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游记

丽丽

<p class="ql-block">2024-9-2,三年前策划的陕甘游终于重启,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出发啦</p> <p class="ql-block">9-3,西安—黄帝陵—延安,午餐打卡网红名店~华夏御膳宫</p> <p class="ql-block">9-3,黄帝陵是轩辕黄帝的陵寝,是最早的中华始祖纪念地。《史记》记载的黄帝陵,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桥山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之地,保存着汉代至今的各类文物。陵前的“黄帝手植柏”距今五千余年,相传为黄帝亲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古柏参天,有“天下第一陵”碑亭,还有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的轩辕柏,树龄超5000年。 </p><p class="ql-block"> 黄帝陵冢:沿神道拾级而上可到达,这里庄重肃穆,是华夏儿女缅怀始祖的圣地。 </p><p class="ql-block"> 祭祀大殿:宏伟壮观,每年清明时节会在此举行盛大的公祭活动,殿内的黄帝像令人震撼。 </p> <p class="ql-block">9-4, 革命圣地延安</p><p class="ql-block">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王家坪,是一座大型革命历史纪念馆,通过大量珍贵的历史文件、文物等,生动展现了延安的革命发展历程。 </p><p class="ql-block"> 枣园革命旧址:曾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工作和生活过,可参观他们的旧居以及中央书记处小礼堂等建筑。 </p><p class="ql-block"> 杨家岭革命旧址:抗战时期的党中央驻地,有中央大礼堂、毛泽东和朱德等领导人的旧居等,在这里可以感受当年革命圣地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9-5,甘泉大峡谷位于陕西省延安市甘泉县下寺湾镇雨岔村,被誉为“世界活丹霞,中国梦之谷”。 独特地貌:属典型的地埋式峡谷、丹霞地貌,由亿万年前地壳运动产生的断裂经山洪暴雨冲刷而成,峡谷岩壁多为红黄色岩石,线条流畅,造型多样。奇幻光影:阳光透过峡谷顶部的缝隙洒下,在谷壁和谷底形成迷人的光影效果,不同时间、不同角度的光线变化,让峡谷呈现出五彩斑斓、如梦如幻的色彩。峡谷群景观:由桦树沟、龙巴沟、牡丹沟、月牙谷、爱心谷等120余条峡谷组成,各峡谷景色独特,风格各异。</p> <p class="ql-block">9-6,西府老街:是宝鸡的地道老街,这里老店扎堆,汇聚了众多西府美食,如擀面皮、臊子面、腊驴肉、马蹄酥等,游客可以在这里一条街吃遍宝鸡地道小吃。 </p><p class="ql-block"> 陈仓老街:与石鼓山公园相邻,建筑风格古色古香,有很多特色店铺、餐厅和酒吧,晚上灯火辉煌,夜景十分漂亮。</p> <p class="ql-block">9-6,陈炉古镇~位于‌陕西省‌铜川市‌,是一个因陶瓷而闻名的小镇,被誉为“东方古陶瓷生产的活化石”。‌小镇因“陶炉陈列”而得名,是陕西乃至西北地区最大的制瓷窑场,拥有1400多年的制瓷历史。</p> <p class="ql-block">9-7,天水旅游资源丰富,涵盖人文与自然等多种类型, 伏羲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始建于明成化年间,是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纪念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也是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p> <p class="ql-block">9-8,麦积山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始凿于南北朝时期,现存209个洞窟,7866尊佛像,壁画1000多平方米,有“东方雕塑陈列馆”之称,其石窟艺术以精美的泥塑和壁画闻名,艺术价值极高。 </p> <p class="ql-block">9-9,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是久负盛名的中国佛教圣地,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东汉末年:法门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桓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初名阿育王寺,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建寺置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北魏至隋:北魏皇室后裔拓跋育曾对法门寺进行大规模扩建,北周武帝灭佛时法门寺遭到重创,隋朝时法门寺东山再起,公元583年改阿育王寺为“成实道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唐朝:唐高祖李渊改名“法门寺”,此后法门寺成为皇家寺院,唐代诸帝多次迎送供养佛骨舍利,形成“三十年一开”的制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宋至明清:宋代法门寺承袭唐代皇家寺院气势,被恢复到最大规模。明清以后,法门寺逐渐走向衰落,但仍有一定规模的修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近现代:1981年法门寺砖塔倒毁,1987年清理塔基时发现唐代地宫,2006年法门寺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2007年法门寺文化景区开始开发建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建筑布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寺院布局:整体采用以塔居中,殿在塔后的“塔庙制”布局设计。以“真身宝塔”为中轴,塔前是山门、前殿,塔后是大雄宝殿,其后为藏经阁以及祖师堂,西院是法门寺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法门寺塔:位于寺院中轴,始建于东汉,初名阿育王塔。唐朝时为木结构正方形塔,明朝重修建成八棱十三级砖塔,1988年重建后的塔以钢筋混凝土结构筑成,式样按照明代十三级八角形塔。