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28日中午十二点半,我和丈夫驾车前往山西忻州奇村,计划享受温泉之旅。由于全程需行驶500多公里,为避免天黑赶路,我们选择在下午五点半下高速,先到朔州市老城歇脚。接下来的两天,我们在朔州游览了崇福寺、古城遗址和尉迟敬德庙,感受这座古城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朔州,这片土地见证了北方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融。历史上,匈奴、突厥、鲜卑等民族曾在此聚居,随着历史的演进,这些民族或远走他乡,或与汉族融合。如今,朔州市居民以汉族为主,同时还有蒙古族、回族、满族等15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构成了一幅多元和谐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朔州市是一座“因煤而生”的工业城市,煤炭资源丰富,经济结构以煤炭、火电、化工等资源性产业为主,相关产业拉动经济占比高达90%以上。作为中国三大产煤大市之一,朔州的煤炭通过北同蒲复线电气化铁路、准朔铁路等运煤专线,源源不断地送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日本,彰显着这座城市在能源领域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我们来到朔州老城打卡,夜幕下的老城别有一番韵味,古朴的建筑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迷人。</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入住的民宿,温馨而舒适,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一份家的温暖。</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我们来到崇福寺打卡,这座古老的寺庙拥有五个殿堂,每一处都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崇福寺,古名林衙院,又称大寺庙,位于山西朔州市旧城内东街北侧,占地面积23520平方米,是中国现存辽金三大建筑之一,被誉为“山西省十大最美文物景观”之一,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弥勒殿是崇福寺的主殿,创建于金熙宗皇统三年(1143年),殿内供奉着“西方三圣”贴金坐像三尊,护法金刚两躯,胁待菩萨四尊,造型生动,衣着华丽。弥陀殿的梁架斗拱、琉璃饰件、门宽扁额、塑像壁画均为金代原物,历经沧桑,至今仍光彩夺目,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国内绝品。</p> <p class="ql-block">千佛阁原名藏经阁,是当年寺内储藏大量藏经的地方。阁始创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现存建筑为明洪武年间(公元1383一1387年)遗物。阁身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周设环廊,屋顶为两层重檐歇山式,造型端庄秀丽,设计精妙,构造典雅,堪称古代楼阁建筑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又名三宝殿,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在唐代基础上重建。殿身面宽五间,进深八椽,殿顶为九脊歇山式。殿内佛坛上塑有三世佛贴金彩塑坐像,倒座处塑韦驮菩萨贴金像一座,殿内四处满塑壁画,东西两壁各绘小佛十列,共计千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金刚殿亦名天王殿,清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重建。殿身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前檐为廊,单檐悬山顶,梁架结构简洁牢固。殿内供奉四大天王和三大士,庄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观音殿是崇福寺内最后一座佛殿,建于金代晚期,殿身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殿内佛坛上塑有“三大士”贴金坐像三尊,观世音居中,文殊、普贤二菩萨分列左右。梁架设计精妙,达到了无迹可寻的境界,堪称我国建筑史上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我们来到朔州古城遗址打卡,这片遗址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每一寸土地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城遗址的土城墙,虽历经风雨,但仍屹立不倒,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老城遗址的城门,古朴而庄重,仿佛在迎接每一位前来探寻历史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我们来到尉迟敬德庙打卡。这座庙宇是为了祭奠大唐开国元勋、一代名将尉迟敬德而建,位于崇福广场东侧,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为二进院落辽金建筑,由山门、忠武殿、昭神殿及东西配殿组成。庙内有大型塑像12尊,壁画300平方米,大型浮雕故事12组,铸铜唐马2尊,新西兰进口的唐木制作的仿唐宫门两扇,特别是忠武殿内的红木屏风,高7米,宽10米,厚约20米,全部由花梨木和黑檀木雕琢而成,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红木屏风。