化相关的色彩和图案,以蓝色为主色调,象征知识的海洋,搭配代表青春活力的亮色装饰,再结合书本形状的彩扇等简单道具,寓意在知识的舞台上翩然起舞,传递教育的力量与希望。</p><p class="ql-block"> 佳县代表队:在榆林2025年全国秧歌展演的舞台上,屈倩红身着黑色西装与粉色大衣,现代女性的飒爽与秧歌传统的热烈完美融合。她舞姿妩媚,仿佛要把黄河的浪涛、高原的劲风、信天游的曲调都融入舞步之中。有观众评价,屈倩红的指挥“恰似在绘制一幅流动的年画”,每一笔都蕴含着千年的赭红与靛蓝,每一划都描绘着土地的厚重与包容。</p><p class="ql-block"> 靖边代表队:靖边大秧歌在表演形式上大胆创新,融入诸多新元素。表演队伍中,不仅有手持彩扇、花伞、彩绸的舞者,还有“踢鼓子”“水船”“跑驴”“舞狮”“龙灯”等二十多种表演形式轮番登场,为传统秧歌表演增添现代趣味,焕发出全新生机与活力。其音乐伴奏极具特色,以锣鼓、唢呐等传统乐器为主。锣鼓声铿锵有力、节奏明快,唢呐声嘹亮高亢、悠扬婉转。激昂的音乐声中,秧歌队员们迈着轻快步伐,扭动灵活身姿尽情舞动,现场观众也被热闹氛围感染,不由自主地跟着节奏鼓掌、欢呼。靖边大秧歌还融合多种传统艺术形式,省级非遗项目“霸王鞭”作为主体表演,舞者手持鞭杆,在鼓点节奏下,有节奏地敲击身体各个部位,发出清脆悦耳声响,极具观赏性。陕北信天游的歌声也不时在表演中响起,高亢嘹亮的嗓音回荡在广场上空,与欢快的秧歌节奏相互呼应,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表演内容同样丰富多样,跑驴演员将现实生活与浪漫主义色彩巧妙融合,表演惟妙惟肖、诙谐幽默,感染力十足。霸王鞭表演则以节奏明快、粗犷豪放、铿锵有力的独特风格著称,集武术、舞蹈、健身、艺术为一体,场面壮观。整体动作幅度较大,刚劲有力,充满豪迈之气。舞者步伐稳健,节奏明快,常伴有大幅度跳跃和转身动作,展现出靖边人民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服饰多采用红、黄等鲜艳色彩,与当地广袤的黄土高原形成鲜明对比,更凸显独特魅力。道具上,除传统的彩绸、彩扇外,还融入具有靖边特色的元素,如当地民间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造型的道具等,将靖边的风土人情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定边代表队:定边秧歌注重情感表达,舞蹈动作细腻且富有韵味。舞者们表演张弛有度,时而轻盈欢快,时而沉稳大气,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讲述定边的故事。服装通常借鉴当地传统服饰元素,如精致刺绣、独特的领口和袖口设计等,体现出定边深厚的文化底蕴。表演中,还会加入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元素,如当地民歌小调,使整个表演更具感染力,让观众仿佛置身定边的乡村田野,感受那里的质朴与温暖。</p><p class="ql-block"> 府谷代表队: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包含文秧歌和武秧歌。文秧歌类似二人台,武秧歌则由数十人装扮成古典戏剧中的武士,手执大刀、花枪,踏着鼓点进行武打动作表演。这种表演形式常与旱船、竹马、狮子等穿插进行,使整个表演更加精彩纷呈。道具和服饰别具一格,表演者使用薄软的扁担和绮丽的花灯作为道具,不仅增添表演的视觉效果,还体现出黄土地的厚重与灵秀。府谷大秧歌极具观赏性,舞蹈动作花样繁多,融合武术、杂技等多种元素,难度颇高。舞者们身手矫健,表演中常做出翻跟头、叠罗汉等高难度动作,赢得观众阵阵喝彩。服饰采用华丽的绸缎面料,配以精美的图案和装饰,尽显大气与奢华。道具方面,除常规的彩绸、花伞外,还可能使用巨型腰鼓等大型道具,增强表演的气势和视觉冲击力,充分展现出府谷人民的勇敢与智慧。</p><p class="ql-block"> 神木代表队:神木代表队带来的《忠勇杨家鼓》别具一格,独树一帜。其起源于古麟州边塞战场的杨家将战鼓,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底蕴。表演将传统音乐、戏曲、舞蹈、武术、秧歌等元素巧妙融合,以生动的艺术形式再现杨家将“出征、激战、凯旋”的豪迈场景,展现出那段波澜壮阔的壮丽史诗。表演中,古典诗词与民乐鼓舞相互穿插,节奏把握精准,刚柔并济。表演者们身着威风凛凛的军士服装,手中鼓槌挥舞得清脆急促,每一次击鼓都仿若战鼓催征,声声震耳,既传递出凯旋归来的豪情,又彰显着麟州儿女忠勇的精神之魂,让现场观众深切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先辈的英勇无畏 。</p><p class="ql-block"> 绥德代表队:绥德秧歌是陕北秧歌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黄土风情。表演风格热烈欢快,动作朴实憨厚,充满生活气息。舞者们步伐以“十字步”为主,配合简单而有力的手臂动作,形成独特的韵律。服装多采用红色、绿色等鲜艳色彩,寓意着红红火火的生活。道具方面,彩绸和彩扇必不可少,且彩绸通常较长,舞者舞动时,彩绸随风飘动,如同一道道绚丽的彩虹,将陕北人民的热情与乐观展现得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 此外演日程安排2月4日(正月初七)还有以下省市代表队。</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厦门市采茶舞</p><p class="ql-block"> 动作:常模拟采茶、制茶等劳动场景,有轻盈的采茶手势、灵动的转身等,如双手呈兰花指状做采茶动作,脚步以碎步、云步为主,表现出茶农劳作的欢快。