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候机中</p> <p class="ql-block">29日大年除夕向瓦屋山进军</p> <p class="ql-block">25年1月28号大年除夕,我们祖孙三代来到瓦屋山。 瓦屋山又名蜀山,早在唐宋时期就与峨眉山并称为蜀中二绝。相传这里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也是太上老君升天之地,道教发源地,青羌民族最后留居之地。每年1月份是瓦屋山观雪的最佳时间,满山银装素裹,千树棉桃丰硕,冰川、银花、雪挂比比皆是。嫦娥银袖空中舞,千林万岭梨花开。</p><p class="ql-block"> 瓦屋山位于中国四川省眉山市洪雅县境内,因山形似一座瓦房而得名,相传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古蜀王蚕丛曾在此地教民养蚕、死后埋葬于此,是老子得道之地、道教发祥地、邓通铸币之地,也是最古老的青羌民族繁衍生息之地。春秋末,老君西行到位于瓦屋山的青羌之祀访道隐居。汉末张道陵到山下的易俗传道创教留下《张道陵碑》,创“五斗米”教。《华阳国志》载: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制造书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米教”,又称为“五斗米教”。唐宋时期,瓦屋山与峨眉山并称“蜀中二绝”。元末明初,张三丰到瓦屋山修行创“屋山派”,后被明王朝诬为“妖山”予以封禁,然而朝山游人仍络绎不绝。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批批地质学家的探访考察,使得瓦屋山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25年1月28号大年除夕,我们祖孙三代来到瓦屋山。 瓦屋山又名蜀山,早在唐宋时期就与峨眉山并称为蜀中二绝。相传这里是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也是太上老君升天之地,道教发源地,青羌民族最后留居之地。每年1月份是瓦屋山观雪的最佳时间,满山银装素裹,千树棉桃丰硕,冰川、银花、雪挂比比皆是。嫦娥银袖空中舞,千林万岭梨花开。</p> <p class="ql-block">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p><p class="ql-block">李白之诗耳熟能详</p><p class="ql-block">蜀山雪花大如席</p><p class="ql-block">我今天亲眼所见</p><p class="ql-block">除夕烟花绽放</p><p class="ql-block">在银装素裹的天地间</p><p class="ql-block">大自然的美景</p><p class="ql-block">遇上民俗盛宴</p><p class="ql-block">多么温馨多么浪漫</p><p class="ql-block">令我激情澎湃</p><p class="ql-block">仿佛回到了童年</p><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个好日子</p><p class="ql-block">大年初一阳光明媚</p><p class="ql-block">群山披银装</p><p class="ql-block">万树梨花开</p><p class="ql-block">云海见仙山</p><p class="ql-block">冰瀑挂前川</p> <p class="ql-block">30日游喇叭河:四川省雅安喇叭河自然保护区,位于雅安市天全县境内。喇叭河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始建于1963年,总面积234.34平方公里,位于夹金山东南麓,处在绵延起伏的龙门山、邛崃山脉的南缘,是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过渡的高山深谷地带。鹿池(鹿群常到此饮水得名),红石滩( 石头上的红色物质是什么?”胡超说,最终经过研究发现,是一种气生丝状绿藻——约利橘色藻。石头上鲜艳的血红色,是因为这种藻的细胞内含有大量类胡萝卜素,它们能帮助藻类抵抗高海拔地区强烈的紫外线损伤。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廖文波博士说,约利橘色藻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近乎苛刻,通常生长在海拔2000-4000米之间,自然生态环境好的低温区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