</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朔州后,我们驾车于2024年9月30日下午来到代县,第一站来到代县雁门关打卡。徒步五公里,途经民俗村、和亲亭、盘古石、壮士亭等景点,最终到达了被誉为“中华第一关”的雁门关。</p> <p class="ql-block">怀着对历史的崇敬与向往,我们踏上了前往雁门关的旅程。这座古老的关隘,承载着千年的沧桑与厚重,像一部无言的史书,静静等待着人们去翻阅、去解读。</p> <p class="ql-block">阜戈寨民俗村,古代战争时期是雁门关守军的后勤保障基地,和平时期为胡汉贸易的著名榷场。如今,这里已成为集中展示边关贸易、民俗风情的主题村寨和影视文化拍摄基地,商行、客栈、饭店、酒肆、钱庄、当铺应有尽有,仿佛将人们带回了那个遥远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沿着关城古道前行,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尘埃上。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光滑,却依然坚实,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金戈铁马。</p> <p class="ql-block">和亲亭位于前药铺驿站,相传昭君出塞和亲时曾与呼韩邪单在此休憩。和亲亭为木结构建筑,由两个双檐八角亭组成,其中两角互相连结,寓意同心相连,永不分离。</p> <p class="ql-block">盘古石,雁门关始建于何时,史无明文。目前能够见到的最早记载是《穆天子传》中所记述的公元前960年。但这一天然顽石上清晰幻化有“雁门关”三字,却为古繁体。自然与人文的神奇巧合,也许是盘古开天地时的神工鬼斧。</p> <p class="ql-block">壮士亭是阎锡山为缅怀在1926年雁门关水峪口战役中牺牲的晋军将士而建,壮士亭为传统的中式建筑风格,飞檐斗拱,造型古朴庄重,亭内立有墓碑,由晋军参战旅长李培基为阵亡将士所立。</p> <p class="ql-block">初至雁门关,映入眼帘的是雄伟壮观的关城。在阳光的照耀下,古老的城墙散发着古朴而庄严的气息。那一块块历经岁月打磨的砖石,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金戈铁马。</p> <p class="ql-block">自左向右碑文内容:第一块碑:世界文化遗产,长城—雁门关段;第二块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代县长城雁门关段;第三块碑: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雁门关。</p> <p class="ql-block">天险门为关城主城门,明代建筑,门高12.5米,门洞上方额匾书“天险”二字,为武则天所题。城门上建有雁楼,门洞内的青石板为明代原物,600多年的清晰车辙印仍然向人们诉说着多彩而辉煌的过往。2010年修缮如初。</p> <p class="ql-block">镇边祠是纪念历史上守关将领的祠堂,可在此聆听古代战争讲座,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供奉的历代镇守和征战雁门关内外的名将各种堂:偃公堂供奉西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姬幸,文定堂供奉北宋名将张齐贤,武安堂供奉战国“守关第一名将”赵国大将李牧,群英堂供奉历代征战雁门关内外的名将。</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革命传统教育馆,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和资料,生动地展现了雁门关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和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墙,极目远眺,连绵起伏的山峦尽收眼底。长城像一条巨龙蜿蜒其间,与天地融为一体,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与坚韧。</p> <p class="ql-block">敌楼,士兵可在敌楼上居高临下,观察关内外的动静,及时发现敌军动向并发出。敌楼内部空间可用于屯驻士兵和储存粮草、武器等物资,为长期作战提供保障。</p> <p class="ql-block">雁塔始建于隋代,毁于清末,2010年复建。塔高21米,为四边九层密檐式实心砖塔。</p> <p class="ql-block">雁门关之行,不仅让我领略了自然风光的壮美,更让我深入了解了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它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上,散发着永恒的光芒,等待着更多的人去探寻它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雁门关后,2024年10月1日我们来到到代县古城,先后游览了边靖楼、武庙、文庙、阿育王塔、毛主席路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代县古城历史超2300年,古为代国,春秋属晋,战国称广武邑,西汉为广武县,隋至金多称雁门县,为雁门郡、代州治所,元废县入代州,民国改为代县。是中原地区通往北方的重要通道。</p><p class="ql-block">地势险要,是边陲重镇,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南北部为山区,中部为平原,雁门关扼守咽喉,历代战争频繁,有史记载的大小战争达1700余次。</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边靖楼打卡,正赶上“十一”国庆节,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边靖楼建于明洪武七年,毁于火后成化十二年重建,是万里长城沿线最高大的楼式建筑,有“万里长城第一楼”之称。