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灵兽·吸水兽

思哲

<p class="ql-block">吸水兽是神话、文化与风水中的水之灵兽。</p> <p class="ql-block">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吸水兽是一种兼具神话色彩与实用功能的神兽。它不仅是“龙生九子”传说中镇水护桥的象征,更在风水学中承载着纳财避灾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吸水兽的正式名称为“蚣蝮”(gōng fù),是“龙生九子”之一。其传说可追溯至古代神话:蚣蝮因触犯天条被贬凡间,被压在龟壳下看守运河千年,后因护河有功重获自由。人们为纪念其功绩,将其形象雕刻于石桥、河堤或建筑排水口,用以镇水防灾。</p> <p class="ql-block">功能象征其大口可吞吐江河,肚腹能容纳巨量水流,故常被设计为古建筑排水口的兽形雕刻,兼具实用与装饰功能。</p> <p class="ql-block">其文化象征镇水与纳财的双重寓意。</p> <p class="ql-block">吸水兽性善好水,传说能调节水量,使河道“少能载船,多不淹禾”,故多被置于桥梁、堤坝或宫殿排水处,如故宫、天坛等地的排水兽即为其化身。 </p> <p class="ql-block">吸水兽的形象融合了龙与兽的特征: 头部近似龙首,但更扁平,带有狮子的面相,头顶一对犄角。 躯体覆盖龙鳞,四肢健硕,尾部似龙尾,整体兼具力量感与灵动性。 </p> <p class="ql-block">在民间信仰中,吸水兽又称“吸财兽”,因“水主财”的风水观念,其形象被赋予招财寓意。适宜摆放于与水相关的空间,如卫生间、玄关、财位等,象征吸纳财气;但需避免厨房(火)与厕所(水)的冲突,以防财运流失。</p><p class="ql-block">现实应用从神话到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蚣蝮雕像常见于中国古桥与水利设施,如北京后门桥的桥柱顶端,其造型兼具艺术性与功能性,既是镇水神兽,也是排水系统的一部分。 </p> <p class="ql-block">当代家居与商业场所中,吸水兽常作为摆件出现,材质多为玉石或金属,需注意摆放方位: </p><p class="ql-block"> 宜:财位、水景旁、玄关,以增强财气; </p><p class="ql-block"> 忌:厨房、卧室,以免破坏五行平衡。</p> <p class="ql-block">关于“龙生九子”的具体成员,历代文献记载不一。明代学者李东阳曾整理九子名录,将蚣蝮列为桥柱守护兽,而近代考据强调需以权威文献(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为准,避免以讹传讹。</p> <p class="ql-block">吸水兽作为中华文化中水神的化身,既承载着先民治水的智慧,也寄托了人们对平安与财富的向往。其形象从神话走入现实,成为连接自然力量与人文精神的独特符号。无论是古桥石雕的沧桑,还是现代风水摆件的精巧,吸水兽始终是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灵动一笔。</p> <p class="ql-block">摄影/思哲 2023.01.08/2025.01.29</p><p class="ql-block">广东梅州上罗村</p><p class="ql-block">石雕材质/山西富平青石</p><p class="ql-block">雕刻/晋錾石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