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摩尔曼斯克/北极圈/北极光

金色大象

<p class="ql-block">2025年1月22日,从深圳搭乘南航空客330飞往俄罗斯莫斯科。这两年俄罗斯位于北极圈内的城市摩尔曼斯克火了。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异的性价比,使得摩尔曼斯克成了中国人极其青睐的观极光圣地。我们先飞莫斯科,然后转机飞摩尔曼斯克,进入北极圈。这可是真正的找北,比到漠河还刺激。</p> <p class="ql-block">2024年不慎伤了腰,整整一年都在休养,最远只去了一趟广州。时间进入2025年,腰好了很多,考虑再三,决定2025的第一次出游放在俄罗斯的摩尔曼思克,去冰天雪地里追逐北极光。南航的空客330是双通道宽体客机,可以载400人。我们乘坐的这个航班完全满员,百分之八十是去看极光的中国游客。看来摩尔曼斯克这个小众景点在中国人疯狂拥入后很快就会不小众了。</p> <p class="ql-block">2025.01.22下午1:20从深圳起飞,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飞行,北京时间凌晨1点,莫斯科时间下午8点抵达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谢列梅捷沃机场。曾经来过两次的城市,三年疫情,俄乌战争,莫斯科,你还好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来到莫斯科德莫杰多沃机场,这个机场主要飞俄罗斯国内航班,我们在这里飞北极圈城市摩尔曼斯克。莫斯科今天零下4度,摩尔曼斯克零下19度。冬天的莫斯科天是灰蒙蒙的,室内温度很高,室内室外温差很大。如果一切顺利,明天就可以看到北极光了。</p> <p class="ql-block">从莫斯科到摩尔曼斯克乘坐的是俄罗斯航空公司的航班。飞机上的一个空少酷似贝克汉姆,很帅,忍不住拍了一张照片。</p> <p class="ql-block">飞机上朝下望,真的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好一派北国风光。</p> <p class="ql-block">经历两个小时,从莫斯科飞进了北极圈。从天上往下望,一片洁白。飞机落地,跑道边上堆着近三米的雪墙。做梦一般,就这样进了北极圈?</p> <ul><li>这里真的是一个极寒的世界。冰天雪地,隔着手套手仍然冻僵。脸冻的疼。今晚出去狩猎北极光,零下二十度的严寒,希望可以看到北极光,希望今天晚上见证奇迹!</li></ul> <p class="ql-block">晚上出去找食吃。这里己进了北极圈,摩尔曼斯克处于北纬68度58分,远远的深入到了北纬66°34′的北极圈里,极昼和极夜轮替。下午四点天己经黑了。这里简直就是一座巨大的雪乡,人行道旁的树全是树挂,晶莹剔透,漂亮极了。两边的积雪一米多厚,走起来咯吱咯吱的,这是属于北国雪乡特有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看极光要半夜。前提是必须是晴朗的夜空,天上无云,无光污染。我们全付武装,冒着零下二十度的严寒,来到摩尔曼斯克郊外的一处追光圣地。陆续来了很多辆来看极光的车,追光的全是中国人。极冷,一般的毛织手套己不御寒,要那种笨拙厚实的皮手套才行了。</p> <p class="ql-block">很久很久沒有看到这么漂亮的星空了。漫天星斗,天边开始出现绿色的极光。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极光,也许是最神奇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由于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引起高空空气分子电离而产生的。它酷似仙女挥舞的彩带,极其绚丽,极其梦幻,极其神秘。可以想像,数百年前,我们的老祖宗<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极夜眺望极光</span>目瞪口呆的情景,除了归究于上帝,再没有其他的解释了。在北极圈冬天的上空,每天都在产生极光,但是由于天气,云层,光污染等原因,不是每天都可以看到。</p> <p class="ql-block">能不能看到极光,是由地球纬度决定的。纬度就是地球仪上平行的线,越靠近极点纬度越高。几年前我曾专门去了一趟漠河,期待可以看到北极光。在漠河呆了三天,问了许多世居漠河的人,才弄明白漠河由于地球纬度的关系是根本看不到极光的。漠河纬度仅为52度,北极圈的纬度是北纬66°34′,相差几千公里。那么为什么盛传漠河可以看到极光?这个传说和神农架野人、喀纳斯湖怪一样,都是善意的谎言。</p> <p class="ql-block">刚刚吃完早餐。由于5个小时的时差,深圳已是下午,这儿才是早晨。酒店一楼的小酒馆里洋溢着北极文化,墙壁挂着一张真正的熊皮,可怜的熊!早餐吃的东西不少,但是一半是凉的,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不是一般的大。