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之旅 第三站 瞻仰韶山主席故居

谢昭华

<p class="ql-block">在农历腊月三十这一除夕之日,我们一家老少六口人,清晨便从长沙启程,奔赴湘潭韶山的毛主席故居参观。</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故居,位于湖南省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土地冲南岸上屋场,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故居坐南朝北,为土木结构,成凹字形,俗称一担柴式,占地面积为566.39平方米,建筑面积472.92平方米。东边13间青瓦房,为毛泽东家;西边5间茅草房,是邻居家;堂屋(瓦房)为共用。大门匾额"毛泽东同志故居",为邓小平同志1983年4月2日题写。故居1929年曾遭到国民党政府的破坏,1950年以后经多次修葺恢复原貌。1951年2月6日春节正式对外开放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同志少年时代读过书的私塾旧址</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从小热爱学习,追求真理,少年时代先后在南岸、桥头湾等地私塾读书六年,这是私塾旧址之一﹣﹣南岸。</p> <p class="ql-block">毛氏宗祠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是一处建于清代中期的家族祠堂建筑。这个祠堂属于毛氏家族,主要用于祭祀祖先和先贤。毛氏宗祠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在主席故居前看韶峰</p><p class="ql-block">韶峰景区位于韶山冲南,是韶山的第一高峰。景区内有韶峰寺和毛泽东诗词碑林,连接碑林和韶峰寺的是韶峰索道。从山顶极目远望,可以看到苍山翠碧,奇石满目,是一个极佳的观景地点。此外,韶峰还有“仙境”之称,四季野花相映成趣,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自然美景</p> <p class="ql-block">拇指石</p> <p class="ql-block">韶山主席广场,原名毛泽东同志铜像广场,位于湖南省韶山市的核心景区中心。这个广场最初建于1993年,是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0周年而兴建的。广场的面积原本是3970平方米,但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和红色旅游的发展,原有的广场逐渐显得活动范围小、视野不开阔、交通组织混乱等问题,因此进行了改扩建。</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广场不仅是海内外游客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主要场所,也是来韶游客参观游览的集散地。这个广场及其铜像成为了韶山的一个重要地标和红色旅游的热点​​​。</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毛泽东铜像重3.7吨,像高6米,基座高4.1米,总高10.1米。这个铜像是以毛泽东在开国大典时手执文稿的姿势为母本设计的,象征着“十一”国庆,寓意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铜像面朝东北方,身着中山装,左胸前挂着“主席”证,手执文稿,目光炯炯,面带微笑,正视前方,巍然挺立,再现了人民领袖毛主席出席开国大典时的风采。铜像的设计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刻大师刘开渠和他的弟子程允贤合作完成,由南京晨光机器制造厂铸造。</p> <p class="ql-block">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冲,是一座专门展示毛泽东生平事迹、思想和人格风范的纪念性专题博物馆。该馆于1964年10月1日对外开放,其建筑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陈列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纪念馆由故居、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旧址、韶山农民夜校旧址、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旧址等多个部分组成,展出的文物和资料超过500件,历史照片近200幅,雕塑6尊,模型5个,场景复原6处,图表37个,油画国画10幅。</p> <p class="ql-block">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是全国唯一系统展示毛泽东生平事迹、思想和人格风范的纪念性专题博物馆,是毛泽东生平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基地,也是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p> <p class="ql-block">馆内收藏的文物和文献数量达到6.3万件,其中包括毛泽东晚年生活的遗物6400余件。