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家访是加强家校沟通的重要方式,需要围绕学生在校和在家表现、学习情况、心理状态等方面展开。 </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校表现:老师向家长介绍孩子在学校的课堂表现,包括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遵守纪律情况;分享孩子在学习上的优点,比如数学计算能力强、作文写得生动等,以及存在的不足,像英语单词背诵困难、粗心大意导致作业出错多。同时,讲述孩子在学校的人际交往情况,有没有好朋友,是否融入集体。</p><p class="ql-block"> 学生在家表现:了解孩子在家的作息是否规律,比如几点起床、睡觉,有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学习时是否专注,有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询问孩子在家的兴趣爱好,是喜欢阅读、绘画,还是运动等,以及在家是否参与家务劳动,像扫地、洗碗等,以此全面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状态。</p><p class="ql-block"> 亲子沟通情况:观察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方式,是民主平等的交流,还是过于严厉或溺爱。和家长讨论亲子沟通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孩子不愿意和家长分享学校的事情,共同探讨如何改善沟通,让孩子更愿意敞开心扉。同时,鼓励家长多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见。</p><p class="ql-block"> 学习指导:针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老师和家长一起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比如孩子语文阅读薄弱,建议每天安排30分钟阅读时间,并做好读书笔记;如果孩子数学应用题理解困难,可每周额外做5 - 10道应用题进行专项训练。老师还可以向家长传授一些辅导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引导孩子预习、复习等。</p><p class="ql-block"> 心理关注:询问孩子近期有没有情绪上的变化,比如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容易发脾气等。和家长一起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提醒家长多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