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刘家古庄园,位于河南林州南部淇河盆地东部的中石阵村。中石阵村是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p> <p class="ql-block">刘氏庄园2016年被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庄园始建于清乾隆15年,后又在清嘉庆23年、清道光五年及民国12年3次增修,虽然时间跨度大,却保持了统一的建筑风格,是豫北现存面积较大的一处清代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刘氏庄园是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筑群,占地60余亩,房屋均为砖、石、木结构。</p> <p class="ql-block">刘氏庄园现存土木结构三层楼房一栋,四合院20多个,其中主院10个,房屋294间。</p> <p class="ql-block">清代到民国年间,林县富户有“南刘北张,东新西常,城里一王”之说,概括了林县几个有名望的家族,这里的“南刘”即指石阵村刘氏。</p> <p class="ql-block">现存较完整的大院,从西向东,步步升高,形成相互关联又自成一体的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比较完整的院落有3个,西院、中院和东院,东院和中院结构相似,由南向北依次为:门楼、过厅、客厅、过厅和堂屋,俗称九门相照。</p> <p class="ql-block">门楼 大门外两侧,雄踞两只石雕神兽,形象生动,雕刻精美,威武霸气镇守古宅。</p> <p class="ql-block">砖石雕刻众多,多出现在门楼、屋角装饰等处,木雕与彩绘,集中在屋檐处木构架、梁柱等处,规整格局中透出活泼,营造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过厅 过厅门柱均为方型石柱,柱座有柱顶方石,四面雕刻有莲花香菊,细腻迷人。</p> <p class="ql-block">台阶为连续抱鼓石裙边。</p> <p class="ql-block">刘氏庄园,当地人称“小毡帽”老庄园,是清朝时兴建的古建筑群,全部是青石基础青砖墙壁结构。</p> <p class="ql-block">客厅院 即庄园的二进院,位于庄园的中央,这是一座雄浑的建筑。五间客厅明檐楼,四梁八柱,檐 柱为方形石头雕制,雕刻精细、图案逼真。</p> <p class="ql-block">前墙为木扇,窗户特别大,窗根为工艺品,空格形状各异、移步换景百览不厌。东西各有配厢房五间,主要招待一些显贵人士。</p> <p class="ql-block">客厅院,主要作用是招待宾客,建筑格局上是方形,东西工整对称。院落设计思路为天圆地方,在古代,方代表公正公平,能体现对客人的最大尊敬。</p> <p class="ql-block">屋内堂皇富丽,雕梁画栋图案通真:相相如生。屋内有屏风,精雕细刻,花弃虫鸟活龙活现,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配房镶门镶窗,有的还带有阁楼,无不显示出浓郁的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每个院落除了正门外,还有东北、西北两个角落设置的小门与外界相通,每个小门上都有门楼,真可谓四通八达,环环相扣。</p> <p class="ql-block">刘氏庄园建筑精巧,工艺考究,距今已有了260多年的历史,2016年被列入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中石阵村被公布为第5批中国传统村落。</p> <p class="ql-block">庄园位于村内南北主街道东则一个东高西低的半坡上,曾是乾隆年间刘震峰及其子刘际昌的宅院。其建筑面积,和山西乔家大院相当。</p> <p class="ql-block">刘家大院是林州南部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落。</p> <p class="ql-block">刘氏庄园现存建筑有一座砖石券洞门,古朴的砖石券洞门前,外侧圆额上刻有“气爽风消”四个大字,券洞门二层墙壁上,相对开设两个八角窗,方便放哨守卫。</p> <p class="ql-block">院落临街建筑墙面上,装了多个拴马石,有的突出于墙面。</p> <p class="ql-block">有的和墙面平齐。