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双流区立格实验学校2026届14班</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8日</p> <p class="ql-block"> 总有这样一种图腾,它熠熠生辉,满载着生活的无尽光彩与希望;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书写着流传千古、独步千秋的辉煌文化篇章;总有这样一种发现,它深刻雕琢人心,历久弥新,永不褪色,如同璀璨星辰般闪耀在人类的智慧长河中。</p><p class="ql-block"> 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时间仿佛被按下了快进键,每一分每一秒都显得尤为珍贵。尤其当我们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况,更是深刻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与生命的脆弱。因此,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了杜宇博士——一位学识渊博、德高望重的研究生导师以及带教团队,为我们引领一场别开生面的半日研学之旅。作为一群满怀激情与梦想的初中生,我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踏进了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的急诊科大门,开启了一段难忘的探索与发现之旅。</p> <p class="ql-block">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华西第四医院是我国最著名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和国家卫健委44家委属委管医院中唯一的一所三级甲等职业病专科医院。医院占地18亩,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开放床位近千张,以职业中毒、重症医学、姑息关怀、老年医学、微创治疗为特色,临床医技科室设置齐全,并提供健康管理、职业健康体检和危害因素检测、评价等服务。学院与医院深度融合,近年来,医院荣获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四川省卫生应急先进集体、四川省放射卫生先进集体等荣誉。截至目前,已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0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p> <p class="ql-block"> 本次研学活动分为三部分</p><p class="ql-block">第一部分实地穿脱防护服</p><p class="ql-block">第二部分科普长廊知识讲解</p><p class="ql-block">第三部分急救技能现场演练</p> <p class="ql-block"> 在宽敞明亮的教具室内,一排化学防护服模特如同守护化学安全的忠诚卫士,威严而有序地陈列开来。它们身着各式各样的防护服,宛如一群身着华丽战甲的骑士,静静地伫立在展示台上,让我们更直观的感受到模特们在不同化学环境下的卓越表现。</p> <p class="ql-block"> 化学性防护服有欧洲标准和美国标准,美国标准将化学防护服分为四级如下表格:</p> <p class="ql-block"> 研学第一部分内容</p><p class="ql-block"> 导师手中的防护装备仿佛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穿戴C级防护服过程每个动作都透露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与对安全准则的深刻理解。</p><p class="ql-block"> 在穿安全鞋时,导师以“钢铁之盾”比喻,强调其作为个人防护装备不可或缺的作用;而手套则被赋予“第二层肌肤”的意象,强调了其与防护装备间无缝衔接的必要性。当谈及呼吸器的正确佩戴时,导师将其比喻为“生命之肺”,这一深刻表述不仅体现了对生命安全的至高尊重,也彰显了对专业职责的坚定承诺。</p><p class="ql-block"> 培训过程中,导师巧妙地穿插了诸多引人入胜的实例与实用技巧,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p> <p class="ql-block"> 穿戴化学防护服后使用国际通用手势,在化学事故现场或危险化学品处理等高风险环境中至关重要,它们能够迅速且准确地传达防化服穿戴、装备检查及安全指令等关键信息。这些手势确保了在紧急或沟通受限的情况下,相关人员能够即时理解并执行必要的防护和安全措施,从而有效保障人员安全。</p> 这个手势表达:防护人员需要帮助 <p class="ql-block">这个手势表示:防护人员尚未洗消</p> 中毒急救物资储备 <p class="ql-block"> 研学第二部分内容</p><p class="ql-block"> 在一条寓教于乐的中毒科普长廊里,一幅幅精致的展板仿佛打开了一个个知识宝盒,将色彩斑斓却潜藏危机的蘑菇、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食物中毒事件、药物滥用的沉痛教训、无色无味却致命的气体威胁、毒品的毁灭性危害,以及农药的安全使用指南等知识都一一呈现于眼前。图文并茂让人一眼就能辨识出哪些是可口的佳肴,哪些是潜藏的“杀手”,哪些是我们日常生活可以提前预防的危害。</p><p class="ql-block"> 一群专注的同学围在讲解员身旁,他们的目光紧紧锁定在每一幅展板上。讲解员以生动的语言和详尽的解说,将蘑菇中毒的微妙识别、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药物使用的安全指南、毒品的致命诱惑及农药的正确管理等知识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 整个长廊洋溢着求知的热情与对生命的尊重,这一刻,科普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点亮了我们心中的明灯,引导我们走向更加健康、安全的生活道路。</p> <p class="ql-block"> 研学第三部分内容</p><p class="ql-block"> 导师以生动形象的比喻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引领我们踏入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急救知识的殿堂。她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注入我们的心田,把一个个复杂的医学概念都变得清晰易懂。</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现场技能演练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力量。我们围成一圈,目睹导师如何熟练地进行伤口包扎与固定,每一个动作都如行云流水,精准有效。在导师的指导下,我们也纷纷动手尝试,从笨拙到熟练,每一次进步都伴随着汗水与欢笑。</p><p class="ql-block"> 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导师教会我们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就地取材,将身边的普通物品变成救命工具。无论是用领带、手帕、布条等作为绷带,还是用笔作为支点绞扎包扎,我们还举一反三寻找身边的物品解决危机,学会在危机中保持冷静,迅速找到解决方案。</p><p class="ql-block"> 整个学习氛围热烈而浓厚,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活力的急救团队中,彼此间的默契与信任在每一次成功的实践中不断加深。这段经历不仅让我们掌握了宝贵的急救技能,更让我们学会了在困难面前团结协作、勇敢前行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在这短暂却满载而归的三小时研学之旅中,我们共同跨越了知识的瀚海,深入探索了生命守护的深邃奥秘。从防护服的严谨穿脱,我们学会了在无形战场上的自我守护与对生命的尊重;到中毒防护的科普洞察,我们洞悉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潜在威胁,学会了如何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再到心肺复苏的生死时速体验,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的分秒必争,以及那份沉甸甸的挽救生命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最后,通过包扎与搬运的团队协作,我们更加明白了在危机面前,团结一致、相互扶持的力量是何等的强大与珍贵。</p><p class="ql-block"> 虽然研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但我们对知识的渴望与探索的热情却如同被点燃的燎原之火,愈发明亮且不可遏制。我们渴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继续深化这些宝贵的技能,将其内化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我们守护生命、传递爱与希望的强大武器。</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向每一位倾囊相授、无私奉献的导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你们,用智慧的光芒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破浪前行;是你们,用无私的奉献为我们的成长铺设了坚实的基石,让我们在探索的路上更加坚定与自信。</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携手并进,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所学所得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坚定的步伐,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守护生命、传递爱与希望而不懈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