</p> <p class="ql-block">前往世界的尽头-捷里别尔卡,一颗隐匿于北冰洋畔的明珠。也有人调侃捷里别尔卡是世界的屁股,因为捷里别尔卡位于欧亚大陆的边缘,突出于北冰洋的半岛上。再向北就是浩瀚的北冰洋,除了海水和冰山再无人烟。</p> <p class="ql-block">前往捷里别尔卡途中。这里有一个风电站,地势稍平,茫茫白雪覆盖着大地。一大群南方大小土豆开心的不得了,有的孩子还是第一次与雪这么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这里写着前往捷里别尔卡还有42公里。</p> <p class="ql-block">捷里别尔卡是一个位于北极圈内的小渔村,毗临北冰洋,是欧亚大陆有人居住的最北的地方。以前这里的人靠打鱼捕蟹为生,现在这里己经成了著名的观赏极光圣地,基本没有原住民了。从摩尔曼斯克到捷里虽然不到二百公里,但是要开车三个多小时,还经常遇上大雪封路。这里有一具以前捕鲸人留下的鲸鱼骨骼。</p> <p class="ql-block">世界上最北边的秋千。也是捷里最热门的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号称是冰雪女王的宝座,也是世界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最简陋的王座。</span></p> <p class="ql-block">在这个世界的尽头,不是没有人,而是只有中国人。</p> <p class="ql-block">太冷了,我躲进了海边的一个咖啡馆。里面很暖和,还有卫生间。隔着玻璃可以看到北冰洋,可以看到人们排队等候上网红秋千。只是必须消费。</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另一家餐馆用俄式自助午餐。</p> <p class="ql-block">二哈原来是干这个的!</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二哈要上班给自己挣狗粮。</p> <p class="ql-block">北冰洋出海观鲸。北冰洋的黑色海水和天际连成一片,浩瀚无垠。天寒地冻,浊浪滔天,鲸没看到,人快冻僵了。</p> <p class="ql-block">摩尔曼斯克是地球上纬度最高的城市。但是它毗邻的北冰洋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虽然气候极其寒冷但是终年不结冰。让第一次来到北冰洋的中国土豆们极度兴奋,顶着凛冽的寒风在海边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位于北冰洋岸边的一条破船。锈迹斑斑,估计报废挺久了。天上冬云翻滚,海上浊浪拍岸,满目萧瑟。让人有一种特别孤独,和自然融为一体的未日感。</p> <p class="ql-block">从捷里别尔卡赶回摩尓曼斯克。一路返程,天气不好,满天乌云,连一颗星星都看不到。估计今天晚上看不到极光了。于是放弃了今天晚上的追逐极光,来到了俄罗斯的一个大型商超来逛逛,补充点零食。</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的肉制品很便宜,一个小腿粗细的肉肠合人民币才2.9元,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水果很多是中国进口的,葩葩柑的包装纸还是中文的,折合人民币30元一斤。物价普遍比中国略高,肉类便宜。</p> <p class="ql-block">2025.01.25。今天在摩尔曼斯克市区转转,第一站来到了摩尔曼斯克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苏德战争初期,法西斯德军妄图三天内占领摩尔曼斯克,占领这个北冰洋不冻港,切断苏联北部的交通线。在1941年7—9月,苏联的第14集团军,在苏联北方舰队和英国航空母舰的支援配合下,坚守摩尔曼斯克四个月,挫败了德国军队对摩尔曼斯克的进攻,保证了战争期间苏北部海陆交通线的畅通。</p> <p class="ql-block">这场战争极其惨烈,摩尔曼斯克城市三分之二被夷平。但是英雄的苏联军民最后胜利了。</p> <p class="ql-block">摩尔曼斯克是前苏联重要的军港,现在仍是俄罗斯北方舰队的母港。俄罗斯绝大部份核潜艇(现役及退役的)都停泊在摩尔曼斯克。据说这个军港现在是可以参观的,只是要提前申请预约。只是我们只有三天时间,没有时间去军港参观了。非常可惜。</p> <p class="ql-block">在摩尔曼斯克有一座屹立了近半个世纪的纪念碑,它就是阿廖沙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摩尔曼斯克保卫战英勇献身的战士们而建的。阿廖沙纪念碑高达31.5米,坐落在海拔173米的山顶上,俯瞰着整个摩尔曼斯克市和科拉湾,是俄罗斯第二高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前为无名烈士们点燃的长明火终年不熄。