</p> <p class="ql-block">所有建筑院墙宽厚,屋宇高大,青石与青砖交相砌筑。</p> <p class="ql-block">中院,为现存规模最大、格局最完整的院落,也是刘氏庄园南北中轴线的核心。中院呈九门相照格局,建筑序列由南向北依次为:倒座一 一进院——过厅——二进——客厅———三进院过厅——正房——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过厅3间,4根方形石门柱,正房和东西配房各5间,青石台阶,连续抱鼓石裙边,西配房雀替为鲤鱼衔草图案。</p> <p class="ql-block">第三进院正房坐北朝南,硬山式,灰简瓦覆顶,正立面为敞开式, 正中砖砌龟背形,两侧为花瓦式。</p> <p class="ql-block">来到中院的第四进院,会令人眼前一亮。它由过厅、正房、东西配楼围合而成,正房坐北朝南,两层五开间,高踞台阶之上,屋顶高出东西配楼,确立了在院落中的核心地位。</p> <p class="ql-block">作为刘氏庄园建筑序列的高潮部分,设计得宽阔明朗,古朴雅致,充分影显了主人的身份地位。主楼高大恢弘,五间三层,东西长约15米,南北宽7米,基石至房脊,高约15米,砖木石结构,屋顶为灰色板瓦屋顶,五脊六兽,别具一格。顶层为明楼明檐明柱,敞开式立面。登上这座楼,可以俯瞰整个刘家大院。</p> <p class="ql-block">内院,内宅院南北长、东西短。南北长显气长、运长、福长、寿长。堂屋五间房,林州叫“五赛五”,也叫怀抱子,是老人住的,老人张开胸怀用大爱包着自己的子女,子女不离老人左右。这种建筑布局体现了父母对子女的大爱,家人要团结、抱团,有家和万事兴之寓意。</p> <p class="ql-block">内院正堂门上镌刻“纯嘏绵延”,代表人心正气,品德高尚,故大富大贵、绵延不绝。</p> <p class="ql-block">东屋门刻“树郁林葱”取枝叶繁茂之意,期盼子孙满堂,多子多福。</p> <p class="ql-block">西面刻的是云蒸霞蔚。</p> <p class="ql-block">正中间刻南瓜是告诫后人,我不给你留金银财宝,我给你留的是南瓜籽种,你要学会自力更生。两面刻的是书卷,给子孙留的是文化。正下面刻的是琴,琴代表素养。人有了文化,还要有品德,有素养。</p> <p class="ql-block">八角楼 俗称秀才学院,刘家世代注重教育,八角楼就是刘家教育机构,位于东院东方,坐北朝南,呈八角形,9梁9柱,基石至前后檐均高5米。</p> <p class="ql-block">从清乾隆年间一直到民国初年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就出过26位监生,5位禀贡生,6位举人,1名进士,4位知县,3位州同,1位内阁中书(刘启彬正三品),林州志均有记载。</p> <p class="ql-block">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老盐相的两个弟弟刘华峰、刘晓峰,将刘家推向“全盛”的小毡幅刘际昌,全国举人考试第24名,后任府政巡按的刘啓能等等。</p> <p class="ql-block">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刘家家训:勤俭是立身之本,拼读是传家之基,做事其正其言,交友与德与贤。</p> <p class="ql-block">堆金楼 </p> <p class="ql-block">刘氏家族的发展是由农而商,商而又仕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刘氏庄园之所以能够繁荣百年,其中贯穿着许多值得推崇的优秀品质和高尚精神。</p> <p class="ql-block">一是吃苦耐劳、勤奋敬业的精神,二是与人为善、诚恳待人的做人原则,三是自强不息、不断开拓进取的“向上”精神,四是崇文重教,人才为本的传家观,这是刘氏家族能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灵魂”所在。</p> <p class="ql-block">以刘家古庄园为代表的中石阵村,具有丰富、厚重的历史、农耕文明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遗产,独特的旅游资源,吸引着八方游客。</p> <p class="ql-block">自驾途中,观于路边指示,遂停车偶得,刘家虽不如乔家大院名声显赫,观后感慨感叹,实至名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