这些藏品不仅展示了毛泽东的生平事迹,也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纪念馆的展品中,一件满是补丁的白色睡衣尤为引人注目,这件睡衣是毛泽东在20世纪50年代初定制的,他非常喜欢这件睡衣,一直穿了20年,期间经过多次修补。</p> <p class="ql-block">韶山滴水洞,也称为“吊水洞”,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距离毛泽东铜像约4千米。这个景区占地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是一个三面环山的狭长山谷。滴水洞始建于1960年,1962年完成了一、二、三号主体工程以及连接韶山冲至滴水洞的公路。1970年,还增建了防震室和防空洞等设施。1986年9月1日,经湖南省委、省政府批准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滴水洞景区包括一号楼、虎歇坪和龙头山三个游览区,有“天然石画”、“杜鹃春晓”、“奔龙泉池”、“龙亭览胜”、“犁花伴月”等自然景观和毛泽东主席居住过的一号楼、游泳过的韶山水库、毛泽东主席祖父墓、名人留言石刻等人文景观。滴水洞是毛泽东主席1966年回韶山居住的地方,他称之为“西方的一个山洞”,并被列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2年,韶山滴水洞被评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评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作为韶山冲毛主席旧居的增补点纳入其中 。</p> <p class="ql-block">滴水洞一号楼</p><p class="ql-block">始建于1960年,1962年竣工,1970年又增建了防震室、防空洞。整个建筑青砖灰瓦,流檐飞角,古朴自然。</p><p class="ql-block">1966年6月17日至28日,毛泽东最后一次回韶山,在此办公、休息和召开座谈会,接见湖南省、湘潭地区、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同志。</p> <p class="ql-block">1966年6月17日,毛泽东主席从杭州来到韶山滴水洞,在1号楼内隐住了11天,这次行程对外严格保密。</p> <p class="ql-block">会议室</p><p class="ql-block">1966年6月,毛泽东在此召集湖南省、湘潭地区、韶山管理局、韶山公社党政负责人会议。室内陈设大多为原物,正面左四为毛泽东当年座位。</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1966年曾隐居于一个被称作“西方的一个山洞”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韶山滴水洞。</p> <p class="ql-block">1966年6月18日,毛泽东秘密抵达滴水洞,开始了为期11天的隐居生活。滴水洞被选为他的隐居地,是因为它远离城市喧嚣,环境幽静,是一个理想的避世之所。在滴水洞期间,毛泽东很少外出,仅有一次走出洞口三百多米远。这个时期对于毛泽东来说,是一个思绪复杂的时期,也是颇为神秘的。</p> <p class="ql-block">滴水洞与毛泽东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他的许多亲人去世后都埋葬在这一带的山上。毛泽东非常喜欢这个地方,认为它是一个夏日凉风习习、气候宜人的避暑胜地。1959年,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时,曾建议在滴水洞口修建几间茅草房,供其他领导休息和开会使用。随后,滴水洞的建设被提上日程,并于1962年底完成,包括1、2、3号主体楼工程和通往滴水洞的公路。</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祖父墓碑</p><p class="ql-block">墓碑是毛主席的父亲带着3个儿子于1912年竖立的。碑高约3尺,宽1尺,厚3寸,系祁阳石雕刻。碑文中的"泽铭"、"泽淋"即毛主席的两个弟弟毛泽民、毛泽覃。</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祖父毛翼臣的墓地在滴水洞虎歇坪。1932年和1940年国民党两次派特务来韶山挖毛主席祖坟,妄图通过掘祖坟"毁龙脉"来挽回颓局,由于人民的保护和斗争,阴谋未能得逞。毛主席祖父墓碑在护坟斗争中被人们埋藏起来,1986年修建虎歇坪游道时被意外发现。这块墓碑是原物,为国家二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滴水洞景区内有韶山水库,这是一个环境优美、水质良好的水库,总库容17万立方米,坝高21.5米,正常库容13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37.15米。由于毛泽东主席曾在此游泳,韶山水库成为了滴水洞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p> <p class="ql-block">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主席领导的工衣红军在井冈山接连取得胜利、军阀何健听说毛主席的祖父葬在了风水宝地,就密令挖毁毛主席的祖坟。他认为只要挖掉毛主席的祖坟,红军就会不攻自垮。</p><p class="ql-block">1932年6月29日黄昏,国民党兵秘密来到韶山。为了不暴露行踪,他们将羊角锄、枪支装进麻袋,扎成捆,摸黑抬进韶山冲。