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读闲聊古今第一“怪才”金圣叹

微读馆(庆乐随笔)

<p class="ql-block">庆乐随笔,闲读闲聊古今第一“怪才”金圣叹。</p><p class="ql-block">网上称《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是“鬼才”,金圣叹是古今第一“怪才”。</p><p class="ql-block">为什么?</p><p class="ql-block">《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被誉为“鬼才”,这主要是因为他极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聊斋志异》是一部集合了众多短篇故事的小说集,这些故事大多以鬼狐神怪为题材,通过奇异的想象和深刻的社会心理洞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和人性的复杂性。蒲松龄能够将这些超自然的元素与人间烟火相结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使得他的作品独树一帜,因而被称为“鬼才”。</p><p class="ql-block">金圣叹被称为“怪才”,这主要是因为他独特的个性和不拘一格的思想观念。金圣叹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和学者,以其深刻的文学批判和独特的文学批评方法著称。他对生活持有一种幽默和批判的态度,常常通过参加考试等方式表达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同时他在文学上的表现也极为突出,尤其是在小说和戏曲的批评上。金圣叹的行为和艺术见解都显示出他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个性,这些特点使他被后人誉为“怪才”。</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蒲松龄因其富有创意和深刻揭示力的小说《聊斋志异》被称为“鬼才”,而金圣叹则因其独特的个性和文学批判方法被称为“怪才”。两位文学巨匠都以其独特的才华和创新精神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前面随笔写了“鬼才”,今天接着随笔再写一个“怪才”。为什么?因为鬼才文章把刀郎带火了,怪才把网上段子手带火了。看看抖音里面,许多段子手都把金圣叹当天下第一段子手鼓吹。</p><p class="ql-block">传闻金圣叹(1608-1661), 原名张采,字若采,号圣叹。喜学佛,书斋名为"唱经堂",故人称唱经先生。今江苏苏州人。生性诙谐,举止狂怪。金圣叹以扶乩与文学评点为生平两大能事,尤喜批书,他将批书作为表达自己观点和显露聪明才智的主要方式,其评点的《水浒》、《西厢》对中国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狂放不羁,常以“圣才”自命的人。</p><p class="ql-block">他的名言是:“自古至今,止我一人是大材”、四书五经更是“枯燥乏味,面目可憎”。</p><p class="ql-block">确实很狷狂对吧?一般人哪里能忍,可有个人就忍了,就是当时的大清皇帝顺治爷。</p><p class="ql-block">《清代人物传稿 》载:顺治评价金圣叹:“此是古文高手,莫以时文眼看他......又说他“议论颇有遐想,想是才高而见僻者”。</p><p class="ql-block">在金圣叹看来,古今只有六才子书,即《离骚》、《庄子》、《史记》、《杜诗》、《水浒》、《西厢记》。其他的他都瞧不上。 </p><p class="ql-block">金圣叹狂是狂了点,但他点评的《水浒传》、《西厢记》等,可谓惊才艳艳,名震古今。艺术见解手眼独处,可以说前无古人,也几乎后无来者。</p><p class="ql-block">金圣叹以扶乩与文学评点为生平两大能事,尤喜批书,他将批书作为表达自己观点和显露聪明才智的主要方式,其评点的《水浒》、《西厢》对中国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其扶乩之术,也多见记载,尤以替才女叶小鸾扶乩而备受传颂,使得百余年后,“叶小鸾”依旧成为了启发曹雪芹创作“林黛玉”一角的重要灵感来源。</p><p class="ql-block">顺治皇帝驾崩后,金圣叹与同郡诸生借哭庙之际,掀起反贪风波,后反被诬陷杀害,史称“哭庙案”。</p><p class="ql-block">预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请看庆乐随笔,闲读闲聊古今第一“怪才”金圣叹之二。</p> <p class="ql-block">庆乐随笔之二。之一说金圣叹是古今怪才,网上称他也是第一段子手,何谓段子手? 段子手不同于作家的是段子手大多以副业的形式存在而非主业,除却写段子以外仍有其他的工作。段子手的文笔可好可差,段子的形式大多以短篇和架空为主。不要小看段子手哦,网上写段子的段子手高级别的一个段子5000元收入,不信我把他的段子号发给你,你可以找他聊天,他实实在在告诉你他的故事。言归正传,看官请看第一个段子:</p><p class="ql-block">金圣叹第一次参加科举,考题是:如此则安之动心否乎?</p><p class="ql-block">这句话出自《孟子》,有个叫公孙丑的对孟子说,先生如果担任齐国的卿相,有机会实行您的主张,即使因此使齐国成为了霸主,甚至称王于天下,也没有什么可奇怪的了,如果这样您动不动心呢?