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49国道,东起昌都察雅,西至日喀则萨嘎,线路上有些地方与G318、G219并线,新修的道路以边坝翻越夏贡拉到尼屋,以及嘉黎翻越蒙拉到墨竹工卡为主,也是我们这篇主要涉及到的路段。其中边坝到尼屋我走了3次,两次是2024年2月的从易贡到三色湖的来回,一次是2024年10月从边坝经尼屋到嘉黎和拉萨。<div><br></div><div>因为走了多次,这一篇就不按时间顺序来讲了,按景点的顺序从边坝开始讲述。</div> <b>01丹达。</b>丹达是一个小村子,位于离开边坝到洛隆的大路拐进嘉黎方向不远的G349边上,如果不是路牌指示这里有个丹达山神庙遗址的话,会完全忽略掉这个地方。丹达山是藏语的叫法,汉语叫夏贡拉,这里是古时候边坝翻越丹达山之前的一个驿站。三次经过都没时间下道去探寻一下,只抬头拍下半山上的不知名寺庙。 <div><b><br></b></div><b>02夏贡拉。</b>海拔5298,垭口上有“征服夏贡拉、唯我边坝人”的豪言壮语,当年18军进藏第一险。如今隧道已经打通,三次都经隧道而过,可能这辈子都与夏贡拉山口无缘了。第一次通过是从金岭上山,刚下了雪,一路都是冰雪路面,心惊胆战的到达夏贡拉隧道南入口,悬着的心才算放下。 <div><br></div><div>2024年2月,还没完工的夏贡拉隧道内,还有各种机械设备。</div> <div><br></div><div>两天之后从边坝回程,夏贡拉隧道北口,虽积雪未化,但已晴空万里,冰雪路面也经历过了,再无胆战心惊的感觉。<br></div> <div><b><br></b></div><b>03金岭台地。</b>从夏贡拉隧道出来,快到金岭乡的时候,有一个观景台,这里可以看到被擦惹松多河切割的深谷,深谷之上,是一片稍微平坦的台地。2月去边坝时是下雪,回程天气好,但可惜下午是逆光了。 <div><br></div>台地上有个村子,地图上只有一个字,巴 <div><br></div><div>巴村下面的河谷就是金岭乡所在地,后面又是连绵的雪山。</div> <div><br></div><div>再往远处看去,就是通往尼屋方向的河谷,G349从这里穿过。</div> <div><br></div><div><b>04觉纳摸补。</b>观景台是写炯拉穆布雪山,音译不同而已。观景台看觉纳摸补其实很受限的,只能看到近处山梁后面露出的两个山尖尖。<br></div> <div><br></div><div>从观景台往金岭方向下去,路边才是看海拔6141米的觉纳摸补的最佳地点,这个视角两个山峰已经重叠,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山峰,整个雪山群也展现无遗。</div> <div><br></div><div>还有一个观察点在夏贡拉南口不远的路上,远远的看到一个山峰,那就是觉纳摸补。</div> <div><b><br></b></div><b>05江措林寺。</b>江措林寺为萨迦派第五代祖师卓滚·八思巴坚参任元朝大国师时期所建造,位于进入金岭乡的小山头上。第一次到达金岭乡时经过江措林寺的这个白塔,寺庙还在山头上,赶着去炯拉错,连车都没下。 <div><br></div><div>第二天早上天气不好,不时飘雪,决定先去寺庙转转,于是见到了飘雪中的幻日景象。</div> <div><br></div><div><b>06巴村。</b>从江措林寺顺着山路继续往前,可以到达金岭台地所在的巴村。回程到金岭的傍晚时分去了一趟,从巴村爬到村后的山坡上,可以看到山下的村子和对面的G349国道。</div> <div><br></div><div>爬上山坡,看到觉纳摸补了。</div> <div><br></div><div>也看到炯拉错方向的孔拉岗日,分别是海拔6378米的孔拉岗日和6334米的孔拉岗日II峰。</div> <div><br></div><div><b>07孔拉岗日。</b>孔拉岗日的西坡是金岭的炯拉错冰川,东坡是三色湖的祥格拉冰川。