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见闻】雪后黄龙呈现吴冠中画意——江南水乡

桂厚瑛

<p class="ql-block">大年初四,雪霁,一家人游黄龙景区。</p><p class="ql-block">二十一年前初冬,来游时,因大雪封路,半道而返,留下遗憾。</p><p class="ql-block">这回要一饱眼福。</p><p class="ql-block">去缆车点的路上,看冬势强弩之末,残雪消融,溪流淙淙,分明春天要来了。</p> <p class="ql-block">黄龙景区以彩池、雪山、峡谷、森林闻名。景区海拔3600米,高山雪水清泉流域形似巨龙卧谷,沉积的钙华金黄,故曰黄龙。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汩汩流泉,随季变幻。造化用功,岁月使然,从高到低随机分布大小三千多个钙华彩池,蔚为壮观。其中,位于最高处的五彩池是整个黄龙的精华,原生态梯田排列,在阳光下呈白、黄、蓝、绿、紫五色,仿佛是神仙耕种的田野。</p> <p class="ql-block">春夏,远处雪山巍峨,周边林海吐翠,四周群峰连绵。两山之间的平麓缓坡上,钙华彩池宛如盛满七彩颜料的调色板,海蓝的、浅绿的、深黄的、粉红的……秀丽奇艳,色彩斑斓,宛如宝石镶嵌在山谷中。池水折射阳光,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五彩斑斓的梦境。</p><p class="ql-block">可眼下,正值寒冬,能看到什么景色呢?带着悬念,我走向景区中心……</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放眼四顾,景区大部分区域被雪覆盖,白茫茫一片。</p><p class="ql-block">色彩不见了,黄龙不足观吗?</p><p class="ql-block">非也。天地大美,变化莫测,岂能臆断?审美之趣,在于心领神会。</p><p class="ql-block">诚然,冬季黄龙之美不同于春夏丰水季节,其神奇在于,曾几何时,绚烂的五彩池,摇身一变,成了线条简约的黑白水墨画。巨大的白背景下勾勒寥寥几笔线条,加上一抹淡彩,点缀二三株树,叶子落尽,风骨存焉,诠释中国画的神韵。一座座泉池边缘的优美曲线的雪隆淡痕,等高线似的,成就了吴冠中风格的江南水乡的初春景,妙不可言。</p><p class="ql-block">站在五彩池边,眼中的自然景色竟成了大师的作品,简直一模一样。难怪人们说,大道至简,取法自然。</p> <p class="ql-block">看看吴冠中的江南水乡作品,线条简洁,气韵生动,留白之大,即成粉墙水田,干净明丽,空灵通天。再看看眼前雪霁后的五彩池,二者之和谐统一,很难分清楚。美之冲击力,难分伯仲。</p><p class="ql-block">不知是造化剽窃了大师的画意,还是大师临摹了黄龙雪景?</p><p class="ql-block">更让人心动的是,这里严寒刺骨,高原缺氧,展现出来的却是江南初春的淡雅与生机。</p><p class="ql-block">由此,心生春意,坚信春光不远。</p> <p class="ql-block">由大自然的雪景到吴冠中的画意,从有限到无限的时空,我看到了物质和非物质。</p><p class="ql-block">大自然之美随处存在,善于发现,即成大师。发现不了,就是凡人。关于美,这就是大师与凡人的区别。</p><p class="ql-block">大自然之美与大师之美,其内核是相通的,精神是一致的,静水深流,一脉相承。二者是学生与老师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最后,说几句题外话。</p><p class="ql-block">回到黄龙站,突然想起一件往事。21年前来松潘,在一个古玩摊上看到一枚铜质勋章。上面的铭文显示,是红四方面军在1935年颁发的。我想以50元买下,摊主非60元不售。最后,有点赌气,放弃了。谁知过了几年,关于红军长征的电影和电视剧大热,一下子想到自己看到的那枚勋章可能是历史文物,是具有纪念意义的宝贝,后悔不已。说起来,若是真品,多花10元小意思。主要是当时对红四方面军认识不足,心想莫是伪造的吧,半信半疑,就没买。后来一想,当时的红四方面军系张国焘领导,勋章又不值钱,完全用不着造假嘛。再加上,当年,红四方面军在这一带活动长达一年零三个月,有勋章遗失民间是大概率事件。</p><p class="ql-block">在这里,昔日红军战士浴血奋战的土地上,与一件革命文物失之交臂,可惜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