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早起的韶山人发现山上有马灯亮光,觉得情形不对,于是纷纷起床,赶往山上。等群众上山后,国民党兵已快速撤退,只剩下一片被挖得七零八落的坟场。</p><p class="ql-block">这晚,国民党掘毁毛家先人坟墓三处,并没有挖中毛主席的祖坟。</p><p class="ql-block">1940年春,国民党反动派再次密谋挖掘毛主席祖坟。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王茂累找了党徒唐锦忠、李桂明实施,将具体时间定在1940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晚上。韶山人民发现他们的阴谋后,在当地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行动起来,进行护坟斗争。人们一面凭借滴水河山陡林密,在山上放统、放炮仗,摆出平日围哄野猪的阵式,大施疑兵计;一面迅速将毛主席的祖坟墓碑掀倒埋起来,再把坟顶增上干柴,使人无法辨认坟冢的具体位置。国民党兵进得山来,听见到处炮声,顿时觉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胡乱挖了几处,便撤回交差了。毛主席祖父的坟墓安然无恙。1987年,滴水润修建游道时,毛主席祖父墓碑被人们发现,得以重见天日,成了滴水润最珍贵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龙头山为滴水洞南面屏障,主峰高440米,系韶山冲第三高峰。相传北海龙王府有一条巨龙,其尾潜入洞庭湖,龙首昂起韶山冲,形成滴水洞龙头山。由此,有若干神秘色彩,景观主要有龙泉三叠、奔龙泉池、观音远跳等毛泽东曾祖父母安葬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25日,毛主席回到周别32年的韶山。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毛主席了解到流水洞修了个韶山水库,便想去游泳,顺道了解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情况。</p><p class="ql-block">26日,毛主席来到韶山水库,早已等候在水库两边山坡上的数百群众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毛主席微笑着向人们频频点头,挥手致意。</p><p class="ql-block">更衣入水后,毛主席见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还在岸上站着,便高声喊道:"小舟,你怎么不下水?"周小舟回答:"主席,我下不了水,我没有您的游泳本领,我是秤坨啊!:"毛主席幽默地说:"你是秤坨,怎么叫小舟呢?两年不当省委书记,也要学会游泳啊!"</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在水里进退自若,时而仰卧水面,时而端坐水中,时而击水激进,时而潜水徐行。他边游边对陪游人员说:"你们会蛙泳、蝶泳、自由泳,我只会立正,稍息、睡觉、坐凳子。立正、稍息是基本动作,睡觉、坐凳子是日常生活,你们行不行?"边说边做立正、稍息动作。</p><p class="ql-block">毛主席畅游了一个多小时,回到岸上,依然神采奕奕,毫无倦意。</p> <p class="ql-block">1966年6月28日,是毛主席离开滴水洞的日子。</p><p class="ql-block">早上7点半钟,陪同人员张耀祠走进一号楼,轻轻地对毛主席说:"主席,大家想照张相。"毛主席欣然道:"行!大家都来,一起照吧。"了相,大家依次与毛主席握手道别。轮到一名姓杨的司机握手时,毛主席已经把手伸向他,而他十分激动,紧张,手伸不出来,这时,下一个同志马上与毛主席握手。毛主席见此情景,幽默地说:"你们怕我这个大官啊!"</p><p class="ql-block">握完手,大家站在路旁给毛主席送行,谁知毛主席却说:"你们都走啊,我还要进去休息一下。"说完,他转身走进一号楼前厅。服务员为毛主席泡了一杯茶。毛主席从容地喝看。随从人员故意把左手伸得老远,银灰色的手表露在外表,提醒毛主席:您该走了!毛主席装作没看见。这时候,工作人员走到毛主席身边,小声说道"主席,一切都准备好了!"毛主席不耐烦地说:"还是要走,真是身不由己!"</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放下杯子,起身后,慢慢地打量了一下房子的周围,走到一号楼门前。当看见门前右边路上两旁站着工作人员,没有一个笑脸,都是含着热泪在鼓掌,毛主席向司机赵毅雍摆了下手,要他把车开到下面去,自己步行向前。毛主席向大家挥手致意,却没有发出声音。大家看到,毛主席眼眶已经湿润了。9时15分,毛主席的车缓缓驶离了滴水洞,比预定的出发时间晚了一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1966年6月17日至28日,毛主席在韶山滴水洞住了12天。</p> <p class="ql-block">1959年6月25日,伟大领袖毛主席 到了阔别32年的家乡,按照山当地习俗,游子回乡,族人 请宴席接风洗尘。但26日毛主席却自己掏钱在现韶山宾馆故园一号楼设宴8桌,邀请了家乡的老地下党员、自卫队员、烈士家属、亲属等。宴席上没有山珍海味,都是韶山夏令家常菜。而主席在韶山的那场回乡宴也铭刻在了韶山人的心中,从那时至今,菜式虽有了些许的演变,但回 追忆与情怀,却一直保留至今,代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除夕午后的团圆饭于主席故居后山毛氏餐馆享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