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儿梧桐是从西双版纳乘高铁经玉溪到建水的,由于事前没计划,临时抓票(站票),经历了大半天时间才到。</p> <p class="ql-block"><b>“双龙桥”</b>(西门外约4km)建水名片之一,属于想多待些时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建水古称步头,亦名巴甸,彝族语称惠历,意为大海,汉语译为建水。唐代元和年间(806—820年),南诏国在此筑“惠历”城,至今已有1200年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建水县位于红河中游北岸,是红河州下辖的一个县。建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之美誉。还记得广东的潮汕被称为“海滨邹鲁”吗?都是文教昌盛礼仪发达之地啊。</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酒店</span>在古城外(电梯空调便宜),进城最近的是北门:永贞门(觐光楼)。听说没多远,不耐烦等公交,我们就走了过去,进城直奔名气最大的“朱家花园”,进园子的时间是16:45,参观了差不多2个小时。</p> <p class="ql-block">北门(“永贞门”、觐光楼)“永贞”寓意着长久的福泽与正道,希冀着建水城的繁荣与安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朱家花园</b></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由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其家族祖籍湖南省麻阳县(那个冰糖橙的麻阳?),明代迁入建水居住,经过几代人的辛勤耕作和悉心经营,逐渐发展成为地主兼商人。</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从光绪年间开始兴建,历时三十年,至宣统二年落成。201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br></p> 朱家花园整体示意图(正门在西,庄园坐南朝北) <p class="ql-block">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房屋214间。(抄说明书)</p> “循规蹈矩” 菊苑 竹园 梅庭 祠堂 戏台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原来占地约为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5千多平方米。除家宅、宗祠外,还有大量园田附属。</p> <p class="ql-block">花园内的建筑装饰、诗词楹联等都体现了朱氏家族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的道德礼仪观念。</p> 光远亭 有时间坐在园子里静静地待一会儿,感受一下在这遥远的西南边陲,有着这样一个堪比大观园的地方……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以其特有的建筑风格和朱氏家族的传奇故事深受游客的喜爱,一直是建水最受欢迎的景区。很多专家学者考察研究后认为,其历史价值和游览价值与山西平遥的乔家大院相比毫不逊色。</p> <p class="ql-block"><b>建水古城旅游景点示意图</b> 临安古城里的主要景点有:朱家花园、孔庙、临安府署、学政考棚、朝阳楼(东门)、玉皇阁(崇文塔)、天君庙、指林寺和朱总司令旧居等,我们大部分都参观了,走马观花而已。城外较为近便的去了大板井、双龙桥、乡会桥、乡会桥火车站、团山民居、五龙湖等。一共用了4天时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大板井</b></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内有上百口水井,其中大板井被称为“滇南第一井”,水质清澈甘甜,从前是建水人民生活的重要水源之一。</p> <b>大板井</b> 该井还被雅称为“溥博泉”,就是取自儒家经典《中庸》中“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这句话中的“溥博”形容水的广阔无垠、源源不断,与大板井的水质清澈、永不干涸的特点相契合之意。 自清晨开始,到大板井取水的人们络绎不绝,自古以来,每天车载人担,终不见绝…… 而且不论冬夏,当场就喝,还少有闹肚子的……据《云南通志》记载,溥博泉在城西半里,俗称大板井,水洁味甘,供全城之饮。 <p class="ql-block">大板井的院子里,还有一个博物馆,附带茶馆,陈列着有关内容,有时间值得一看;井水煎茶,更值得一尝。</p> <b>板井豆腐坊 </b>大板井院对面,就是大名鼎鼎的“曾氏豆腐坊”,曾记板井豆腐坊是建水西门豆腐的代表,传说其制作技艺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至今已传承六代。这家豆腐坊因使用大板井的井水制作的豆腐细腻嫩滑,口感极佳而闻名,其豆腐制作技艺已被列入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进去看看,还能到楼上花钱品尝各种豆腐制品,真有喜欢的也可以在楼下的销售部买些各种各样的产成品带回去……也许是更重要的,是楼上有关“曾氏豆腐坊”前世今生的详细介绍,旅游的项目之一不就有“探秘”嘛。</p> <p class="ql-block">离开大板井,沿去团山的公路前行,就到了位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庄镇白家营村,</span>建水名片之一的“双龙桥”。