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物遗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佛指舍利:是举世仅有的王朝拥戴的佛教世界最高圣物,共有4枚,其中1枚为灵骨,3枚为影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文化影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佛教文化:法门寺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成为佛教圣地,对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寺内的唐密文化更是深刻影响了亚洲佛教文化的渊源发展。</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其地宫出土的大量文物,为研究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生动展现了大唐盛世的辉煌景象。</p> <p class="ql-block">9-9,陕西袁家村是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下辖村,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基本概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村域面积0.4平方千米,距昭陵博物馆10公里,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历史沿革:历史可追溯到元代之前,北宋时袁氏避战乱迁至此地形成村落,清康熙年间山西郭氏迁入,此后王氏、张氏等陆续迁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荣誉称号:是中国传统村落、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特色街道:有康庄老街、关中小吃街、回民街、祠堂文化街、书院街、酒吧街、艺术长廊等,每条街道都有独特的风格和业态。</p> <p class="ql-block">9-10,陕西乾陵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北部约6千米的梁山上。乾陵始建于公元684年,公元706年修建完毕。1960年,乾陵景区成立;1961年被列为中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被评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4年正式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陵墓布局:采用“因山为陵”的葬制,以梁山主峰和南面两个东西对峙的小峰为建筑骨架,仿照唐代都城长安城营建,分为内城、外城和陪葬墓区三个部分。内城占地230万平方米,原有两重城垣,现地面建筑基本损毁,仅剩内城朱雀门外一百多件大型石雕。主陵: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两个帝王合葬陵园。地宫所在的梁山位于宫城中心,象征皇权至高无上。地宫墓道用石条填砌,石条间以铁栓板固定、铅锡水灌缝,据勘查,陵墓四周无盗洞,是目前唯一未被盗掘的唐代帝王陵墓。陪葬墓:共有17座,呈扇形分布于主陵东南方位,已发掘5座,对外开放的有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和章怀太子墓。石刻:乾陵被誉为“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有一百多件石刻石雕。无字碑位于内城朱雀门外司马道东侧,由一块完整巨石雕刻而成,高8.03米,重达98.8吨;述圣纪碑位于司马道西侧,碑身由五块方石以榫卯扣接叠成,碑文由武则天撰文,中宗书丹,主要记述了唐高宗李治的生平事迹及其文治武功;六十一蕃臣像位于陵园内城南门外东、西两侧,是唐朝时期经济文化发展和对外友好往来的见证之一。</p> <p class="ql-block">9-11,咸阳,历史与烟火交织的旅程</p><p class="ql-block">咸阳博物馆,这座位于中山街的博物馆,是在明洪武四年的文庙基础上建成的。踏入馆内,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历史的长河。各类珍贵文物琳琅满目,从先秦的青铜器到汉唐的陶俑,从古代书画到碑刻墓志,每一件展品都静静诉说着咸阳往昔的辉煌。其中,西汉三千彩绘兵马俑阵,虽体型小巧却栩栩如生,气势磅礴,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精湛的技艺与非凡的创造力。看着这些兵马俑,我仿佛看到了当年大汉王朝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雄伟气象。</p><p class="ql-block"> 咸阳作为秦朝的都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自然是不可错过的景点。从咸阳出发,乘车前往临潼。远远望去,那高大的封土堆仿佛一座巍峨的小山,让人对地下那神秘的世界充满了遐想。走进兵马俑博物馆,那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军阵震撼了我的心灵。数以千计的兵马俑,形态各异,表情逼真,有的手持兵器,神情肃穆;有的目视前方,威风凛凛。他们就像一支随时准备出征的军队,守护着秦始皇的地下王国。每一尊兵马俑都凝聚着古代工匠的心血和智慧。站在这气势恢宏的兵马俑坑前,不禁为秦朝的强大和辉煌而感叹,也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自豪。</p><p class="ql-block"> 除了历史文化景点,咸阳的自然风光也别具一格。咸阳湖景区依渭河而建,湖水碧波荡漾,两岸绿树成荫。沿着湖边漫步,微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远处的咸阳古渡遗址,虽已不见当年舟楫往来的繁忙景象,但那古老的石桥和岸边的垂柳,依然让人感受到昔日的繁华与沧桑。在这里,历史与自然完美融合,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岁月的变迁和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9-11,旅行接近尾声~品尝咸阳美食</p> 9-12,回北京啦 <p class="ql-block">感谢好友精心策划的完美行程,感恩有你,感恩遇见🙏🏼🙏🏼🙏🏼</p> <p class="ql-block">完成陕甘之旅,就像经历了一场横跨历史、文化与自然的震撼冒险,身心都被深深触动。陕甘之行,不仅是地域上的跨越,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它让人领悟到历史的厚重、文化的多元、自然的壮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