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2月22日,我和老婆约上小舅子及其女儿一起去社口镇坦洋村玩一玩,也算是练车吧!不过基本上是老婆开的车。</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9日,农历正月十二,我和老婆及其同学邓幼琴,还有小舅子及其儿女再次驱车先去坦洋村玩。上一次因为师傅往家里送装修材料,时间不凑巧,急匆匆打道回府了;这次目标很明确,一定要到坦洋茶韵栈道打打卡。</p> <p class="ql-block">“白云山下坦洋乡,小武夷名不妄扬。”福安郭旻诗说的便是中国“坦洋工夫”之乡——福安市坦洋村。坦洋村距社口镇西部6公里,白云山东麓,现有523户,2100人(其中畲族人口120人),全村面积6.75平方公里,其中,茶园3200亩,林地面积4154亩,森林覆盖率达74.5%。 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茶叶种植及劳动力转移,年茶叶产量300多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多元。</p><p class="ql-block">坦洋村是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中共宁德地委工作时的农村党建联系点。1988-1990年,他四进坦洋村,鼓励茶农,“闽东学‘三洋’,坦洋要当领头羊”,不断放大“坦洋工夫”的品牌效应,因地制宜,壮大茶叶经济。1990年5月,他离任告别时对坦洋村留下的真情告白——“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p><p class="ql-block">2019年1月,坦洋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p><p class="ql-block">车子一进入坦洋地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坦洋村各种招牌、logo、文化墙等。</p> <p class="ql-block">1915年,坦洋工夫以高贵品质震惊世界,与贵州茅台酒同夺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这就是当年金牌再现艺术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坦洋村山门处的几堵仿古黄泥土墙。</p> <p class="ql-block">曾经,坦洋村因茶而兴,一杯茶,千年香,万里传;如今,茶仍然是当地的主导产业,一片叶,绿千岭,富万家,并且这杯茶沏出了新滋味。</p><p class="ql-block">图为村口的一处茶壶雕塑。</p> <p class="ql-block">站在村口隔岸相望,“喝过坦洋工夫茶,人走情常在” 12个大字,镶嵌在青山绿水间,格外醒目,俨然是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顺着栈道可下到河边,其实这是一条山涧,通过人工辅助工程,使得这里的防洪标准提高了,水土流失保护更好了,水利浇灌功能更完善了,还成了村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真的是一举多得啊!</p> <p class="ql-block">清朝时期,福安赛岐就是主运“坦洋工夫”的“海上茶路”的码头,坦洋工夫茶成了福安最早出口的农产品。1915年,一箱箱坦洋红茶从这里起运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凭借工艺精湛、口感独特等优势,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还成为英国皇室专用茶。</p> <p class="ql-block">如今在坦洋村内,多座廊桥无不诉说着坦洋工夫昔日的繁华与荣光,村民或茶商在廊桥上挂满了锦旗,表达了感激感恩之情,也在诉求祈祷来年能再带来滚滚财源。</p><p class="ql-block">这么多桥中有座叫真武桥,它始建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1876年,武举施光凌联合胡兆江、郭尚宾、王正卿等茶商重建;1989年,重修,改原木拱为石拱,其他制式依旧;2004年,再次修缮。现今桥长39米,跨31米,单孔跨度5米,高11米,桥面宽三开间,进深十五开间,歇山顶。中设神龛,奉祀真武大帝以镇水患,为福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既是茶青交易场所,也是村民通行、祭祀祈福之地。</p> <p class="ql-block">河边栈道尽头可拾阶而上来到坦洋功夫茶主题公园,不仅有花花草草,还有雕得栩栩如生与茶业有关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社晓公路从村里穿过,形成了不大不小的商业街道,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商品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过了河,对岸就是坦洋小学、旅游区服务中心、茶业科研机构等集中区。</p><p class="ql-block">以上为2024年12月22日所拍摄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过了河左转沿一条狭小的公路,可盘旋抵达茶韵栈道、云桂观景台等景点。当然也可步行而上哦!</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9日,再次来此,我们选择半车半徒步,这样可沿途欣赏美丽风景。</p> <p class="ql-block">茶园里,像这样的喷雾器到处都是,还装了许多监控探头和其他感应器,毕竟这里正在搞智慧茶园建设呢!</p> <p class="ql-block">各个三叉路口都有这些指路牌,怕你走错了。