音乐:一般以悠扬的闽南民间曲调为基础,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常伴有清脆的竹板、茶锣等打击乐器,增添欢快氛围。服饰:舞者多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女子常穿具有闽南特色的大襟衫、彩裤,头戴斗笠或花巾,男子服饰相对简洁,体现茶农质朴形象。</p><p class="ql-block"> 山东省商河鼓子秧歌</p><p class="ql-block"> 动作:风格粗犷豪放,男子动作刚劲有力,有挥臂、跳跃、顿足等大幅度动作;女子动作则较为舒展、柔韧,强调拧、扭、摆,体现出刚柔相济。音乐:以大鼓、大锣、大镲等打击乐器为主,节奏强烈、变化丰富,鼓点有多种组合,如“三点子”“五点子”等,能营造出热烈的氛围。 队形:丰富多样,有“二龙吐须”“四门斗”“八角琉璃井”等,舞者们通过快速的穿插、换位,展现出磅礴的气势。</p><p class="ql-block"> 河北省昌黎地秧歌</p><p class="ql-block"> 动作:具有诙谐、幽默的特点,舞者常以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来表现生活中的趣事,如妞的动作俏皮活泼,常用扇子、手帕等道具做出各种花样动作;丑角动作滑稽,以歪扭、蹲跳等动作引人发笑。音乐:旋律流畅、节奏明快,以唢呐为主奏乐器,配以打击乐器,音乐节奏与舞蹈动作紧密配合,富有感染力。角色:主要有妞、丑、㧟等角色,每个角色都有独特的舞蹈语汇和表演风格,相互之间的互动和配合是其重要看点。</p><p class="ql-block"> 辽宁省上口子高跷秧歌队</p><p class="ql-block"> 动作:高跷与秧歌动作完美融合,舞者在高跷上做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如劈叉、下腰、单腿跳等,既惊险又精彩,同时保留了秧歌的扭、摆等基本动作,兼具技巧性与观赏性。音乐:以东北大秧歌音乐为基础,曲调丰富,节奏鲜明,唢呐、锣鼓等乐器演奏出的音乐热烈欢快,能充分带动现场气氛。表演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及群舞等多种形式,表演内容丰富,常将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融入其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文化特色。</p><p class="ql-block"> 广东省潮汕英歌舞</p><p class="ql-block"> 动作:气势磅礴,舞者手持英歌槌,以刚劲有力的槌法和整齐划一的动作进行表演,有“前八棒”“后八棒”等不同的槌法套路,动作幅度大,节奏强烈,充满阳刚之美。音乐:以潮汕大锣鼓为伴奏,鼓点节奏鲜明,变化多样,通过不同的鼓点指挥舞者的动作和队形变换,音乐节奏激昂,能激发舞者和观众的情绪。服饰:舞者多模仿梁山泊英雄好汉的形象,身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头戴英雄帽,脸画脸谱,造型威武霸气。</p><p class="ql-block"> 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歌舞乐以古如歌为典型代表,具有以下特点:</p><p class="ql-block"> 音乐方面:旋律婉转悠长,犹如天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让人感受到草原的辽阔、骏马的奔腾等场景,仿佛一部活着的史书,每一个音符和歌词都承载着蒙古族先辈们的故事和情感。舞蹈方面:通常会配合古如歌等音乐进行表演,舞者身着华丽的蒙古族服饰,动作可能会有模仿骏马奔腾、雄鹰翱翔等姿态,体现出蒙古族舞蹈豪放、洒脱的特点,身姿挺拔、舞步精准而富有力量感,展现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勇敢和豪迈。表演形式:以情景歌舞为主,如杭锦旗乌兰牧骑表演的歌舞乐《草原的祝福》,就是以古如歌为核心,通过动人的音乐和优美的舞蹈,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古如歌的魅力,将音乐、舞蹈与情境完美融合,表达出北疆草原儿女的浓浓情谊与深深祝福。文化内涵:与蒙古族的生产生活、历史文化紧密相连,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特定场合表演,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情感等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 下午3.30整个秧歌表演大赛结束。我们回到宾馆已经是4.30了,于是我们收拾东西启程回家,榆林到蒲县358公里,一路没有停,到晚上八点我们就回到蒲县。</p> <p class="ql-block">早上7.59分到达延安市宝塔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路过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安塞区</p> <p class="ql-block">延安至安塞途中的景点。