双龙桥,由于跨泸江河与塌冲河交汇处,两河蜿蜒如龙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p> <p class="ql-block"><b>“双龙桥”</b>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桥体形如长龙卧波,与远处文笔塔遥相呼应,暗含“锁水聚财、文运昌隆”的民间信仰。</p> 请把手机横过来看…… <p class="ql-block">我非常喜欢看这座古桥,如果有机会再来建水,争取住在村子里,以便晨昏暮早晴风雨雾地看……</p> 我们在这里的时候,天气阴冷,下车照相,冻得够呛…… <p class="ql-block">等我们从团山回来的时候,太阳出来了一点儿,就停车又照了两张……</p> <b>“乡会桥”</b>乡会桥建于清代嘉庆十九年(1814年),是建水地区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br> 该桥是一座三拱石孔桥,桥上建有对称式长廊建筑,这种风雨廊桥在建水地区是独一无二的。 古时候建水学子赴临安府参加乡试、会试,乡会桥是必经之路,桥上的文星阁供奉着科举之神“文昌帝君”,寄托着学子们的祈愿。 <b>“乡会桥火车站”</b>乡会桥附近有一座中西合璧的车站,主体建筑为法式风格,屋顶则采用了滇南民居的青瓦设计。<br> 火车站建于1936年,是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个碧色寨到石屏铁路的重要站点之一。这条铁路的建设标志着中国铁路史上的一次重要尝试,体现了当时地方工商业者自筹资金、自主经营的精神。这座车站的保护,很好地体现了今人对历史的尊重和珍惜。<br> 车站里面附设一个西式餐吧,各地小资可以在此……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团山民居</b></p> <p class="ql-block">团山民居位于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传统古村落,<span style="font-size:18px;">民居由传统的汉族青砖四合大院、彝族土掌房和汉彝结合的瓦檐土掌房三类建筑组成,已入选2006年世界纪念性建筑遗产名录。</span>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学者。如果有兴趣,还可以乘建水特有的米轨小火车从城里直达这里。</p> <p class="ql-block">团山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团山村东寨门</p> <p class="ql-block">团山民居导游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最初来到团山的,是张氏高祖张福,原居于江西饶州府鄱阳县许义寨。明朝洪武年间,因贸易经商来到临安,后定居团山。</p><p class="ql-block">张氏家族在团山村繁衍生息,成为当地望族。期间曾因个旧锡矿开发兴旺,后又因时局动荡衰落。</p> <p class="ql-block"><b>将军第 </b>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因房主张和在“辛亥临安”起义中平匪有功,被云南都督蔡锷委任为国民革命军第四营营管带兼稽查员,并授予“将军第”匾额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b>张家花园 </b>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是团山民居中规模最大的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p> 张氏家族的成员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百忍”家风,强调忍让与和谐,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形成了淳朴的民风。张氏家族的“百忍”家风源自唐代张公艺,他以“百忍”为家训,强调家庭和睦、相互体谅与忍让。这一家风在张氏家族中代代相传,成为家族的精神支柱。<br> <p class="ql-block"><b>张氏宗祠 </b>宗祠建筑风格简朴,正堂悬挂"绳其祖武"匾额,墙上嵌有团山张氏的原始族谱,石碑上记录着始祖张福及各支系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宗祠是张氏族人议事和定期祭祖的场所,也是联系族人的纽带。昔日村中凡举行重大活动或调解纠纷,均在宗祠内进行。</p> <p class="ql-block"><b>团山村史馆 </b>张氏家族重视教育,历史上出过许多文武人才,对当地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于家风良好,族中好学上进之人甚多,历史上出过千总、都司、营管带、将军、贡生、太学生、州学等约20多人。解放后团山村同样走出了教育厅长、教授、音乐家、硕士研究生、中学校长、高级教师等时代人才。</p> <p class="ql-block"><b>村寨北门(内)</b></p> <b>村寨北门(外)</b> <p class="ql-block"><b>大成寺 </b>村里的一个寺庙,始建于清雍正年间。</p> 供奉着弥勒菩萨 <p class="ql-block"><b>大井 </b>寺前的这口古井,直径4米,深5米,约建于明代,井水从未干涸,一直是村民的主要饮水源;民国时期,张氏后人张瑞图个人出资重修,始称“大井”。</p> <p class="ql-block"><b>秀才府 </b>建于清光绪末期,光绪三十三年(1907)竣工。因屋主张桂金、张桂明早年参加临安府学考试,分别获贡生、庠生,被村民称为“大秀才"“二秀才”,院落因此得名。后兄弟两人弃儒经商,经营矿业,组建“天吉昌”商号,获利颇丰,遂回乡建房。(大门紧闭,未能参观)</p> <p class="ql-block"><b>村寨南门</b></p> <p class="ql-block"><b>皇恩府 </b>建于光绪年间,原本是私人宅院,因主人张氏在丧服之后恪守礼节,独自将孩子抚养长大,被封为安人,宅院也因此被赐名为皇恩府。