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微言——亚投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战结束70年来,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主导了全球金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金融机构,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拥有全球金融的绝对主导权。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中国、金砖国家及亚洲其他国家的崛起,国际金融秩序有了变化,发展中国家需要更多的贸易,需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全球的再平衡增长急需一个新的支点,同时,中国也在寻求产能和资金的出口,寻求在世界舞台上的一席之地,亚投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便应势而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中国主导的亚投行,共有一百多个成员国,总部将设在北京。不管出于何种考量,它定位就是为投资亚洲基础设施建设融资。亚投行多国出钱认购股权,预定资本1000亿美元,中国是最大股东,占46%(出资50%),类似美国主导的世界银行和日本主导的亚洲开发银行,美国对世行、日本对亚开行都有一票否决权,筹建中的亚投行,中国有可能已经承诺放弃了这一权利,不知道是否会影响日后运作,增加扯皮的风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注意到,世行和亚开行的投资项目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亚投行亦如此,换句话说,很可能是亏本的买卖,这样低效益甚至是账面亏损的项目,任何一个合格的投资人都不会做,但政府的投资的视角更宽,未必只看眼前经济效益,既要看长远,又要看溢出效益。可能每个国家投资亚投行都有其背后的目的,或期望在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中找到商机,分一杯羹,或寻求本国的资金出路,或为本国财政不时之需寻求支持的便利,或出于政治考虑……总之,各式各样的目标,不一而总。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往往周期长,变数大,国际形势复杂,是否能够成功,待若干年后再来评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纵观过去十余年,中国海外投资的效益堪忧,2014年中国经贸促进会副会长王文利对外公开称,中国有20000多家企业在海外投资,90%以上是亏损的。 《中国全球投资追踪》数据库专列有“麻烦项目”一栏,即后期遭到监管机构驳回、部分或全部失败的项目。2005-2012年麻烦项目共88个,总额达1988.1亿美元。况且,今年3月上旬,斯里兰卡政府决定暂停中国投资14亿美元的科伦坡港城项目,称“这不是一桩公平的交易”,希望就“中国贷款的高利率,以及宽限期和现有贷款的分期安排等偿还条件举行最高层级的磋商”。事件再一次发出了严重的警号。从现在的统计数据,结合我们的经营管理水准,以及我们的国际影响力,亚投行的前景并不乐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个需要大家注意的关联的事件,中国政府的另一个重大目标,推动人民币获得IMF的特别提款权(SDR)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努力,惨遭失败。美国财长雅各布·卢周二放出明确信号:“奥巴马政府不会支持这个提议,除非中国采取更多举措提振经济,建立完善的金融规管和监督体系。”此次挫败对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再添障碍。实际上,人民币国家化的路很长远,我们现阶段的条件还非常弱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清醒认识自己,无论是对国际规则的了解和人才的储备都还不充分,更别说对国际规则的制定权和解释权,此外,我们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外交影了响力和军事影响力也很有限,不足以支撑起争端解决的决定性因素。在这前提下,任何过度膨胀的大国心态都可能导致重大失误,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对于组建中的亚投行,真心祝愿成功,但确实找不出欢欣的理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5年4月3日于深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