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奥赛博物馆的外立面,面对塞纳河,位于塞纳河的左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奥赛博物馆的前身为奥赛火车站。博物馆的展览大厅旧车站的形状依稀可见,不同的是原先凹陷的路基地面现已立满了雕塑,两侧候车室也变成了画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奥赛博物馆的展品按艺术家的年代和流派分设在大厅的底层、中层和顶层。底层展出的是1850年至1870年的绘画、雕塑和装饰艺术作品。中层陈列的是1870年至1914年的作品,其中有第三共和国时期的官方艺术、象征主义、学院派绘画以及新艺术时期的装饰艺术作品。顶层集中展示的是印象派以及后印象派画家的作品,是世界上收藏印象派主要画作最多的地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博物馆内有许多出人意料的雕塑,如倒立在天花板上的石膏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二楼栏杆边看客模样的雕像,令人忍俊不禁。总有观众在模仿雕像的动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者从婴儿到耄耋老人,博物馆都提供良好的参观条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馆内保留了早年车站的大钟,下面是个西餐厅。透过玻璃,依稀可见蒙马特高地的教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自由女神像》,由法国雕塑家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创作。1886年,以这座雕塑为蓝本,作为法国赠送给美国的礼物,高达93米(包括底座)的自由女神像被安置在纽约港的自由岛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罗马帝国的堕落》,托马•库蒂尔创作于1847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画面描绘了古罗马帝国末期的场景,一群堕落的青年男女,他们陶醉在肉欲、酒宴和荒淫之中。堕落的人群与背景的古典雕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象征着文化和艺术的衰落和古罗马帝国的道德和政治危机。这幅巨画油画(尺寸为472cm × 772cm)位于博物馆0层,是参观者必看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有趣的是,画前一个小男孩趴在地上,像是在纸上写什么。后来才发现,这是个人偶。美术馆里有许多这种出其不意的设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印象派大师雷诺阿的作品,名为《煎锅街的舞会》,创作于1876年。这幅画描绘了19世纪末期巴黎蒙马特地区一个咖啡馆外的舞会场景,展现了当时巴黎市民的休闲生活和社交活动。雷诺阿以其明亮的色彩和生动的人物描绘而闻名,这幅画是其经典作品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拾穗者》,由法国画家让-弗朗索瓦·米勒创作于1857年。这幅画描绘了法国乡村的农民在收割后捡拾遗留在田地里的麦穗的情景,展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生活的艰辛。米勒是19世纪现实主义画派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常常关注农民的生活和自然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雷诺阿的作品《舞会》,创作于1883年。这幅画描绘了一对男女在户外跳舞的场景,展现了雷诺阿对光影和色彩的独特处理,以及他对19世纪末期巴黎生活场景的细腻观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两个孩子席地而坐,听母亲讲解面前的名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草地上的午餐》,爱德华·马奈(1863、油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小底座上的牡丹花瓶》,法国画家埃德加·马奈的作品,创作于1864年。这幅画是布面油画,展现了马奈自由的笔触和精湛的色彩运用,使他迅速赢得了受欢迎的花卉画家的声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阳台》,爱德华·马奈 ,创作于1868 - 1869年。</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自画像。梵高创作了许多自画像,这幅作品是他在1889年创作的,当时他住在法国圣雷米的精神病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幅画是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作品,名为《树根》(Les Racines des arbres)。这幅画创作于1890年,即梵高去世的那一年。在这一年,梵高在法国奥维尔小镇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并创作了许多作品。《树根》以其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动态的笔触,展现了梵高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幅画是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的作品,名为《奥维尔教堂》(The Church at Auvers)。这幅画创作于1890年,即梵高去世的那一年。《奥维尔教堂》是梵高在法国奥维尔小镇居住期间创作的,展现了他对这座小镇教堂的观察和感受。这幅画以其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笔触,体现了梵高后期作品的风格特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铜瓶中的皇冠贝母》,梵高创作于1888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奥维尔的房子》,梵高创作于1890年。梵高在奥维尔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几个月,并在那里创作了许多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加戈医生的肖像》,梵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马梅斯的塞纳河》,法国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的作品。创作于1872年,属于莫奈早期的作品之一,展现了塞纳河沿岸的风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睡莲》,莫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睡莲》,莫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睡莲》,莫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地獄之门》,罗丹的雕塑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地獄之门》细部—思想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罗丹的青铜雕塑《思想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奥赛博物馆也收藏了大量雕塑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奥赛博物馆是由废弃的奥赛火车站改造而成,外观仍保持了火车站的样子,古老而精致,当年是请了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奥赛火车站1900年开始运营,40年后却逐渐荒弃,配套酒店仍在运行。1986年成功改造的奥赛博物馆正式开馆,成为与卢浮宫、蓬皮杜艺术中心并列的巴黎三大博物馆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奥赛是长久以来的心愿,今日终于如愿以偿。能亲眼看到大师们的作品真迹,真是三生有幸</span></p>