</p> <p class="ql-block">位于代县县城中央,居整个古代州城的最高点,是历史上长城险隘雁门关的重要依托和支撑点。</p> <p class="ql-block">边靖楼承载着代县的历史文化,见证了代县的兴衰荣辱,楼内的文物、题刻等也是研究当地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p> <p class="ql-block">“官”字砖是边靖楼台基上使用的青砖,每块砖上都印有一个“官”字,这表明当时建造边靖楼是由官府督办烧窑烧制的。</p><p class="ql-block">“官”字砖的存在彰显了边靖楼不凡的规格与地位,体现了其在当时的重要性。同时,青砖的背面还有烧砖工匠的姓名,这代表了当时古代严苛的生产责任制,即“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究其情”。</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武庙打卡,代州武庙始建于元代,历经多次修缮和扩建,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演变和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p><p class="ql-block">武庙是为纪念关羽而建,关羽所代表的“忠贞、正义、仁爱、忠勇、诚信”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代县文庙打卡,代县文庙创建于唐代,元至正二十七年重修,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州级文庙。</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阿育王塔打卡,阿育王塔始建于隋仁寿元年,原为木结构,元至元十二年改建为砖塔,是中国仅有的19座释迦牟尼真身舍利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毛主席路居纪念馆打卡,毛主席代县路居纪念堂位于代县东大街县政府院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纪念堂,仿佛穿越回了1948年。当时,毛主席等中央领导在前往西柏坡途中路经代县,在这里留下了珍贵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毛主席曾经居住过的房间,屋内的陈设简单而朴素,床铺、桌椅等物品摆放如初,仿佛伟人刚刚离去,让人不禁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沿着参观路线前行,墙壁上挂满了与毛主席路居代县相关的历史资料和图片。</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到代县钟楼打卡,据《代县志》载,钟楼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明万历十四年(1586)、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清咸丰二年(1852)多次维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遗构。</p> <p class="ql-block">代县钟楼是代县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与边靖楼相互映衬,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完代县古城后,于2024年10月2日驾车来到宁武县芦芽山万年冰洞、石门悬棺景区、悬空村景区、汾河源头景区游览。</p> <p class="ql-block">我们怀着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无限憧憬,踏上了前往宁武万年冰洞的探秘之旅。</p> <p class="ql-block">抵达景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普通的山峦,很难想象在这看似寻常的山体之中,竟隐藏着一个神奇的冰之世界。</p> <p class="ql-block">我们坐上景区的观光车,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四周山峦起伏,植被郁郁葱葱,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为即将到来的奇妙之旅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我们终于来到了万年冰洞的洞口,一股寒气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开启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p> <p class="ql-block">踏入洞中,眼前的景象让我惊叹得合不拢嘴。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水晶宫殿,又似闯入了冰雪女王的神秘领地。</p> <p class="ql-block">洞内的冰柱、冰笋、冰钟乳琳琅满目,形态各异。有的如利剑般直插洞底,有的像莲花般层层绽放,还有的似灵动的水母在冰的海洋中翩翩起舞。灯光映照下,这些冰体散发出五彩斑斓的光芒,如梦如幻,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这位顶级艺术家的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除了奇妙的冰景,洞中的温度也十分奇特。无论洞外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凛冽,洞内始终保持着稳定的低温,宛如一个天然的大冰箱,将这份冰雪奇观完好地保存了数百万年。</p> <p class="ql-block">越往深处走,越发感受到这座冰洞的神奇。