西坡这边,在出了金岭乡去往炯拉错的路上,在千年沙棘林边上可以观察到。<br></div> <div><br></div><div>在G349国道上,下了观景台不远也能观察到,角度跟在巴村看到的基本一样,这是2024年10月第三次走G349国道看到的。</div> <div><b><br></b></div><b>08千年沙棘林。</b>金岭的沙棘林很出名,在进入金岭乡以及出了金岭乡到炯拉错的路上都有一大片。冬天的沙棘林缺少了色彩,但树形还是很好看的,这是2024年2月在进入金岭乡之前的沙棘林。没想到的是10月再来,刚好遇到雪花飘落的景象,更加好看。 <div><br></div><div>到了10月再去,早上金岭出发去炯拉错的时候还下着雪,经过沙棘林的时候树上都挂满了雪,风一吹,雪花纷纷飘落,跟仙境一样。</div> <div><br></div><div>慢慢的蓝天也出来了,当时被这美景给惊呆了。</div> <div><br></div><div>可惜的是当时要赶去勒普沟徒步,没等到太阳照到林中,有太阳应该会更美。</div> <div><br></div><div><b>09炯阿村。</b>金岭到炯拉错的路上会经过一个小村,炯阿村,炯拉错的名字就是因此而来的吧。10月雪后的早晨村民刚好出来放牛,雪地白茫茫一片,天地只剩黑白。</div> <div><br></div><div>慢慢的,村子后面的山飘起了云雾腰带,蓝天也出来了。</div> <div><br></div><div>当天回程的时候再经过村子,沙棘林上的雪已经化掉,金岭方向远处的雪山正沐浴在夕阳当中。</div> <div><br></div><div><b>10炯拉错。</b>金岭的千年冰川湖就是这里了,2月的湖面漂浮着浮冰,但湖水不结冰,无法走到冰川之下。</div> <div><br></div><div>湖边风大得离谱,傍晚的夕阳照到孔拉岗日群峰之上,但孔拉岗日给云遮挡了,孔拉岗日II勉强在雪山后面露出个尖尖。</div> <div><br></div><div>前方这个雪山前面的山沟就是勒普沟了,为了去勒普沟,我10月又来了一次。</div> <div><br></div><div>10月的早上又一次来到了炯拉错,这次远处的冰川清晰了很多。</div> <div><br></div><div><b>11勒普沟。</b>2024年10月再到金岭就是为了去勒普沟,勒普沟位于炯拉错的西南侧,顺着明显的牧道一路爬升,炯拉错已经在远远的身后了。</div> <div><br></div>明显的牧道,明媚的阳光,斑斓的秋色,这一路的徒步十分的舒服。 <div><br></div><div>一路都是这些果子,一开始以为是沙棘,尝试了一下,好像并不是。</div> <div><br></div><div>10月中下旬,彩林的色彩已经不是那么明艳了,但在雪山的衬托下还是一样的漂亮。</div> <div><br></div><div><b>12勒普牧场。</b>从牧道上经过一个遍布经幡的树林,穿过一个拦牲口的木门,就穿出树林,来到一片宽阔的牧场,这里有一片木屋,这个时节已经没有人住了。</div> <div><br></div><div>从牧场回望勒普沟口,去程的时候太阳好,但雪山有云(上图),回程的时候虽然阴天了,雪山反而看到。</div> <div><br></div><div><b>13勒普沟的雪山。</b>穿过牧场,前方又是一片树林,树林后面就可以看到冰川了,冰川之上是一片6000米以上的雪山,可惜不知道名字,云雾也遮挡了他们的身影。</div> <div><br></div><div>右边的雪山露了出来,只是6605米的琼拉莫波峰方向的一个小尖峰而已,琼拉莫波在牧场这里是观察不到的。</div> <div><br></div><div>左边的雪山也露出头来,是6692米的勒普峰,这条沟就因此山而命名的吧,能看到这个雪峰还是比较幸运的。</div> <div><br></div><div><b>14勒普冰湖。</b>穿过牧场后牧道就不是很明显了,但树林里还是挺好走的,走出树林,勒普冰湖就在眼前了,同样有浮冰,远处就是勒普冰川了。