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世界的瓷之根

老叶子

<p class="ql-block">  瓷器,是在制陶技术高度成熟的基础上产生的,从陶到瓷的“进化”,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p><p class="ql-block"> 最早的陶器,胎质较疏松,表面无釉;继而出现的釉陶,表面施釉,但仍为陶胎;原始青瓷,烧成温度高于陶器,胎质硬结致密;而成熟的瓷器烧造于东汉中晚期的上虞。</p> <p class="ql-block">八角星纹彩陶豆 大纹口文化</p> <p class="ql-block">首陶瓶 崧泽文化</p> <p class="ql-block">青釉弦纹尊 商</p> <p class="ql-block">青釉三系鼎 春秋</p> <p class="ql-block">  夏商周原始青瓷窑址见于长江以南历史上的百越民族分布区域,从现有考古资料看,原始青瓷的烧制,首先于夏商之际在浙江取得突破,以德清为中心的东菬溪流域窑区,已经聚集了近二十处原始青瓷窑址。不仅如此,从那时起,直到东汉中期前后成熟青瓷出现,浙江境内各时期的原始青瓷窑址均有发现,不仅数量甚众,且各时期均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生产中心。经过夏商之际到西周早中期的初步发展,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的进步提高,春秋末至战国早中期,原始青瓷生产工艺达到巅峰。</p> <p class="ql-block">  原始青瓷作为瓷之始,此所以谓之“原始”二字,是因为烧成的青色成于天然,颜色与窑工烧造时的天气、窑温、釉浆配比等因素随机相关。</p> <p class="ql-block">原始瓷罐 春秋</p> <p class="ql-block">原始瓷盖鼎 战国</p> <p class="ql-block">铺首双耳原始瓷罐 战国</p> <p class="ql-block">鸟纹双耳原始瓷罐 西汉</p> <p class="ql-block">波纹原始青釉瓷执把盖壶 西汉</p> <p class="ql-block">  上虞母亲河名叫曹娥江,早在商周时期,曹娥江中游两岸就已经开始烧造原始陶器了。时间跨越千年,东汉时期政治环境的影响,地域文化的交流,为原始青瓷向真正意义上的青瓷跨越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东汉时期,这里烧制出了最早的成熟时期。当时这里不仅拥有大量适合烧造青釉瓷的瓷土和作为烧造木材原料,基本上具备了烧制成熟青瓷的必要条件。</p><p class="ql-block"> 浙江上虞,这片古老的土地,其境内东汉小仙坛、大园坪生产的青瓷,胎釉成分,烧成温度、物理性状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现代日用瓷的标准。成熟瓷器的诞生,是上虞先民对人类物质文明作出的杰出贡献。</p> <p class="ql-block">  西汉时期,上虞曹娥江中游两岸涌现众多烧造越窑瓷的龙窑。</p> <p class="ql-block">  越窑火焰铸就了中国瓷器的传奇,乃“瓷国”群芳中之“母亲瓷”。</p> <p class="ql-block">越窑青瓷水波纹四系瓷罐 东汉</p> <p class="ql-block">越窑青釉瓷罂 东汉</p> <p class="ql-block">越窑青瓷绳索纹罐 东汉</p> <p class="ql-block">越窑青瓷斜方格瓷水盂 东汉</p> <p class="ql-block">  越窑创烧于东汉,至南宋漸亡,是我国出现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青瓷窑系。</p> <p class="ql-block">越窑褐釉瓷虎子 东汉</p> <p class="ql-block">越窑黑釉瓷虎子 西汉</p> <p class="ql-block">越窑青釉瓷庭院式屋模 东汉</p> <p class="ql-block">越窑青瓷堆塑五管瓶 东汉</p> <p class="ql-block">  陶器是世界的,瓷器却只属于中国。全世界各古文明均掌握制陶技术,却只有华夏文明,在制陶技术高度成熟的基础上孕育出了瓷器,并独领风骚数千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