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崇州一日游—元通古镇 罨画池

尘封

<p class="ql-block">第一站:元通古镇</p> <p class="ql-block">元通古镇,一座承载着深厚历史与文化底蕴的古镇,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北部,拥有超过1600年的悠久历史。</p> <p class="ql-block">元通古镇,原名水渠乡,因本地一座寺庙而得名。历史上,这里曾是一个重要的水运码头,商贾云集,舟楫往来,被誉为“小成都”。古镇的建筑大多临江而建,呈现出独特的江南水乡风情。</p> <p class="ql-block">经游客中心行过汇江桥,到达对岸古镇—元通镇。</p> <p class="ql-block">汇江桥是川西最早的铁杆桥,被誉为“川西第一铁索桥”,光绪二年,举人刘恒如等募资重建,更名“汇江”,换铁索为铁杆,上承木板,人在上面行走,飘然有醉入东海蓬莱的感觉。当夕阳倒映水中,在桥的上下游眺望,夕阳中极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汇江夕照”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元通景观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座塔名为元通塔,是元通古镇地标一般的存在,元通塔屹立在古镇外的河岸边,镇守着过往的河流。</p> <p class="ql-block">元通镇的河流叫做汇江‌。汇江由文井江、味江和泊江河在此交汇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徜徉在三江之畔,可以领略自然的宁静与壮美。</p> <p class="ql-block">先品尝当地的地道美食,既可以享受舌尖上的盛宴,又可以等雨停再逛古镇。</p> <p class="ql-block">崇州元通板鸭是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元通镇的特色美食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制作工艺。崇州元通板鸭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著称。其外皮酥脆,内部肉质鲜嫩多汁,味道香醇,深受消费者喜爱。独特的腌制和烤制工艺使得板鸭具有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p> <p class="ql-block">在元通古镇,古建筑是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黄家大院、黄氏宗祠、罗氏故居、王国英故居等代表性建筑,以及江西会馆、广东会馆等同乡会馆,不仅展示了古镇的繁华与辉煌,更体现了古代商人的智慧和团结精神。</p> <p class="ql-block">惜字宫:是元通镇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供奉传说的汉字发明者仓颉的庙宇,古人惜字如金,凡有墨宝的任何纸张均不得妄自糟蹋,皆焚化,以示敬意。过去,有专人捡拾字纸,积存一定数量后,再择良辰吉日放入“惜字宫”内焚烧,过化存神,收集了烧尽的灰烬再洒入河中,随流水而下,这个过程称之为“敬惜字纸”。 世人对仓颉的贡献心存感念,于是衍生出爱惜文字、敬重字纸、不随意丢弃有文字的字纸等风俗习惯。惜字宫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青石板路上,可以感受古镇的历史韵味。</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黄家大院,位于古镇的麒麟街,始建于1914年,是川军旅长黄润馀的故居。又称“将军府”。这座深宅大院如今仅存经楼和正厅,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罗家大院:由元通古镇的传奇女商人罗幺寡妇独立主持修建的,砖石结构,中西合璧牌坊式大门,哥特式尖顶,顶之周围塑亭台楼阁,二门上有石刻联,“竖起楼台遮日御,打开门第看风潮”,横额“是一洞天”,意思是说修建这座房屋只是用来遮风挡雨之用。当年在保路运动时,罗幺寡妇带领二十多女兵参加,这里的风潮不仅仅是指江上客商来来往往的情景,更是指的天下大事,可见罗幺寡妇虽是一名女性,但是却有着身在庭院,心观天下的胸襟与情怀。</p> <p class="ql-block">特色美食—槽子糕。一定要品尝一下。</p> <p class="ql-block">探访古建筑和会馆,可以了解古镇的商贸文化和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广东汇馆:清初,元通因物产丰富,水上交通便利,各省客商纷纷来此建设会馆从事商贸。乾隆、嘉庆年间,广东客商在双凤街建立广东会馆。广东会馆也叫南华宫,会馆内有戏台,四周有围台。昔日活动较少,看戏便是最大的娱乐,据说,广东会馆每有演出,必开大门,任凭元通当地人进入观赏,这也是广东商人与元通本地人相处融通的门道。</p> <p class="ql-block">天主堂:元通天主堂建于1903年,它的门壁中式传统中透着异域欧洲风情,砖石结构的仿三牌坊,造型却是爪角微翘的哥特式门壁。并排三孔门洞,门楣上方书有“诸圣之宗”四个大字。整个门壁除了哥特式的尖顶,门顶的十字架以及门柱的上联外,其他方面均是中式传统文化的体现,例如门联的下联中提到了孔子,门楣门壁上的浮雕是仿中国传统木结构的挂落,雀替样式,装饰有爪、叶、花、果等等。教堂两侧的窑雕式对联,是用元通土陶工艺制作的,在川西地区独属元通古镇烧制的陶器造型精美,色泽通透,牌匾烧制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足以证明当时元通古镇制陶工艺的精湛和制陶历史的悠久。</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元通古镇,江南水乡的韵味无时无刻不包裹浸润着你。明清建筑鳞次栉比,古老中泛着悠然生机,老街古巷纵横交织,喧闹中透着舒适安逸。若你披着斜风细雨在江边流连,目及所致,触摸的是百舸争流的浩荡历史记忆。若你沐着万丈霞光在茶楼小憩,轻叩心扉,叹喟的必定是当下生活静好的美丽,古镇古韵古今情,众里寻她越千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崇州罨画池</p> <p class="ql-block">罨画池,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市中心,罨画池园林始建于唐朝,初名“东亭”,是一座衙署园林。罨画池以古典园林为主体,集园林、祠、庙三位一体,素有“川西名园”之称。其建筑风格为典型的清代川西建筑风格,以罨画池水面为中心进行布局,现存建筑群多为清朝重建,全园格局及建筑保存完好,是中国少数几处保存的唐宋衙署园林之一。</p> <p class="ql-block">罨画,意为彩色的画。此园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其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烟柳为胜。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蜀州任官时,留下不少吟咏罨画池美景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罨画池的园林风光非常迷人,占地面积虽然不大,但内部结构建筑非常精致。池周楼桥亭阁古朴典雅,山石墙曲径通幽,名贵花木千姿百态,盆景艺术更是享誉川西。</p> <p class="ql-block">罨画池的景色以梅花和菱花烟柳为胜,尤其是冬季,梅花盛开,满园飘香,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p> <p class="ql-block">池中水波粼粼,倒影如画,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主要景点包括罨画池本身,以及与之毗邻的陆游祠和崇州文庙。陆游祠为川西四合院书院式祠堂,祠内有梅园、梅阁、花径、放翁堂等建筑,陈列着陆游的诗、画及手迹石刻,让人能够深切感受到这位爱国诗人的风采。崇州文庙则建于明代,建筑宏伟,是学习和了解儒家文化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艺术家们汲取创作灵感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罨画池是一处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绝佳景点,无论是独自前来感受宁静与美好,还是与家人朋友一同游玩,都能收获满满的乐趣和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