</p> <p class="ql-block">站在阿廖莎纪念碑前,可以俯瞰整个摩尔曼斯克市及著名的科拉湾,还可以看到巨型货轮出入这个不冻港。</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著名的“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的停汩地。“列宁号”核动力破冰船是全世界第一艘采用核动力的船只,开创了人类和平利用核能的先河。1959年12月7日首航,几乎不间断地航行了30年。1989年这条功勋卓著的破冰船正式退役,停泊在摩尔曼斯克港。船上有两台功率为171兆瓦的核反应堆,合计相当于46万匹马力,至今没有拆除,成为这条船最有特色的展示部分。令人惊奇的是,这条六十多岁的老船,外表仍然很新很漂亮,仿佛随时可以起航。时间仓促,未能登船,颇为遗憾。</p> <p class="ql-block">应该说前苏联时期老毛子手里还是有许多绝活的。这艘破冰船就是一个例证。要知道中国造船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破冰船一直是个短板,中国赴南极建长城站和中山站,是用的乌克兰的二手破冰船。而我国水面舰船目前尚无应用核动力的。“列宁号”排水量1.9万吨,长度134米,最大破冰厚度2米,服役长达30年,破冰里程达56万海里,为前苏联维护北极航道立下了汗马功劳。</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全世界最北的麦当劳。由于俄乌战争爆发,美国制裁俄罗斯,麦当劳撤出俄罗斯,但是俄罗斯换了一个标志,里面卖的仍然是原来的汉堡。</p> <p class="ql-block">摩尔曼斯克麦当劳的麦乐虾和鲜虾汉堡是用北极甜虾做的,极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要离开摩尔曼斯克了,心里却有着深深的不舍。这儿仿佛是天的尽头,位于68度58分33秒的北极圈里,就意味着一年有半年极昼半年极夜。北冰洋浊浪滔天,却盛产帝王蟹。这里整个城市都是树挂的世界,晶莹剔透,极其美,不刻意,纯自然。而极光又是独属这一方水土的美丽,在地球的尽头展示着世界上最独特的美。在这最寒冷的三个月,来自全世界的追光族云集这里。我更没有想到,这么小众的一个景点,吸引来那么多中国的游客。 </p> <p class="ql-block">要离开摩尔曼斯克了,要离开北极圈了。再见,摩尔曼斯克。</p> <p class="ql-block">回到莫斯科在机场等待取行李。传说摩尔曼斯克机场有人偷东西。所以许多中国人的行李箱用保鲜膜包裹起来防盗。中国人还意外促进了俄罗斯保鲜膜的销量,颇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凭借着迅飞翻译机和莫斯科打车软件,开始了莫斯科的博物馆之旅。</p> <p class="ql-block">红场上的冰场。俄罗斯一直是冰雪运动大国。尤其是花样滑冰,上届北京冬奥会的三套娃给中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坐落于红场一侧的俄罗斯国立历史博物馆。创建于1872年,应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敕令修建,1883年开放,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博物馆。门前骑马的将军是二战名将朱可夫。</p> <p class="ql-block">国立博物馆里金碧辉煌,沙俄时代留下的珍贵文物令人印象深刻。</p> <p class="ql-block">在博物馆里看到非常多的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俄罗斯极其注重对青少年历史观的教育,开疆拓土的基因深入骨髓。世界第一国土大国是打岀来的,不服不行。</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国立历史博物馆有近500多万件文物藏品,涵盖了俄罗斯一千多年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建筑、民族等领域,藏品之丰富在世界博物馆中仅次于英国大都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有许多名人肖像画。左边是沙皇尼古拉二世,右上是物质不灭定律的发现者罗蒙诺索夫,右下是俄罗斯历史上著名的彼得大帝。</p> <p class="ql-block">顶楼是列宁陈列馆。列宁创建了前苏联,这个小矮个子影响了半个世纪的世界,也间接影响到了中国。正是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列主义,才有了陈独秀李大钊学习苏俄,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列宁死后遗体被入殓水晶棺,开创了共产国家领导人死后保存遗体的先例。</p> <p class="ql-block">克林姆林宫红墙下的无名烈士墓,长明火终年不熄。