</p> <p class="ql-block">院内</p> <p class="ql-block"><b>司马第 </b>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拥有大小天井7个,房屋20间。 房主姓毛,<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团山唯一不属张姓的优质民居建筑。</span>因祖上曾获得“司马”称号,其致富后,即刻“司马第”匾额悬于门楣,激励子孙奋发向上。</p> <p class="ql-block">一家门楼里面的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span class="ql-cursor"></span>临安府署</b></p> 临安府署是明清时期滇南地区的政治中心,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临安府署大门 <p class="ql-block">临安府署铜沙盘</p> <p class="ql-block">南天保障 牌坊始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后于2016年恢复重建。</p> <p class="ql-block">天南锁匙 彰显了临安府在滇南地区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表明了临安府是“滇南门户”“边微重地”。</p> <p class="ql-block"><b>忠爱堂 </b>府署核心建筑,明清时期知府复审州县民事、刑事案件的地方。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后经历了几次较大规模的维修,现存建筑为2016年至2019年在原址基础上保护恢复而成。</p> “公生明”坊,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县级以上的衙门都要建戒石铭,及至清代以出入不便为由,改作牌坊,以告诫官员“公生明、偏生暗”……属于宣教警示了。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学政考棚</b></p> <p class="ql-block">建水学政考棚是明清时期云南省最高教育行政长官提督学政定期到此,集中滇南临安、元江、开化(今文山)、普洱四府学子举行院试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学政考棚创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旧址在城内东南角,清康熙三十三年(1693年)移建至现址。历史上曾多次重建和修复,2020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为国求贤 建水在云南科举考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素有“临半榜”之称,意味着在云南科举考试的中榜者中,来自临安府的考生占了大约一半,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现象。<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清帝国疆域》图是看点)</span></p> 放榜 夸街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建水文庙</b></p> <p class="ql-block">建水孔庙(文庙)是中国南方最大的孔庙,也是全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的</span>第二大文庙。建水孔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经过明清两代50多次增修扩建,形成了如今的规模。2000年,进行了第三次重建。</p> <b>建水文庙全景示意图 </b> <p class="ql-block"><b>学海(泮池)</b></p> <p class="ql-block"><b>思乐亭(鳌亭)</b></p> <p class="ql-block"><b>洙泗渊源坊</b></p> <p class="ql-block"><b>棂星门</b></p> <p class="ql-block"><b>杏坛</b></p> <p class="ql-block"><b>大成门</b></p> <p class="ql-block"><b>大成殿(先师殿)</b></p> <p class="ql-block">大殿和乐队</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古乐队秉着传承非物质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宗旨,让更多的人喜欢并了解这一传统文化,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b>孔子坐像</b></p> <p class="ql-block"><b>崇圣祠</b></p> <p class="ql-block"><b>元江府学</b></p> <p class="ql-block">东明伦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span class="ql-cursor"></span>玉皇阁</b></p> <p class="ql-block">玉皇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属道教建筑,因中殿供奉玉皇大帝塑像而得名。明永历元年(1647年)因张献忠所部攻破建水城池而被焚毁;清永历八年(1654年)重建。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正殿。