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南海观音礼佛之后,大部分一日游的旅客都跟着导游去了码头。只有几位是两日游的,所以导游就把我们扔给岛上的地导——一位四十多岁的男人。实际这个人也不是什么导游,只是岛上的当地人,对岛上的情况比较熟悉而已,讲不出什么来。这个人领我们到了一个比较简陋的宾馆,并告诉饭店就在下面不远处,五点半开饭,就走人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饭店才知道,导游给我们留的标准很低,根本就不够吃,所以我们自己又花了不少钱才吃饱饭,海鲜却贵的出奇。</p><p class="ql-block"> 饭吃的不好,但是还要拍照片的,所以我们起的很早。只有这一个地方有光亮,也不知道是哪里?</p> <p class="ql-block">这地方叫万佛塔。</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普门万佛宝塔。是一座融合古建筑重建要求与现代建筑施工技术结合,雄伟秀美,整体布局独具匠心的公共建筑工程,是海天佛国普陀山的又一重要宗教场所。</p><p class="ql-block"> 万佛宝塔由已故的妙善法师发起兴建,于2002年破土动工,2007年落成,总投资4000余万元,该塔全名为:普门万佛宝塔,因其内奉九种造型的观音菩萨流金铜像壹万尊而得名。万佛宝塔背靠佛顶山主峰,宝塔采用八角重檐楼阁式,蓝琉璃瓦攒尖顶,塔分九层十三檐,含塔刹总高是72.26米。</p> <p class="ql-block">天亮了才知道,有亮光的地方叫宝陀讲寺,是选址普陀山庐干庵旧址,1999年11月6日奠基兴建,建筑规模与普济寺相近,故又称普陀山第四大寺。</p><p class="ql-block"> 主体建筑为牌楼,钟鼓楼,天王殿,大圆通殿,大讲堂,大宝哥阁等,多采用北方明清宫廷式建筑风格,于2010年6月建成。</p> <p class="ql-block">宝陀讲寺的牌楼。很壮观秀丽的!</p> <p class="ql-block">蚊母树:是金缕梅科,蚊母树属常绿灌木或中乔木。分布于中国福建,浙江,台湾,广东,海南岛等。木质坚硬,可做家具,车辆等用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位磕长头的目标是南海观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 大家在西藏、青海,常常看到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诚意,磕长头直到自己朝拜的目标。在普陀山也常常看到这样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这位是到佛顶山的。佛顶山俗称慧济禅寺。是普陀山三大古寺之一,因其古老需保护,不让拍照,</p> <p class="ql-block">绿树成荫映古寺。</p> <p class="ql-block">法雨禅寺的山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法雨禅寺的九龙壁。大家对北京故宫的九龙壁和北海的九龙壁都比较熟,那个是琉璃的。大同的九龙壁据说比北京的九龙壁还要气派,但是单面儿。而法雨禅寺的九龙壁是雕刻的。</p> <p class="ql-block"> 法语禅寺又名后寺,是普陀山三大寺之一,创建于明万历八年,清康熙二十八年重修,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全寺依山取势,分列六层台阶上,入山门依次升级,中轴线有天王殿,玉佛殿,九龙观音殿,御碑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丈殿,印光法师纪念堂等。</p> <p class="ql-block">这座石塔被称为九龙藻井。是普陀山上规模最大,最精美的藻井。这个造型是按照九龙戏珠图案雕刻而成,栩栩如生的九条金龙盘旋在顶部,周围围绕着8根金柱,每一根金珠底座都刻有精细的雕龙砖,中央悬挂着一盏如明珠般的琉璃灯,寓意“九龙戏珠”。</p> <p class="ql-block">这棵银杏是法雨禅寺的名树。树龄超过千年。</p> <p class="ql-block">罗汉松,也是法雨寺的名树,树龄超过两百年。</p> <p class="ql-block">有了解这幅图的朋友请留言。</p> <p class="ql-block">日莲池里的金鱼,无以计数,密密麻麻,可有时竞按顺序游动。</p> <p class="ql-block">法雨寺前面儿的石桥,叫海慧桥。横跨日莲池,将池分为东西两潭,这座单孔石桥长约20米,宽5米,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法雨禅寺的住持化缘募修而生。</p> <p class="ql-block">佛教的五树六花分别为菩提树,高榕,贝叶棕,槟榔和糖棕。六花,为荷花(莲花),文殊兰,黄姜花,鸡蛋花,缅桂花和地涌金莲。法雨寺内种植了不少花卉,虽然不是六花范畴之内的,但开的很好。石楠已接出红红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火棘</p> <p class="ql-block">八角金盘。</p> <p class="ql-block">细浪将沙子轻轻地荡平,见证着山盟海誓的爱情。</p> <p class="ql-block"> 中午吃完饭,地导给我们指了个去码头方向,就不管我们了。我和大林就沿着这条路走,看到一座禅院就进去上香拜谒,看到一座就进去上香拜谒,也没有管大管小,不知拜到哪座禅院,竞发生了一件殊胜的事,在拜谒的过程中,鼻子闻到了浓郁的花香,我用劲儿吸了吸鼻子,确实是花香。我以为是禅堂里养育的花卉,等我睁开眼睛,四处找了老半天,也没有看到一棵花卉。</p><p class="ql-block"> 据资料记载,在普陀这11.82平方公里的山上,星罗棋布地分布有三大寺,八十八禅院,一百二十八茅蓬(是指由比丘尼或僧人,在偏僻寂静之地,修建的简陋小屋,用于修行和隐忍)。这个数字还是不断在变化的,所以普陀山上随时随处都可以看到穿着灰色或土黄色僧衣的人。</p> <p class="ql-block"> 普陀山海天佛国的始祖,可以追溯到唐咸通4年(公元863年)。当时,一位被称为慧锷的日本僧人,从五台山请来一尊观音神像,准备带回日本去,途中经过莲花洋时,遇到了大风浪,无法成行,就将神像供奉在了普陀山上,等待时机,结果几次都未成功,慧锷认为观音不肯去日本,于是称为“不肯去观音”。慧锷就在普陀山的一个山洞里供奉观音像,直到他圆寂。从此,普陀山逐渐成为观音菩萨教化众生的道场,并有了海天佛国的美称。普陀山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是观音菩萨教化众生的主要道场。</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朱家尖码头。我们在这里与昨天的那个导游相遇,还是坐她们的车回到了宁波。</p> <p class="ql-block">普陀山这十二景:短姑圣迹、佛选名山、两洞潮声、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熙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您看到了多少?请留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