</p> <p class="ql-block">冯家营千人腰鼓基地</p> <p class="ql-block">基地简介</p> <p class="ql-block">基地的早上</p> <p class="ql-block">排列整齐的大鼓</p> <p class="ql-block">榆林市到了</p> <p class="ql-block">榆林市三街</p> <p class="ql-block">榆林市高高的旧城墙</p> <p class="ql-block">车辆限行</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p> <p class="ql-block">世纪广场里的灯笼</p> <p class="ql-block">榆林二街</p> <p class="ql-block">榆林市全国秧歌大赛评委席及电视台转播车及转播设备。</p> <p class="ql-block">好友任书杰</p> <p class="ql-block">榆林世纪广场</p> <p class="ql-block">榆林二街秧歌表演地</p> <p class="ql-block">天气真冷,大概在零下十度左右,这个头套可起了大作用了。</p> <p class="ql-block">漂亮的街景</p> <p class="ql-block">世纪广场</p> <p class="ql-block">各参加秧歌大赛参赛队名单及介绍</p> <p class="ql-block">两个小孩在广场放风筝</p> <p class="ql-block">古城墙拐角</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宾馆住地看见府谷县秧歌表演队的道具在下车装配。</p> <p class="ql-block">古城古楼</p> <p class="ql-block">古楼街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遇到的秧歌表演队员与游客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星明楼</p> <p class="ql-block">美食小吃城</p> <p class="ql-block">文昌阁</p> <p class="ql-block">南门</p> <p class="ql-block">下午一点秧歌大赛开始。</p> <p class="ql-block">这是神木市秧歌表演队</p> <p class="ql-block">这是教育系统秧歌表演队表演队里有一个黑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辽宁高跷秧歌表演队</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厦门市采茶舞</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厦门市采茶舞</p> <p class="ql-block">教育系统秧歌表演队</p> <p class="ql-block">神木市秧歌表演队</p> <p class="ql-block">靖边秧歌表演队</p> <p class="ql-block">定边霸王鞭表演</p> <p class="ql-block">横山县秧歌表演队</p> <p class="ql-block"> 春到榆林</p><p class="ql-block"> 孔宪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春风缱绻,轻吻榆林的大街小巷,温柔地唤醒酣眠的大地。</p><p class="ql-block"> 春至榆林,仿若一卷绚烂的锦绣华章。</p><p class="ql-block"> 大地欣然,缓缓睁开惺忪睡眼,满是蓬勃欢畅。</p><p class="ql-block"> 灼灼桃花,恰似天边流霞;皑皑梨花,仿若皑皑白雪,肆意缤纷绽放 。</p><p class="ql-block"> 绿柳袅袅,轻抚澄澈的河塘;燕子翩翩,翱翔于湛蓝晴空之上。</p><p class="ql-block"> 孩童们在街头巷尾肆意嬉戏,纯真的笑声在空中悠悠飘荡。</p><p class="ql-block"> 春风化雨,丝丝润泽人们的心房,希望的种子悄然破土,萌动生长 。</p><p class="ql-block"> 暖阳融融,倾洒而下,为城市披上一袭璀璨金裳。</p><p class="ql-block"> 春花烂漫,馥郁芬芳弥漫城乡,彩蝶蜜蜂沉醉在这甜蜜春光。</p><p class="ql-block"> 恰逢此时,全国秧歌大赛在春日里盛大开场。</p><p class="ql-block"> 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舞动的身姿仿若灵动的波浪。</p><p class="ql-block"> 人们的脸上洋溢着无尽喜悦,眼眸中满是期待,熠熠生光。</p><p class="ql-block"> 彩绸翩跹飞扬,脚步欢快流畅,尽情展现着民俗的独特魅力与磅礴力量。</p><p class="ql-block"> 春天啊,你赋予榆林无尽的生机在望,</p><p class="ql-block"> 让这座城市活力满满,也润泽着我们的心房。</p><p class="ql-block"> 秧歌大赛,更是这春日里熠熠生辉的璀璨星光。</p><p class="ql-block"> 让欢乐与激情在此热烈碰撞,让美好永远在记忆深处珍藏 。</p><p class="ql-block"> 2025.2.3于榆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