孟子回答:40岁开始我就不动心。</p><p class="ql-block">许多考生拿到这个考题,马上就洋洋洒洒,引经据典起来。唯有金圣叹,双眼放光,提笔拉袖开始写到:</p><p class="ql-block">“空山穷谷之中,黄金万两,露白兼苍而外,有美一人,试问夫子动心否乎?曰动动动动动动……”他一连写了39个“动”字。</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是39个?因为既然四十开始就不动心,那四十以前肯定就会动心,大动而特动。</p><p class="ql-block">真是妙极,如此妙思,必须名落孙山才是。</p><p class="ql-block">孟子一生颠沛流离,胸怀天下,做梦都想有机会一展自己的政治主张。而当时,最有可能给他这个机会的就是齐国。他也因此多次辗转于齐国。若说这样一个机会放在孟子面前,他却不动心,金圣叹第一个表示不服。他最是听不惯违心之言。 </p><p class="ql-block">金圣叹自然没指望凭寥寥几十个字,换取一个功名。但他发出的“夫子动心否乎?”灵魂一问,却赫然已将遮在卫道夫门脸面上的一块遮羞布,几乎扯了个稀碎。</p><p class="ql-block">接着预知第二个段子,且听下回分解。请看庆乐随笔,闲读闲聊古今第一怪才金圣叹之三。</p> <p class="ql-block">庆乐随笔之三。看官别急,接着说段子之前,再说点题外话。关于段子手的定义很多,个人觉着段子手不只是会说几句俏皮话。好段子都是金句,像原来的名人名言,都是洞察人性的总结,或魔幻,或黑色幽默。这么看,历数历史,像王尔德,塞格林,鲁迅,林语堂都是段子好手。段子手是有门槛的。所以成为好的段子手,至少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素质:</p><p class="ql-block">1,洞察人性,才能触及现象后的本质。</p><p class="ql-block">2,遣词造句的能力。就是指运用词语组织句子的掌控能力。</p><p class="ql-block">3,抖包袱的技巧。指把之前设置的悬念揭出来,或者把之前铺垫酝酿好的笑料关键部分说出来,比如笑话,最后一句可笑的,点睛之笔。</p><p class="ql-block">菜花上菜,看官请看第二个段子:</p><p class="ql-block">1661年8月7日,江宁的早晨雾气蒙蒙。</p><p class="ql-block">刑场上十八个犯人整整齐齐地跪成了一排,其中十七人都面如死灰,唯有一人例外。</p><p class="ql-block">此人面不改色,神情悠哉。</p><p class="ql-block">不一会,他张口跟刽子手要来一碗酒,手一扬,头一抬,眨眼的功夫碗就空了,随后冲着人群喊了一句:</p><p class="ql-block">割头,是疼痛的;饮酒,是快乐的;割头前先饮酒,真是痛快,痛快啊! </p><p class="ql-block">见刽子手就在跟前,又神秘兮兮地说:</p><p class="ql-block">我耳朵里有200两银票,先杀我,这些银票就归你了。</p><p class="ql-block">手起刀落后,果然从他的耳朵里滑出两张纸条。</p><p class="ql-block">刽子手赶紧上前打开,只见一个写着“好”,另个则写着“疼”。</p><p class="ql-block">连死都要玩梗,在中国历史上,金圣叹算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吧。</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宁看喜剧不看悲剧,好吧,来一个喜剧,请看庆乐随笔闲读闲聊金圣叹之四。</p> <p class="ql-block">庆乐随笔之四。金圣叹少年时参加乡试,考官出了个考题:“西子来矣”,要求以西施曲线救国的史实为材料写文章。他稍一沉思,抓起笔在考卷写:开东城也,西子不来;开南城也,西子不来,开西城也,西子来矣,吾乃喜见此美人矣……主考官阅卷大怒,马上在金圣叹的考卷上批到:美人来矣,可惜你一个秀才丢矣!</p><p class="ql-block">结果,金圣叹玩幽默把个秀才玩掉了,落榜而归。</p><p class="ql-block">看金圣叹,不能执着于“相”,我们不必急着说他是离经叛道还是心口不一,也不必因为他做了些“脱俗”的事情就对他青眼相看。他与明确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魏晋名士很是不同,没有人能确切且准确地指出到底该给金圣叹贴上什么标签,因为他偶尔是商人相,偶尔是神佛相,偶尔是痴汉相,偶尔是战士相,偶尔又是卫士相。总之,若你心中有面镜,那总能从他身上照见自己一二,但若你心中拿着把尺,怕是如何也量不准金圣叹。</p><p class="ql-block">怪不得《清代七百名人传·金人瑞传》这样说金圣叹:“纵横批评,明快如火,辛辣如老吏。笔跃句舞,一时见者,叹为灵鬼转世。”</p><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不正经人”金圣叹:纵无诗名,也成大师,不是时代容不下他,而是那个时代配不上他。呜呼哀哉!</p><p class="ql-block">​金圣叹段子很多,比如李逵的老母被恶虎吃掉后,金圣叹一口气连写12副对联,大笑了12次,十二幅对联有点长,就此打住,预知后事,请听下回分解!</p> <p class="ql-block">感谢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