</p> <p class="ql-block">换岗仪式很有俄罗斯风格。</p> <p class="ql-block">位于红场一侧的莫斯科古姆百货大楼,是莫斯科最豪华最漂亮的商厦。建于1893年,是一座玻璃屋顶的三层建筑,有三个大拱门,由一千多间商店组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其说它是商店,不如说它更像宫殿。极具欧洲古典风格的米黄色建筑和旁边色彩瑰丽的教堂和谐地组成红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商场内部是中心对称的街区式设计,数不清的连廊和楼梯将上千间店铺彼此相连,每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我的伙伴们。</p> <p class="ql-block">4点多天己经开始黑了,红场变的绚丽多彩,古姆商场的装饰灯格外漂亮。</p> <p class="ql-block">这一天看俄罗斯武装力量大教堂和库宾卡坦克博物馆。这两个景点都隶属于俄罗斯国防部,其实是在一个地方,相隔半个小时车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队取消了负责政治思想工作的政委、教导员和指导员,思想的凝聚力只能依靠宗教信仰。俄罗斯武装力量大教堂是由俄罗斯国防部投资60亿卢布建设的,是融合了军国主义、爱国主义及东正教的教堂,为了庆祝二战胜利,纪念俄罗斯红军的光辉历史,在20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5周年时落成开放。</p> <p class="ql-block">武装力量大教堂主殿。</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武装力量大教堂里最珍贵独特的四幅巨大的壁画:天上漂浮着圣使,地上是满身战火硝烟的苏联红军战士。战士们还拿着缴获的德日标牌和德日军旗。这四幅𤩹画寓意法西斯德国必败,因为上帝站在了苏联一边。只是自1917年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以后,对宗教进行了残酷的打压,甚至拆了很多教堂。苏德战争时期宗教对苏联军队没有什么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俄罗斯武装力量大教堂, 融合了军国主义、爱国主义及东正教,是独一无二的教堂,2020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5周年而落成开放。教堂的洋葱顶高14.18米,直径为19.45米,象征着持续了1418个昼夜的苏德战争于1945年结束。主教堂的洋葱顶直径为22.43米,而德军签订无条件投降书的时间为22点43分。钟楼高75米,代表了教堂落成的2020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教堂内的步道是用缴获的德国坦克溶炼的铁板铺砌。</p> <p class="ql-block">以国防部的名义投资一座巨型教堂,我的感觉似乎有点怪。苏联解体后苏联军队再也不复当年荣光,极其缺钱,这笔投资若是给军队购买武器装备,似乎更名正言顺。前苏联时期对宗教的打压相当厉害,但是当苏联和苏共都不存在的时候,宗教信仰的恢复还是非常快的。</p> <p class="ql-block">1418“记忆之路”博物馆是一座环绕着武装力量大教堂的建筑。1418是指1941年到1945年苏德战争打了共1418天。</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以时间为轴,长廊左手边都是当年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右手边是在这个时间段所能搜集到的烈士遗像。</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熟知的苏联女英雄卓娅。</p> <p class="ql-block">二战四巨头。</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资深军迷,第一次拿着熟悉的波波沙冲锋枪。</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俄罗斯库宾卡坦克博物馆。库宾卡坦克博物馆隶属于国防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坦克博物馆,馆内陈列有三百多辆坦克及装甲车,比一支坦克师的坦克都多。坦克博物馆的坦克藏品涵盖一战二战,进行国防教育的最好场所,可惜中国没有类似的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室内展区主要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重型坦克、中型坦克、轻型坦克、装甲战车、 英美坦克车辆、德国坦克车辆、日本和法国坦克车辆。