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美丽的滁州</h3>  <h3>中国古代诗词曲精选(七十四)<br>                             霍永正编著<br><br>滁州西涧<br>   韦应物<br><br>独怜幽草涧边生,<br>上有黄鹂深树鸣。<br>春潮带雨晚来急,<br>野渡无人舟自横。<br><br>注释<br>①滁(chú)州:今安徽省滁州市。<br><br>②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br><br>③独怜:爱怜(一种对幽草的独情)。<br><br>④黄鹂:黄莺。<br><br>⑤深树:树荫深处。<br><br>⑥春潮:春天的潮汐。<br><br>⑦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br><br>⑧横:指随意漂浮。<br><br>译文<br>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br></h3>  <h3>美丽的滁州</h3>  <h3><br>一幅山水画,自由自在的心态,美!    </h3>  <h3>赏析<br><br>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还更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br><br><br><br></h3>  <h3>韦应物(737-约792),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田园派诗人。玄宗时,曾在宫廷中任三卫郎,后应举成进士,历官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由于他长期担任地方行政官吏,亲身接触到战火离乱的社会现实,所以写了不少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好作品。在宦海浮沉的生活中,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黑暗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又缺乏抗争的勇气,感到无可奈何。这样,就使得他的心情陷于苦闷的矛盾状态中。其诗多送别、寄赠、感怀之作,情感真挚动人。田园山水诸作,语言简淡,风格秀朗,气韵澄澈。著有《韦苏州集》。<br><br><br></h3>  <h3>韦应物</h3>  <h3>编者雨佳谈韦应物故事<br><br>韦应物鉴诗<br><br>中唐时期,江苏吴兴有个善于写律诗的昼一和尚。有一次,他去拜见苏州刺史韦应物,他知道韦应物喜欢古体诗,就在船上苦思冥想,作了十多篇古体诗献给韦应物。<br><br>韦应物对这些诗,一篇也不赞赏,昼一和尚非常失望。第二天,他拿出自己的旧作献给韦应物,韦应物读得津津有味,反复吟诵,大加赞赏。<br><br>然后,他对昼一和尚说:“你差点就让老夫败坏了自己的名声。你为什么不把你最擅长的作品拿出来给我看,却耍小心眼儿,迎合我的心意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拿手活,并不是别人一下子就可以学会的。”<br><br>昼一和尚佩服不已。<br><br><br><br>汇编于2020年10月,修改于2025年2月<br><br><br><br></h3>  <h3>韦应物踏青觅诗</h3>  <h3>美丽的滁州</h3>  <h3>美丽的滁州</h3>  <h3>注:本文中的图片与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