洞中的冰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历经岁月洗礼,愈发显得晶莹剔透。每一处冰的纹理都像是大自然精心雕刻的痕迹,记录着时光的变迁。在这里,时间仿佛凝固,一切都被定格在这冰清玉洁的世界里。</p> <p class="ql-block">走出冰洞,心中依然被那神奇的景象所震撼。宁武万年冰洞,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对大自然敬畏之心的深刻洗礼。它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和无尽奥秘,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世间难得的自然瑰宝。</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完万年冰洞后,驾车来到石门悬棺景区打卡。</p><p class="ql-block">宁武芦芽山景区的石门悬棺可能涵盖了多个朝代,据考古专家推测及相关研究,大致时间范围为明朝中叶至民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踏入芦芽山石门悬棺景区,仿佛走进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神秘世界。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让人顿感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走到山谷深处,便能看到令人震撼的石门悬棺。</p> <p class="ql-block">石壁上,木棺悬空而置,有的嵌于岩洞深处,与山体融为一体;有的露在石壁之外,任凭风吹雨打,傲然独立。</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石门悬棺后,听闻山西有个悬空村,宛如隐匿在尘世之外的桃源,怀揣着满心的期待,我们踏上了这场探秘之旅。</p> <p class="ql-block">悬空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管涔山深处,是芦芽山风景区的一个景点,包含王化沟村、五花山村和曹家梁村三个村落。</p> <p class="ql-block">当悬空村的轮廓映入眼帘,我不禁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它高悬于百米悬崖之上,仿若空中楼阁,房屋错落有致地镶嵌在崖壁,与周围的山林相融,分不清是自然孕育了村庄,还是村庄点缀了山川。</p> <p class="ql-block">建筑特色:房屋建在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上,多以石头和木材为建筑材料,依崖就势,从崖底仰望似空中楼阁。</p> <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相传李自成攻破宁武关后,崇祯皇帝的四皇子在此避难,其随从人员搭棚建屋,后来皇子抑郁而终,随从定居下来,逐渐形成了如今的悬空村。</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踏上那由圆木铺就的“栈道”街道,每一步都带着轻微的晃动,仿佛在与这座古老的村庄对话。</p> <p class="ql-block">街道是立木支撑、圆木铺架的“栈道”,走在上面仿佛置身半空。</p> <p class="ql-block">走进一户人家,石墙木窗,古朴的陈设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站在村头的观景台,极目远眺,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云雾缭绕其间,仿若仙境。</p> <p class="ql-block">离开悬空村时,夕阳的余晖洒在身上,回首望去,这座云中的村庄愈发如梦似幻。</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完悬空村,来到芦芽山汾河源头景区打卡。汾河源头地处芦芽山景区内,这里四周翠峰叠嶂,森林茂密。</p> <p class="ql-block">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不一会儿,便听到了潺潺的流水声,那声音清脆悦耳,宛如一首美妙的自然交响曲。</p> <p class="ql-block">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被称为三晋母亲河,养育了40%的三晋人民,孕育了五千年的三晋文明。</p> <p class="ql-block">这是芦芽山广场塑雕和大鼎,非常的壮观。</p> <p class="ql-block">雷鸣寺:始建于明朝,因汾水从石崖下龙口喷出时声如雷鸣而得名。寺庙依山而筑,宏大巍峨,每年四月初八举行古庙会,盛况空前,可惜原建筑已被毁,现在看到的是后来重建的。</p> <p class="ql-block">我们游览完景区之后,要驾车行驶109公里,才能到达目的地奇村镇南高村泡温泉,因没有高速路,我们只能走国道盘山路,终于晚上7点多到达奇村镇南高村,可能是“十一”假期原因,好多家都满员了,在别人的介绍下来到怡然庭家,正好有退房的,我们才住下。房间整体不错,刚开张,设施齐全,整洁卫生,有独立厨房,比较满意。</p> <p class="ql-block">在奇村镇我们泡了5天温泉,自2024年9月28日至10月6日,此次为期9天的旅行圆满结束。</p><p class="ql-block">感受:朔州、代县和宁武,一个是历史文化的瑰宝,一个是自然风光的明珠。这次旅行,让我在领略历史沧桑的同时,也饱览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身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些美好的记忆将永远珍藏在我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