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蛇年初六</p><p class="ql-block">今日旅游时间安排,参观完名胜古迹羑里城遗址后,我们去路程约三、四公里的岳飞庙参观。开车大约半小时左右抵达目的地。</p><p class="ql-block">途中经过的汤阴广场耸立铜铸的岳飞塑像。“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汤阴是民族英雄岳飞的故里,是汤阴人民的骄傲,是这片土地孕育出统帅千军万马的军事家、谋划全局的战略家、才华横溢的伟大诗人。</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岳庙街步行去参观岳飞庙。这是一条仿古的商业街,青石板路,两侧店铺林立,大红灯笼高悬于红色牌坊之上,为这条老街增添了一抹春节喜庆的色彩。</p><p class="ql-block">人群熙熙攘攘,浓厚的生活气息与现代商业活力,感受到这座小城厚重历史文化的底蕴与现代商业经济活力的完美融合,“存巍然正气,壮故乡山河”,更加步伐加速期待即将参观的岳飞庙。</p> <p class="ql-block">岳飞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八百多年。无论是从小看了连环画,还是长大阅览的小说、戏曲、评书和影视剧。不同种类的文学作品中岳飞故事,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从不同角度所展现的精神内核是“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文武双全的英雄特质。</p> <p class="ql-block">宋岳忠武王庙</p><p class="ql-block">映入眼帘的建筑“宋岳忠武王庙”,又称精忠庙,是后人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著名民族英雄岳飞(1103-1142年)而建的祠庙。始建年代无考,今址是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重建,以后历代屡有增建,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精忠坊的匾额字“宋岳忠武王庙”是明孝宗朱佑樘所赐,而两侧的“忠”、“孝”二字则是由明朝万历年间的彰德府推事张应登题写。</p> <p class="ql-block">精忠坊面朝西,进入之后的右侧就是施全祠。</p><p class="ql-block">施全原是南宋殿前司小校(也就是小军官),他对秦桧主和误国,杀害岳飞十分憎恨。在岳飞被害的第九年,曾试图行刺秦桧,未能成功,反被处死。后人崇敬施全这种疾恶如仇、不畏权势的精神,在此为他建祠塑像,并称为义烈将军。</p> <p class="ql-block">施全祠</p><p class="ql-block">原为"尽忠报国"亭,后改现祠,</p><p class="ql-block">施全持剑立像在中央,左侧为宋义士隗顺像。两耳房为岳飞部卒牵马伺立像。台阶下就是五奸党的跪像,成为世人唾弃的千古罪人。两侧楹联书;“蓬头垢面跪当前想想当年宰相;端冕垂旒临座上看看今日将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很想拍一张施全祠全景照,可是游人如织来来往往,这个意愿成了泡影。参观回来只好借助发达的网载上一张。</span></p> <p class="ql-block">乾隆碑。</p><p class="ql-block">在山门外的东侧是乾隆碑。乾隆十五年,弘历游历汤阴时,谒岳飞庙,心情复杂,有感题诗勒石。此碑原立于御碑亭,辛亥革命后移至于此。</p> <p class="ql-block">施全祠对面就是庙宇山门。岳飞庙坐北朝南,外廓呈长方形,山门是庙宇正门,坐北朝南,三开间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山门内上方牌匾“精忠报国”四个大字遒劲有力,岳飞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穿过山门就是仪门。古色古香的建筑充满历史的韵味,两侧碑碣林立,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或驻足观看石碑或缓缓前行,这里的宁静与庄重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高大的柏树主干挺拔树枝繁茂,生机勃勃。灰色砖墙与之相互映衬,更显古朴。此柏植于建庙初期,已有500余岁。此柏树冠朝南一面更为雄壮茂盛,故称“精忠柏”。</p><p class="ql-block">有诗人形容:“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p> <p class="ql-block">岳庙正殿,巍峨庄严。</p><p class="ql-block">大殿檐下悬挂五块匾额,自东向西依次为“百战神威”、“故乡俎豆”、“乃武乃文”、“忠灵未泯”、“乾坤正气”。其中“百战神威”、“忠灵未泯”分别为清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题书。中门匾额“乃武乃文”和楹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第一功名不爱钱”为清同治年间翰林院编修何金寿题书。</p><p class="ql-block">门前聚集了很多人,他们似乎在用一种敬仰之心怀念之情纪念这位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岳飞的塑像,塑像上方“还我河山”四个大字是岳飞的手迹。岳飞头戴兜鍪,身穿紫袍金甲,右手扶膝,左手按剑,目光炯炯,英武魁伟。两侧楹联“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为当代书法家、原国防部部长张爱萍将军所题。</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岳飞庙既有老馆也有新馆,形成一处外廓呈长方形,布局严谨、建筑精湛、殿堂雄伟、亭廊秀丽、古柏参天、碑碣林立,是世人缅怀民族英雄岳飞、抒发爱国情怀的名胜之地。</p><p class="ql-block">1996年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评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这座碑刻是岳飞名言:“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不患天下不太平”的碑刻。清乾隆15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南巡返京途中,路过汤阴,前来瞻拜岳飞时,写下七言律诗《经岳武穆祠》,将岳飞的这句名言誉为“做臣子的守则”。</p> <p class="ql-block">岳飞不但是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才华横溢的诗人。</p><p class="ql-block">《满江红》</p><p class="ql-block">〔南宋〕作者:岳飞 </p><p class="ql-block">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p><p class="ql-block">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p><p class="ql-block">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p><p class="ql-block">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p><p class="ql-block">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p><p class="ql-block">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p><p class="ql-block">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p><p class="ql-block">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p> <p class="ql-block">岳飞庙存有碑刻300多通,林立的碑碣既有岳飞所作的干古绝唱《满江红》词和手书前、后《出师表》等,也有历代名家名人为赞颂岳飞石刻。这里的碑廊是书法的展台,也是研究历史,文字艺术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岳飞庙历史陈列馆”,这里收藏着与岳飞有关的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岳飞纪念馆新馆是以岳飞庙为依托,展示岳飞的事迹、精神等的岳飞纪念馆。在岳飞庙东部,修建于2016年,总占地面积11800多平方米。是全国最大的岳飞文化展厅。</p> <p class="ql-block">新馆中岳飞塑像</p><p class="ql-block">中华民族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国家,历史悠久,文明灿烂,文化厚重,英雄辈出。每每我们对现实和未来感到迷茫彷徨时,总能从历史进程中看到前进的道路,总能从文化传承中找到自信的力量,总能从英雄的至理名言中汲取奋发向上的精神,奔腾汹涌的时代潮流中拨正前进的航向。</p><p class="ql-block">“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