</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樱花朵朵开。</p> <p class="ql-block">茶韵栈道蜿蜒于茶山之间,造型十分独特,是游客休闲散步、拍摄美景的绝佳地点。站在步道上,可以俯瞰整个坦洋村的风光,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p><p class="ql-block">栈道虽不长,但弯弯曲曲,犹如蛇行千里,走过之后“蛇”么都好!</p> <p class="ql-block">这一处景点名曰云桂观景台。</p><p class="ql-block">略显不够霸气、惊险,要是平台再往前延伸一二十米,且铺上透明防爆玻璃,那就更好了!</p> <p class="ql-block">临近中午,我们离开坦洋顺道去了龟龄寺。</p><p class="ql-block">据《福安市志》记载,龟龄寺始建于唐咸通元年(860年),是福安市现存16座建于唐代的寺庙之一。历经千年风雨,龟龄寺庙曾多次辗转重修。大殿原系僧静贤徒善明于清光绪初年兴建,1948年僧心悟在现址再次重修。</p><p class="ql-block">龟龄古寺现保存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两座大殿,一座膳房,一座宿舍,面积约7000平方米。1972年、1977年,龟龄寺侧旁分别建两座海会塔,另尚有名胜古迹灵峰寺、五谷堂。梵音古韵,这座宋代古建筑更是令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走马观花式游览,我觉得龟龄寺的装点小而雅,朴实无华但处处别出心裁,且经典有禅意,让人敬佩、难忘!</p> <p class="ql-block">以上景点,我不再作冗余介绍,望你自行查阅公众号文章、抖音、微视频等新媒体平台,而详细了解相关知识。</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镇寺之宝了吧!但遗憾的是缺石雕乌龟之首,可能是历经沧桑,或保护不善,或惨遭破坏吧!</p><p class="ql-block">但她一定是龟龄寺的吉祥物。据说,见见石龟、摸摸石龟是沾喜气的一件事,已渐渐成为龟龄村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p> <p class="ql-block">离开社口镇继续向北,我们来到上白石镇白石坂村的河长制主题公园。</p><p class="ql-block">白石坂村位于福安市上白石镇,地处交溪沿岸,104国道旁,村域面积约6平方公里,因这一带土地绵延近千亩,形似长坂,紧贴上白石溪,故取名为白石坂村。</p> <p class="ql-block">清澈的交溪水的潺潺流水声与偶尔传来的鸟鸣声,构成了一曲动人的自然乐章;轻轻摇曳的芦苇,为这静谧的景致增添了几分生动。</p><p class="ql-block">见到此情此景,老婆和小舅子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儿时来此春游的快乐时光,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一样!</p><p class="ql-block">小时候,他们俩随父母在潭头、上白石、溪柄、赛岐等工作过的地方读书、生活。</p> <p class="ql-block">树林里的林荫小道。</p> <p class="ql-block">小溪边的时尚帐篷。</p> <p class="ql-block">这几处文宣,引来无数人来此拍照打卡、休闲散心。他们找一处空旷的地方,摆上美食,或围炉、或烧烤,与家人或朋友围坐在一起,或搓麻将、或聊天,沐浴着阳光多惬意啊!</p> <p class="ql-block">中午一时多,我们在上白石镇街上以正宗糊吊为午餐。午餐后,继续往北去圆潭村。</p><p class="ql-block">上白石镇圆潭村有着“鸡鸣一声,两省三县相闻”的地理环境。静立岸边,眺望对岸,山峦连绵起伏,群山环绕中的圆潭村,平坦的建设用地稀缺,房屋依山势构筑,层次分明,隐于青山绿意中,宛若仙境。</p><p class="ql-block">2019年端午节,我有幸陪同时任单位主官到此亲切看望其精准扶贫对象,并送去慰问金。</p> <p class="ql-block">拾阶而上,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立于村口的巨大的古法茶油压榨的碾轮,让你意识到这里可曾是油茶圣地。驻足拍照时,仿佛可闻到延绵不绝的茶油香,穿越时间的长河,诉说着这里曾经的辉煌岁月。</p> <p class="ql-block">用鹅卵石铺就的花坛一个又一个,不种花却种菜,有萝卜、有青菜、有芥菜……依山而建建的小路也采用鹅卵石。</p> <p class="ql-block">依着山,顺着坡,往上爬,就一条青石铺的台阶,路在右边,三四座房子并排在左边,有些房子虽已破败不堪,但很古朴宁静。</p><p class="ql-block">村里的老人说,这里一则穷乡僻壤,交通不便,钢筋水泥等物资费时费力,也耗财;二则被政府套上“上白石水利枢纽工程淹没区,即将要搬迁”的圈子,处进退两难的尴尬之境。</p><p class="ql-block">他们又说,尽管向往外面的世界,但又无法割舍对故土的眷恋。他们要在这村庄仅剩的日子里,开心地生活、守护,让乡愁永远印记在脑海里。</p> <p class="ql-block">这算是村里最好的房子了吧!</p> <p class="ql-block">民间处处有智慧,你看看村民如何晒秋吧!</p> <p class="ql-block">村民在家门口种的葱蒜郁郁苍苍。</p> <p class="ql-block">村民的渔网,听说交溪的水质好,鱼肉美,自然供不应求。</p> <p class="ql-block">傍晚了,我们踏上回家的路。</p><p class="ql-block">看着船夫拉着“纤绳”,渡船不靠摇橹撑竿,就能横跨到对岸;看着船边宁静的溪水,我在脑补若干年后这里将成为水库淹没区,那时候又是一番啥景象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