</div> <div><br></div><div>勒普冰湖在冬季会结冰,可以走湖面上直接到达冰川,10月这个季节只能走湖右岸的大石头堆过去,但这里的石头太大了,有时候简直不知如何下脚。</div> <div><b><br></b></div><div><b>15勒普冰川。</b>在冰湖的岸边跳了大半小时石头堆,冰川还是那么遥不可及,我知道只能放弃了。</div> <div><br></div><div>看看远处那墨玉一般透彻寒气的巨型冰墙,我可能还得在冬季再来一次勒普,去站在那世界的尽头。</div> <div><br></div><b>16霞曲河谷。</b>快从夏贡拉下来的擦惹松多河和炯拉错下来的炯阿曲在金岭乡下面汇合后形成了霞曲,这里是一片开阔的河谷,村庄、田野遍布,雪山耸立两侧。2024年2月尼屋去往金岭乡的路上,雪山和这个挖掘机简直绝配了。 <div><br></div><div><b>17夺嘎。</b>2024年2月,从金岭回程,计划一天赶到林芝,而且要在日落的时候到色季拉碰碰运气看南迦巴瓦,因此,这天必须尽早出发,因此正好规划途中看夺嘎的日照金山。夺嘎,海拔6550,从金岭出发,穿过宽阔的霞曲河谷,开始进入峡谷的时候,在结玉村附近,可以观察到夺嘎。</div> <div><br></div><div>规划的观察点在霞曲的河对岸高处,应该夺嘎会看到更多山体一些,原来公路经过那里的,G349新修应该是拉直了,太阳已经要出来了,时间不够,到了霞曲边上没法过河上山了。回望金岭的方向,朝霞满天。</div> <div><b><br></b></div><b>18霞曲峡谷。</b>过了结玉村,G349沿着霞曲进入一段狭窄的峡谷,林木茂密,山形陡峭,雪山还能不时从边上的山沟或者矮山后露出头来。 <div><br></div><div><b>19尼屋臧布。</b>霞曲最终汇入尼屋臧布,G349也突然从峡谷中转出来,一下子来到了宽阔的尼屋藏布河谷边上,眺望八盖方向的雪山,河对面就是去往八盖的土路。<br></div> <div><br></div><div>这里是从尼屋乡去金岭,刚过尼屋藏布大桥不远的河谷。2024年从尼屋去往金岭的路上,过了尼屋藏布大桥,走出八盖的烂路,迎接明媚的阳光,心情一下子好极了。</div> <div><br></div><b>20拉日苯巴白塔。</b>尼屋乡当地的圣迹,已有超过2600年的历史,传说中是莲花生大士修行之地,属于藏传佛教“宁玛派”四大白塔之一,宗教气氛很浓,据说是鬼神幻化之塔,只能白天转经,夜里不敢转。2024年2月阳光明媚的下午,刚从地狱烂路出来,找这个塔又费了点周章,没有路牌,之前也没有攻略定位到,只好一路问人找到。 <div><br></div><div>如果从金岭去,找起来就很方便,G349国道上隔着尼屋藏布,远远的就看到山头上的白塔和远处的雪山。</div> <div><br></div><div><b>21依嘎沟口。</b>2024年10月,徒步完勒普沟,在金岭吃过晚饭,打算夜闯依嘎,结果到刚出尼屋乡没多远就失败了。去往依嘎冰川的路太烂了,两驱车不太好走,我的车子从下图中的陡坡下去的时候就担心怎么上回来,结果到坡底又上前面的一个较小陡坡,发现打滑不好上了,退回来也爬不上这个大陡坡了,只好在坡底就地睡觉了。</div> <div><br></div><div>第二天一早起来,想着当地老乡说前驱车去不了依嘎冰川,后驱可能可以,于是倒车上坡,前驱变后驱,一路垫了几次石头,终于退回坡顶。峡谷中抬头看到的雪山也来日照金山了。</div> <div><br></div><div>从依嘎沟口退回尼屋乡,雪山更加清晰了,原来刚才看到的日出金山是白塔后面的这片雪山。</div> <div><br></div><div><b>22独俊大峡谷。</b>从尼屋到嘉黎一直溯哈仁曲而上,大家都叫这一段是独俊大峡谷,G349比较出名的地方。2024年10月,因为在依噶沟口折腾了些时间,又要赶去布囊沟,这段时窄时宽的峡谷没有太多的停留,但雪山、彩林、草地、甚至是野餐跳锅庄的当地群众,都为这个峡谷增色不少。</div> <div><br></div><div><b>23扎索尔鲁赞。