</p> 现存建筑为三进院建筑,包括山门、牌坊、正殿、两庑、后殿、雷神殿、救苦殿、桂香殿、魁星殿及观音寺、崇文塔等。 玉皇阁是信众们虔诚供奉、祈愿福祉的神圣殿堂,供奉着玉皇大帝塑像,是道教信仰的重要场所。 <p class="ql-block"><b>崇文塔</b> 始建于元代,原名白塔,明代重修,改名为崇文塔。塔高20余米,是一座17层密檐式方形实心砖塔,保存完好。塔身由青砖砌成,雕刻精美,有莲花、佛像等佛教元素,也有龙凤、瑞兽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p> <p class="ql-block"><b>紫麒堂</b> 紫陶艺术馆。建水紫陶是建水另一项著名的文化遗产。陶泥取自境内的五彩山,含铁量高,使得陶器硬度高、强度大,表面富有金属质感,叩击时有金石之声。据当地茶人讲说,建水紫陶与普洱茶是最佳搭配。建水紫陶不仅与普洱茶在地域有同根性,文化有同源性,功能上则不论冲泡或贮藏都更有适配性。</p> <p class="ql-block"><b>十二眼井 </b>又名扇井,因其井眼呈扇形排列而得名。位于建水临安古城永宁街口,井深6米,水深两米,始鑿于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清末士绅杨春辉重修,是临安古城历史悠久,拨付盛名的古井。</p> 天长日久,井口坚石也被绳索磨出沟壑……始信铁杵磨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连打12眼水井?) <p class="ql-block"><b>古城东门</b>(迎晖门、朝阳楼)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比北京天安门还要早建28年,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它是建水历史悠久的象征之一,见证了建水的发展和变迁。楼上有展览可看。</p> <b>南门</b>(阜安门、环翠楼) <b>西门</b>(清远门、挹爽楼)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五龙湖</b></p> <p class="ql-block">建水城北有一处新修的人工景区,也是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p> 明媚的阳光下亚热带丛林中北方人无以言说的惬意……属于想多待些时日的地方。 图说“佛映莲花岛”就在这里,无人指认,不知哪里是…… 四周都是扶疏的林木,空气好极了……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1, 100, 250);">建水的美食</b></p> 建水也还是云南,也还是滇南,从弥勒、普洱、版纳一路走来,还有什么吃的东西能吸引我们吗?不捧不黑,直说个人真实感受……据说建水美食与当地的井文化、陶文化等紧密相连,比如用西门井水制作的烧豆腐,用建水特有的紫陶汽锅烹制的汽锅鸡,等等,也都是建水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吃也得联系上文化?也是醉了……我们在建水待了4整天,感觉至少要吃到这几样才算来过:汽锅鸡、草芽、烤豆腐(沾水)……。 <p class="ql-block"><b>味道临安</b> 临安路(西头)这条街上的网红店,上过央视的节目……人多显挤,遗憾换家儿。</p> <p class="ql-block"><b>洪波米线 </b>这是古城一家糕饼店的小姑娘推荐的,说她们自己会经常去吃,是附近最地道的一家米线店。据老老板介绍,该店传续了六代,现在传到儿子手里,自己也就是打打杂、偶尔指导一下……特点嘛,也就是特别注意汤要好,米线要新鲜,分量无所谓足不足,反正免费加粉。我们要了草芽过桥米线,汤底浓郁,米线滑韧,草芽清脆,一人一小碗米线+鸡蛋。(24元)</p> <p class="ql-block"><b>建水蝎子王烧烤店</b> 我们在这里吃到了热火遍全城的烤豆腐,沾水的味道是一绝……通常是将专门制成的外硬内软的小豆腐,放在炭火上慢慢烤制,直到表面金黄酥脆,内部柔软多汁,再佐以各家秘制的“沾水”,的确是一道美食。据烤豆腐的大姐说,这里的豆腐即便不是曾氏豆腐坊的,也是大板井或是十二眼井(后面会说到)的水做的。(6元)</p> <p class="ql-block"><b>建水人家</b> 这也是一家上过央视的饭店(还拍过电视剧),我们在这里吃到了建水第一美味“汽锅鸡”。汽锅鸡是云南的经典名菜,建水的汽锅鸡更是独具特色。这道菜以建水本地土鸡为原料,采用建水特有的紫陶气锅蒸制,汤味鲜美,鸡肉嫩滑。第二个菜是“玉荷花洋芋”,一种树的花炒土豆泥,味道上也没什么特殊的,就是清香,以前没吃过。第三个“清炒草芽”,是建水一带特有的一种水草(学名“白花羊蹄甲”)的根茎,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清热除烦、利水消肿等功效。在建水,草芽最妙的吃法是搭配米线,制作成草芽米线,汤鲜味美,味道不错;清炒则有点儿奢侈,不过清香脆爽是真的。(95元)</p> <p class="ql-block"><b>福籍菜</b> 梧桐问一位出租车司机:您家来客人或亲友小聚经常在哪里吃?他就推荐了“福籍菜”(临安路363号),一家以经营建水本土特色菜为主的餐馆。我们就俩人,不能多点菜,就仨吧:第一个“福籍菌菇”,就是各种菌菇拌炒在一起,行。第二个“干炸排骨”,有点不一样的清香,云南这个地方调料多,也不错。第三个有点意思,叫“花生抽筋菜”,是个汤菜,主料是花生和抽筋菜(又称繁缕,一种野菜,其质地鲜嫩,口感独特);我还能接受,不过梧桐<span style="font-size:18px;">则</span>不以为然。(102元)</p> 建水古城及附近主要旅游景点示意图(在网图基础上修改的,感谢原作者)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def1lk" target="_blank">两个人的弥勒</a></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