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南美洲,地球的另一端,是离亚洲最远,也是被上帝最偏爱的地方。它拥有世界上殿堂级的自然景观,它以独特的当地文明、精彩的历史发展以及物种的多样性……,吸引了世界上无数人的目光。疫情结束以后,因为南极终极目标计划,便选择了智利、秘鲁、巴西和阿根廷这四个充满神秘与魅力的南美国家,一并纳入南极行的整体行程之中(出于遥远距离和高额交通成本的考虑)。</p> <p class="ql-block"> 二十四个日或夜,十九个航段飞越,跨年、跨国、跨区,这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像是一场灵魂的考量!整个旅程即便是走马观花般的浅游,那每一幅场景、每一张照片、每一个瞬间,它所带给我的却是永恒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南美第一站,<span style="font-size:20px;">多彩智利</span></p> <p class="ql-block"> 南美色彩盛宴,就从智利开始。这个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南美洲国度,它能跨越38个纬度,<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北到南长达4300公里,</span>相当于从我国黑龙江最北一直伸到了南海的西沙群岛;<span style="font-size:18px;">从东到西的</span>宽度却只有180公里左右,就只相当于一个海南岛的宽度,名副其实的狭长国家,婉如一条腰带飘落在安第斯山脉的脚下。由于跨纬度大,它的地理特征包括有安第斯山脉和太平洋海岸线的特点;而气候则涵盖有从北部的沙漠到南部的亚极地气候变化。</p> <p class="ql-block"> 首都圣地亚哥(Santiago),它是智利最大、最摩登的城市,南美洲第四大城市。位于智利国中部,坐落在马波乔河畔,东依安第斯山,圣地亚哥是一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城。1541年,西班牙殖民者领150名骑兵来到这里,在位于城市中心的圣卢西亚山上修筑了西班牙在南美洲大陆上的第一座炮台,并在山下用泥砖和草木建筑了一批原始的住宅区,这就是圣地亚哥城的雏形。1818年4月5日,经过智利争取独立战争中一场决定性战役——迈普之战后,圣地亚哥成为智利的首都。</p> <p class="ql-block"> 登上圣克里斯托瓦尔山,仰望欣赏山顶的圣母玛利亚雕像,可以俯瞰城市全景。整座城市背靠安第斯山脉,山脉的壮丽景色与都市的高楼大厦构成鲜明对比。市内既有欧洲风情的殖民建筑,也有世界一流的高档社区。</p> <p class="ql-block"> 圣地亚哥的武器广场,又音译为阿马斯广场,广场的西侧是全智利规模最大、气势磅礴的大教堂,北侧有国家邮政局、历史博物馆和圣地亚哥市政府,这些都是圣地亚哥的代表性建筑物,代表着智利的宗教、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圣地亚哥的灵魂和核心所在,是任何外来者想<span style="font-size:18px;">了解圣地亚哥的历史与人文而</span>不能忽略的一个观光点。</p> <p class="ql-block"> 漫步城市街区,从那些街边的特色餐厅、酒吧和画廊,能感受到本地浓厚的艺术氛围。</p> <p class="ql-block"> 智利位于南美洲西部,四周被海洋、沙漠、冰川和高山包围,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因其独特的地理优越条件让智利成为全球少数未受根瘤蚜虫影响的葡萄酒产区之一,被誉为“葡萄生长的天堂”!</p><p class="ql-block"> 在前往瓦尔帕莱索途中,我们顺道参观了一座非常漂亮的葡萄园。</p> <p class="ql-block"> 瓦尔帕莱索(Valpara iso),在西语里意思就是:天堂谷地,距首都圣地亚哥不远约一个半小时车程,是智利国家最大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它的老城部分,不仅极具特色且悠闲梦幻,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有人称之为“太平洋珍珠”、“好色之城”……</p> <p class="ql-block"> 依山而建、密密麻麻、色彩绚丽的民房;随心所欲挥洒在墙壁上充满波西米亚气息的涂鸦艺术,耐人寻味且百看不厌……。</p><p class="ql-block"> 而且一百多年前运行至今的古老电梯,靠着转盘和皮带运转就把游人,沿陡峭的山坡提升到绝佳观景位置,俯瞰港湾的塔吊与军舰和谐相处……。</p> <p class="ql-block"> 智利不只有“车厘子”,它的旅游名片有三大经典:复活节岛、百内国家公园、阿塔卡马沙漠。阿塔卡马沙漠在智利北部,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区之一,因为时间关系这项内容就未列入此行计划。</p> <p class="ql-block"> 智利复活节岛,距离圣地亚哥市3600多公里,航班都要飞行5个半小时的南太平洋上被称为"世界之脐"的岛,孤独而神秘。说它孤独,是因为在它方圆2000多公里的范围内就没有有人居住的“邻居”,且距离自己的国家都有3600多公里;说它神秘,是因为在这个岛上有很多形态各异、说不清来历的“摩艾石像”,也因此而成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 关于复活节岛的来历听导游介绍也觉得挺有趣的:</p><p class="ql-block"> 说最早发现这个岛的是荷兰人,这个海军上将率领的船队在绕过南美南端的合恩角时,于1722年4月22日这天发现这个神奇的小岛。