</b>顺着G349国道往嘉黎方向到巴达村委,左拐过桥跨过雄曲进入去往布囊沟的小路,一路经过几个小的居民定居点,在跨过别弄河的桥上,看到了海拔6144米的扎索尔鲁赞峰。</div> <div><br></div><div>道路一路朝着扎索尔鲁赞峰而去,雪山指引着方向。</div> <div><br></div><div>到达一个叫做伊隆多的牧场定居点,开始徒步上山,扎索尔鲁赞峰仍在前面指引着方向。</div> <div><br></div><div><b>24伊隆多。</b>伊隆多就在两个山谷的交汇处,只有几户人家,周围都是雪山,进村的公路也到这里就是尽头了。</div> <div><br></div><div>山路上一段爬升,回望雪山之下,世外桃源一样的小村伊隆多。</div> <div><br></div><b>25别弄沟。</b>伊隆多位于两条山沟的交汇处,山路通往的是布囊沟,另外一条山沟是别弄河流经的地方,沟的尽头是一座巍峨的雪山,海拔在6000米以上,没有名字。 <div><br></div><div><b>26布囊沟。</b>顺着山路而行,进入布囊沟,前方的雪山接管了视觉的焦点,今天的徒步行程是先顺着牧道一路前行,绕过前方的小山脚下,然后爬升到看到前方冰川的地方,然后继续爬升再返回,从小山上下回来。</div> <div><br></div><div><b>27木纳却我。</b>布囊沟里面视觉的焦点全部在这个尖峰状的雪山,海拔6264米的木纳却我。<br></div> <div><br></div><div>木纳却我也译成玛纳卓,藏东的知名三角形雪峰,刚好遇到一个团队在前方前进,就象匍匐在众山簇拥的巨神下的朝拜者。<br></div> <div><br></div><div><b>28布囊沟牧房子。</b>布囊沟里面还有一处牧房子,有干净的水源,完好的房子,在木纳却我和拢扯果雪山的注视下。近处小山上的经幡就是下山时要经过的另外一个山上牧场。</div> <div><br></div><div><b>29巴索错。</b>过了牧房子,牧道分为左右两支,左边的一路缓慢爬升,去往布囊沟的深处,右边的下降过溪流,然后爬山去往图片中那个经幡所在的山头,那里可以看到巴索错和他后面的雪山,这还不是最关键的,那个位置应该是看卡加乔雪山比较好的位置。<br></div> <div><br></div><div>时间有限,我不打算去巴索错了,但又想远远的眺望一下,于是我在布囊沟这里返程的时候没有原路下来,而是越爬越高,直到看到山沟对面的巴索错为止。</div> <div><br></div><div><b>30卡加乔。</b>卡加乔海拔6447米,也译作恰嘉觉沃,凭借那三角形山体,是著名的银枪峰。然而在布囊沟里面,除了显眼的木纳却我就没有更加明显的三角形山体了,这几个山体从位置上来说应该是卡加乔方向了,但太普通了,一直不能确定,回来后翻查了一下,原来途中的那个雪峰就是卡加乔了,恕我眼拙。</div> <div><br></div><div><b>31扯拢果。</b>也翻译成巴松洛,海拔6088米。位于布囊沟的尽头,随着山路慢慢爬升,扯拢果雪山和它下面的冰川愈发吸引人的注意。</div> <div><br></div><div><b>32同错。</b>扯拢果的雪山冰川下有一个大的冰川湖,同错。明显的牧道在拍照片这里就基本没了,只通往身后高处的山上牧场,要前往同错看着不远,但没路的话肯定很花时间的,这次徒步布囊沟就到这里为止了,我安慰自己,已经比那个团队要走远了不少。</div> <div><br></div><div><b>33木纳牧场。</b>往回走的时候一路爬高,脚下就是地图上标注木纳的地方,是一个河曲密布的湿地,一个天然的大牧场,木纳却我这个雪山命名应该跟这个木纳是有所关联的。河曲对岸就是巴索错和那个观察卡加乔的山头。</div> <div><br></div><div><b>34山上牧场。</b>山上也是一个牧场,还有不少牦牛,而且估计来的人很少,这些牦牛都有比较强的领地意识,一直紧紧的盯着我,跟着我,直到我退出它的领地为止。