有世界上最早的英国坦克;二战期间的日本坦克,被戏称是铁皮罐头;苏联二战的功勋坦克T-34;德国的虎式坦克。</p> <p class="ql-block">一辆教学坦克,可以清楚的看到坦克的内部构造。</p> <p class="ql-block">这些馆藏坦克几乎涵盖了一战、二战的全部坦克品类。</p> <p class="ql-block">这辆世界上最小的坦克让人感到惊讶。这要什么样的身材才能坐进去。记得当年坦克部队招兵个子高的不要,要1.67以下的。</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里的小卖部也做成了坦克形状。</p> <p class="ql-block">这架苏-25可以坐进座舱体验一下开飞机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库宾卡坦克博物馆还有室外陈列,除了坦克,还有前苏联的各种飞机。1,双旋翼的卡50;2,曾经是世界上飞的最快的飞机米格-25;3,<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米26,曾去过汶川地震灾区抢险;</span>,中国运八的原型A-12。</p> <p class="ql-block">室外陈放的导弹和坦克。</p> <p class="ql-block">今天来到了俄罗斯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这是这一趟俄罗斯之行的第五个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历史博物馆之一,呈现的是从沙皇俄国到前苏联再到现在俄罗斯的军事斗争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门口有两个真人大小的战士雕塑,一个男战士一个女战士。</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四周是武器陈列广场,由于位于市中心,略显局促。陈列有前苏联时期的导弹、坦克、飞机等。</p> <p class="ql-block">1、前苏联元帅马利诺夫斯基在二战中获得的勋章。他曾参与指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和出兵东北消灭日本关东军,两次获元帅称号。2、胜利后苏军高级将领的合照;3、博物馆大厅列宁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搞的肃反,是苏共历史上极为黑暗的一页。共有68.2万人遭枪杀,130万人被判刑,五名元帅被枪毙了三名,这里面有伏龙芝军事学院的创办者伏龙芝。115名集团军司令中,13名被杀。这些数字让人不寒而栗。要知道这68.2万人全部是苏共的优秀将领、优秀干部。正是由于肃反,让希特勒下了决心入侵苏联。</p> <p class="ql-block">这是收缴的柏林国会大厦的纳粹军旗及纳粹的铁十字勋章。希特勒准备在占领莫斯科后阅兵和授勋,准备了二万多枚铁十字勋章,没想到这些勋章成了苏联红军的战利品,现在成了收藏界的宠物。</p> <p class="ql-block">斯大林的元帅服和朱可夫将军的胜利勋章。</p> <p class="ql-block">当时苏联红军各军兵种的军服。</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小剧场有一场“大国印象秀”的演出,不让拍视频。但是演出完毕可以和俄罗斯演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拿了一个下午的时间来体验莫斯科地铁。莫斯科地铁始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建筑风格多样,每个地铁站都独具特色,装饰精美。</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地铁站距地面80 -100米,乘坐扶手电梯好几分钟。在当时应该是有考虑战备需要的,莫斯科保卫战时有五十多万市民在地铁隧道里躲避战火。</p> <p class="ql-block">莫斯科地铁车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三十年代至五十年代的风格偏古典,后来的风格偏向简约。</p> <p class="ql-block">地铁站出口,很有前苏联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再次来到谢列梅捷沃机场。要离开俄罗斯了。</p> <p class="ql-block">排队出关了。再见俄罗斯。虽然是第三次来俄罗斯,但是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这个国家国土辽阔,艺术底蕴深厚,它的博物馆和芭蕾舞世界驰名。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来俄罗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