恰好这天就是“基督教复活节的第一天”,因此就把它命名为复活节岛,意思是“我主复活了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但是这个岛上的原始居民对自己的故乡却另有称呼,他们把它称之为“吉·比依奥·吉·赫努阿”,即“世界中心”的意思,而波利尼亚人以及太平洋诸岛的土著居民又称它为“拉帕-努依”,这个名称更令人费解,更具神秘色彩,因为直译过来就是“地球的肚脐”。</p><p class="ql-block"> 再后来,1887年智利出了位高人,这个人是智利的一个海军将军,他建议政府把复活节岛买下来,政府也担心那个时候的法国等一些强势的国家不怀好意,就派人跟岛上的酋长谈判。总之,最后连哄带骗就把这个神奇岛屿收刮囊中,从1888年起复活节岛就归属智利,智利政府将其建成国家公园,取名"拉帕努伊",意思就是"石像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摩艾石像造型之奇特,雕技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人们不禁要问,这么多的石像是什么人雕凿的?雕凿这么多石像的目的是什么?是供人瞻仰观赏,还是叫人顶礼膜拜?多年来,一些国家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都曾登岛考察,想弄个明白,结果虽提出种种解释,但也只是些猜测,没有人能说清楚,自然也就不能令人信服,这个谜也就一直还是个谜……。</p> <p class="ql-block"> 复活节岛的地理形状近似于一个三角形,且它的三个角都有一座大的火山口,下图就是一个处于西南角的火山口。</p> <p class="ql-block"> 岛上有很多类似于下图的洞穴,有些还可以住人、饲养牲畜。</p> <p class="ql-block"> 复活节岛环海风光旖旎,该有的元素一个也没少……。</p> <p class="ql-block"> 神秘的能量石阵,也称“光源的肚脐”意指能量中心。在这里可以看到一个打磨光滑的大石球,周围环绕着四个小石球,指向东南西北。传说,大石球是由第一位国王Ariki Hotu Matua'a带到岛上的,具有神力。事实上,是由于这个石球含铁量很高,比其他石头更容易吸热,在太阳照射下会自动发热,并且也会影响指南针的指示方向。</p> <p class="ql-block"> 洁白的沙滩,清澈见底的海水和随波飘舞的海藻……一切的一切都是上天的赐予。</p> <p class="ql-block"> 这种剑麻植物在海南岛上也并不少见,但是复活节岛上的剑麻就像有如神助般的变成了巨麻!</p> <p class="ql-block"> 智利百内国家公园,它位于智利西南部的巴塔哥尼亚高原上,这是阿根廷南部和智利间的一个高原,从里奥科罗拉多一直延伸到麦哲伦海峡,从安第斯山脉一直延伸到大西洋。</p> <p class="ql-block"> 有人形容百内:天堂也不过如此。百内国家公园也曾被国家地理评为“人生不能错过的50个地方”之一,这里拥有冰川、雪山、湖泊、峡湾、瀑布、草原等不同的景色,置身其中宛若仙境一般。而公园最令人瞩目的景点之一就是那令人叹为观止的“巨人之柱”(著名的三塔峰),因为时间问题不能去徒步(需要徒步一天);即使有时间徒步普通人也没有能力达到目的(风大力阻,道路泥泞,徒步强度骨灰级),心心念念的“百内三塔”于我等此行就只是个传说……</p> <p class="ql-block"> 庆幸入住百内酒店。这个酒店<span style="font-size:18px;">坐落在佩欧湖畔,</span>视野絶佳,每间客房基本都拥有壮观景致,可以看到百内主峰群和湖面景色。</p> <p class="ql-block"> 顺着湖面往前看,天气好的时候百内另一标志景观--<span style="font-size:18px;">角峰</span>,山峰尖利,因形状酷似牛角而得名。山中间一条水平分割线将山体的颜色分割为上黑下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同时可以看到位于角峰西侧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百内主峰群,它是</span>由四座气势磅礴的山峰组成,被公认是世界上最美的山脉之一,也是整个百内公园中攀爬难度最高的山峰。</p> <p class="ql-block"> 百内国家公园这片神奇之地,有许多湖泊特别是天气晴朗的时候,都会呈现出它们那种特有的绿松石颜色,无人不为之惊叹。这种强烈明快的颜色,我想应该是冰川侵蚀时留下的岩石粉颗粒,慢慢地溶于水,沉淀下来,才使得湖泊有了这般特有的迷人色彩。</p> <p class="ql-block"> 米洛顿山洞,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它是一万八千年前冰川开始融化,侵蚀了贝尼特斯山坡软层,又经过大约三千五百至四千年的冲刷而形成。</p> <p class="ql-block"> 智利离境的最后一天,继续延续着惊叹,清晨的光影、万年前的洞穴,还有低角度大跨径的彩虹桥,这是以前我从来没有见识过的一种“低虹”天象,太神奇、太震撼,就像有一股强流通电全身!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自然,都是那么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智利,想说再见,真滴不骗你,很难得再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