前面就是进山的时候看到的那个小山上的经幡处了,下山可以从经幡的地方直接下去,也可以顺着右边的山沟下去,下去就是牧房子了。<br></div> <div><br></div><div>再回看一下布囊沟的雪山,卡加乔、木纳却我同框了。</div> <div><br></div><div><b>35布囊沟的日落。</b>回程过了牧房子,已经离停车处不远了,这里是上山第一眼能看到纳木却我的地方,就在这里等日落吧,可惜太阳给云遮挡了,看不到纳木却我的日照金山。</div> <div><br></div><div>有点失望的往回走,却又看到夕阳突然打在扎索尔鲁赞上,也算是个日照金山吧。</div> <div><br></div><div><b>36嘉黎。</b>这个海拔4500米的边远县城,随着G349的开通,已经不再难以到达。只是我晚上到,天不亮走,县城几乎什么地方都没有去。</div> <div><br></div><div><b>37麦曲湿地。</b>7点从嘉黎县城出发,一路都冷得发抖,海拔一路缓慢上升,从4500米一路到4900-5000米,进入一片开阔的湿地,开了快一个小时,天开始亮了。</div> <div><br></div><div>这里是麦曲的上游,一路不少小的湖泊,太阳出来了,高原上的牧草全都结了霜。</div> <div><br></div><div><b>38抗嘎拉垭口。</b>G349国道经过夏玛村、措多乡路口,海拔短暂下降后,又开始爬升翻越抗嘎拉,这里的山口都很平缓,因为海拔本来就很高了。路边看到朝圣的藏民,是如何强大的信仰才能在这个清冷的早上这么匍匐前行。</div> <div><br></div><div>垭口没有明显的标识,也没有明显的山口,但有个经幡阵,海拔应该在5100上下。</div> <div><br></div><div><b>39哈达错。</b>翻过垭口,是一片高原湿地,有不少湖泊,其中哈达错的景色最好,可以下道到一个小坡上,整个哈达错就呈现在面前了。</div> <div><br></div><div><b>40冲给错。</b>冲给错是一个长条形的湖泊,离国道很近,因此无法拍到全景,但离湖近拍倒影相当的美。</div> <div><br></div><div><b>41门巴乡段G349</b>。极好的路况,漂亮的雪山,有点行走在喜马拉雅的感觉。</div> <div><br></div><div>还有湿地、牧场,高海拔上的世外桃源。</div> <div><br></div><div><b>42直贡梯寺。</b>位于墨竹工卡县门巴乡,直贡噶举派的主寺。G349国道上远远就能看到位于半山上的寺庙。</div> <div><br></div><div>车可以一直开到大殿门口的,但周末早上人相当的多,山路上找了个空位就停下来了,徒步上去,有门票的房子但没人收门票,大殿前很多秃鹫不时飞过。</div> <div><br></div><div>参观过主殿,转到后面,就看到通往天葬台的路了。</div> <div><br></div><div><b>43天葬台。</b>直贡梯寺的天葬台是传说中的世界三大天葬台之一,除了藏民,也有不少拉萨过来看天葬的游客,天葬台位于寺庙西侧的山坡上,跟着民众一起爬坡,过了这道院墙就到了。</div> <div><br></div><div>路上有下山的游客说天葬仪式刚进行完,没有必要再上去了,但我还是去感受了一下,艳阳高照,人也不少,煨桑的松香弥漫在空气中,但远远的看到聚集的秃鹫,无人靠近的圆形核心区,都让我感受到紧张压抑,莫名的心慌。</div> <div><br></div><div><b>44彩林。</b>时间很赶,感悟也不会深的,心里惦记着赶飞机,那还是及早撤退吧。但过了门巴乡的这片彩林还是让我停了下来,应该是2024年10月这次旅程当中最好的秋色了。</div> <div><br></div><div><b>45藏东南雪山。</b>傍晚时分,飞机从拉萨起飞,又飞过藏东南地区,看着下面的连绵雪山,思绪已经飞到下次进藏,可能很快就会重新回来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