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孝摘录

莲水悠然

<p class="ql-block">  应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孝。孝是人类天生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感情。而把孝上升为道,是中国所独有的。 ——《孝行天下》 </p><p class="ql-block"> 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鸦有反哺义,羊有跪乳恩。 ——《训蒙增广改本》一直无业,二老啃光, </p><p class="ql-block"> 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这就是典型的啃老族。 ——《中华孝经》</p><p class="ql-block"> 忠即是孝,孝即是忠,本质上是一样的。孝是根源于血缘关系,是天定的。忠是根源于上下级关系,在古人看来,忠是孝的进一步延伸。</p><p class="ql-block"> 孝能够起到规范家庭伦理道德,调整家庭人际关系的作用,而这种功能可以与法律互补。孝在许多方面的功能作用,是法律不能代替的。</p><p class="ql-block"> 孝是普遍的社会法则,孝源于血缘关系,既然任何人都有父母,那就意味着,上至天子,下到百姓,都得讲孝道,都得受孝的约束。 ——《图说孝道》</p><p class="ql-block"> 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行父母之遗体,敢不敬乎?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烖及于亲,敢不敬乎? </p><p class="ql-block"> ——曾子</p><p class="ql-block"> 忠孝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人类的天性,甚止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标志。而孝又是忠的的基础。 </p><p class="ql-block"> ——《中华孝道文化》</p><p class="ql-block"> 讲到孝字,我国尤为特长,尤其比各国进步的多,孝经所讲究的孝字,几乎无能不包,无所不至。 </p><p class="ql-block"> ——孙中山</p><p class="ql-block"> 家家有老人,人人有老时;我今不敬老,我老谁敬我。当官不敬老,不是好领导。当官又敬老,人人都说好。只有孝敬自己的双亲,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只有像关爱自己的父母一样关爱公婆,才可能使自己的父母得到同样的关爱。官大不变儿子身份,位高不忘尽孝之心。 </p><p class="ql-block"> ——《敬老心语》</p> <p class="ql-block">  说孝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因为中国文化以儒学为核心,儒学以仁学为核心,而孝又为仁之根本。因此,孝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国家保障老年人依法享有的权益,禁止歧视、侮辱、虐待或遗弃老年人。倡导全社会优待老年人。 </p><p class="ql-block">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p><p class="ql-block"> 要孝敬父母。连父母都不肯孝敬的人,还肯为别人服务吗?不孝敬父母,天理难容。我们共产党人,是彻底唯物主义者,不信什么鬼神,但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老师、朋友也,还得承认。 </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p><p class="ql-block"> 朕闻,古者选用孝廉,孝者,忠厚恺悌,廉者,洁已清修,如此则能爱人守法,可以从政矣。 ——朱元璋</p><p class="ql-block"> 孝的仪式,就是对生命的重视。丧礼,是孝子行孝的主要内容之一。只对父母才行三年之丧。出于尊祖敬宗,恩报父母,祖坟成了中国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p><p class="ql-block"> ——《孝与祭祀》</p> <p class="ql-block">  祭祀活动,能净化心灵,教化民德,敦厚社会风尚,这与唯物唯心不是一回事。孝是人性本来的元素,就像种子一样埋在人的内心深处。 ——《孝经智慧》</p><p class="ql-block"> 孝道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更是做人的传统美德,是做人的根本。当官就要当百姓的父母官,要爱护百姓。对自己的家人都没有爱心,对素不相识的人又怎么能充满爱心呢?儒家把孝分解为“孝养”和“孝敬”。“孝养主要是对长辈在物质上的满足”,“孝敬”主要是在精神层面的满足。我们要从心里尊重、敬爱我们的父母,而不是生硬地履行赡养的义务,委屈的做到顺和敬。孝乃“天之经,地之义”。应该是由我们的心里自然生发出来的。孝心无价。及时尽孝,生命才不会留有遗憾。 </p><p class="ql-block"> ——季羡林(国学泰斗)</p><p class="ql-block"> 一个真正的孝子贤孙,必然是对国家民族尽忠尽职的人。这里惟一的标准,是忠于大多数与孝于大多数,而不是仅仅忠于少数与孝于少数,违背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就不是真正的忠孝,而是忠孝的叛逆。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这就是对于古代的封建道德给了改造和扩充。共产党员必须成为实行这些道德的模范,为国民之表率。 ——(中共中央1939年4月26日《开展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告全党同志书》)</p><p class="ql-block"> 孝道不会与孔孟共存亡,而只会与家庭共存亡,就像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规律会与地球和太阳共存亡一样。 </p><p class="ql-block"> ——《白话二百四十孝故事》</p> <p class="ql-block">白居易警孝诗</p><p class="ql-block"> ——警喻人不孝而望子孝者 </p><p class="ql-block"> 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p><p class="ql-block"> 衔泥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p><p class="ql-block"> 四儿日夜长, 索食声孜孜。</p><p class="ql-block"> 青虫不易捕, 黄口饱难期。 </p><p class="ql-block"> 嘴爪虽欲弊, 心力不知疲。 </p><p class="ql-block"> 须臾千往来, 犹恐巢中饥。</p><p class="ql-block">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p><p class="ql-block"> 喃喃教言语, 一一刷毛衣</p><p class="ql-block">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p><p class="ql-block"> 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p><p class="ql-block"> 雌雄空中鸣,声声呼不归。</p><p class="ql-block"> 却入空巢裹,啁啾终夜悲。</p><p class="ql-block"> 燕燕尔勿悲,尔当反自思。</p><p class="ql-block"> 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p><p class="ql-block"> 当年父母念,今日尔应知。</p><p class="ql-block"> ——摘自《劝孝诗歌》</p><p class="ql-block"> 包拯家训:后世子孙任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仰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包拯即包文正,民间称“包青天”)。</p><p class="ql-block"> 老人饥饿自叹 ,我也曾经养我儿, 我儿今日养孙儿。我儿饿我由他饿, 莫教孙儿饿我儿。</p><p class="ql-block"> ——摘自《劝孝诗歌》</p> <p class="ql-block"> 郝建春 2025年春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